石花古道位于现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丰乐场社区之北。古道经彭州市磁峰场下场,跨苏家店河登木瓜园山坡翻薄刀岭下山至卡房后顺埃山河到丰乐场。卡房以下是土石路;卡房以上,一段泥石路后登薄刀岭是石板古道。两段路连成一线,形成弯弯曲曲的石花古道。古道一般宽1米,年代久远,未予修缮,有的地方宽于1米,有的地方少于1米。石板古道段中,有的地方石板断裂,有的地方石板无存,已现苍凉泥土。古道在石花村境内约6公里,在磁峰镇内约8公里,全长约14公里。
磁峰镇境内古道之所以有那么长,是因为它早期始于磁峰的皇城山(村)。皇城山盛产煤炭,特别是当地及周围人称为蓝炭的焦煤。据《磁峰乡志》载:“皇城山炼焦煤,具有关资料考证,早在唐末和北宋时期就有炼焦窑,特别是在清末,皇城山有焦窑几十座。其规模之大,质量之好,在当时是少有的。”从《中国煤炭志》和《四川煤炭工业志》看,人类发现和使用煤炭已有3000多年历史,即古蜀鱼凫、杜宇时期,特别是杜宇在立国建都时就已发现皇城山的煤炭了,并开采使用。用部分专家的考证来说,鱼凫、杜宇在渔猎农耕时代,已开辟皇城经薄刀岭到丰乐场将煤炭转销成都平原的运输之道了。据石花村周陆松等老人所讲,石花古道中有一座太子坟,现只见土包,未予开掘,说是古蜀王杜宇王的儿子战死后被运到石花古道半山中掩埋于此。这虽是传说,但结合古蜀发展史来看,也有可能,因为,古蜀王鱼凫、杜宇在磁峰(小郫)建都立国后,沿土溪河到平原后才在温江、郫县建蜀国。鱼凫王死后,望帝杜宇建立杜宇王朝。开明王鳖灵篡位,杜宇被迫回到磁峰皇城山老巢。因杜宇熟悉土溪河路线,这才能避开对手的追击,经石花古道回到磁峰皇城山,并仙化为杜鹃鸟,以春末夏初而四处催民耕播。《四川通志》说:“望帝自逃之后,欲位不得,死化为杜鹃。”而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中说:“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按部分专家的推测,石花古道除是古蜀煤炭及其他商品的贸易栈道外,也可能是古蜀人从茂汶到磁峰经此而到成都平原的道路之一。如果专家们所说成立,此条石板古道就有它存在的深远历史意义,其修建时间可上溯到古蜀鱼凫、杜宇时期(至少在公元前11世纪)。
古蜀人在三条路线中为什么独选磁峰—丰乐(石花古道)这条交通线路呢?通过深入调查,下面就磁峰人出山的三条古道做简要分析。
第一条,小石梯与大石梯。其道位于磁峰场之东现小石社区内,成都市跃进煤矿到此地开采煤矿前,其道越蟠江河中段,翻小石梯至大石梯,下山进入现在的新兴镇石梯村,然后沿原彭白路到新兴镇。磁峰古时期的主要货源是煤炭与柴火,特别是皇城山所产的优质燃料蓝炭(焦煤)。若经此道将蓝炭运出,有三大不利因素:一是路途较远,从货源点出发,经磁峰场沿弯弯曲曲的蟠江河到新兴场未建立前的老场殷家场[1],约有20公里。二是当时没有公路,沿蟠江河的河边小路而行,多是狭窄蜿蜒的泥泞山路,至小石梯才是后建的石板坡道。当时蟠江河的水流量较大,无论人力背挑或骡马驮运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殷家场或山外的关口(现丹景山镇),因煤炭经皂角岩江边小道不易运出,存在不安全因素,况且当时关口也不知山外平坝区的煤炭销售行情,而且后来的新兴场与其都未设置有炭行。故磁峰人没有选择此道。
第二条,大石(蜀)门古道。大石(蜀)门古道虽是古蜀人沿土(杜)溪河的出山之道,可山道狭窄而蜿蜒,土(杜)溪河河水汹涌澎湃,两岸崇山峻岭,时有飞石落下,且全都是坎坷不平的泥石路,货物运行不方便不说,还存在生命危险。若从皇城山货源地出发,然后到桂花场,距离约达15公里。历史上的桂花场与殷家场一样,对煤炭在山外的市场行情也不甚了解,自身因居浅丘,燃料多用山林里的柴火,故也没设煤炭销售市场,此道勿取。
第三条,薄刀岭古道。这条古道从皇城山算起全长约14公里,经磁峰场过土溪河,沿河边再经阎王片、苏家店过棋盘河进入木瓜园沟,登上石板古道越薄刀岭经石花村卡房顺埃山河到丰乐场。此条道路比前两条道路里程短,约14公里,交通便捷,且市场看好。新中国成立前,有20多家炭行(包括磁峰炭老板在那里开设的炭行)运送焦煤时就是选的这条线路。这条道安全系数较高,没有险山峻岭和大江大河的威慑与阻隔,故人们选择了此条道路。石花村古道修建的另一重要原因与丰乐场的历史发展有关。下面就丰乐场的历史沿革做一个简要概述。
从历史文献上看,丰乐场在明代中叶以前,仅是一个商贸货栈,并没有设场。商贸资源主要来源于薄刀岭山后的磁峰皇城山焦煤与木质柴火。此地属中转站,焦煤经此地转运到现在的郫都区唐昌镇,再销往成都平原各地。在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商品从煤炭增至陶瓷、把儿柴[2]、棕编、桐油等。明代中叶,此处生意兴隆,人们在现在的三圣村境内建义兴场。明末,一把大火烧了义兴场。清初,在今场西北与石花村交界处建朱家场(朱氏所建),乾隆时废。因当时商贸繁盛,生意兴隆,故在现在的场址(当时叫皂角林)建丰乐场[3]○。焦煤是历史长河中的主要燃料之一。自古以来,因它是无黑烟升腾蔓延的燃料,加之呈块状,耐烧,烬后抖掉灰可继续作为燃料,既卫生又省钱且耐烧,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作为主要燃料的煤和柴火在丰乐场设货栈,然后转销成都平原各地,使丰乐场成为燃料供应站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性,是应运而生的客观性和与人们相辅相成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以后,现郫都区的唐昌镇为崇宁县,丰乐与桂花属于辖地。时划五城九甲,丰乐、桂花属后五甲。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崇宁县分为十区,丰乐和桂花划为北三区。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个区划为十个联保,丰乐改为丰乐联保。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8月,改为丰乐乡,后沿用。崇宁县原辖的四乡变革后,丰乐、桂花、庆兴三乡属崇宁县第三区,区暑在丰乐场。1958年,丰乐曾与桂花、庆兴联合组成桂花公社。1959年1月恢复为丰乐公社建制,同年7月划归彭县,此后皆属彭州所辖。石花村从此均属丰乐行政村。(www.xing528.com)
从前述中看出,石花古道历史悠久,是和磁峰商业资源的丰富分不开的。它是磁峰与成都平原商品交流的唯一通道,是深山和平原文化交流的必然通道,是山里民族与山外民族融汇互往的一条主动脉,也是山里山外的商业贸易生命线。据磁峰及周边相邻乡镇80岁以上的老人说[4],那就是他们靠双脚或骡马挣钱的经济命脉,是靠苦力改变家庭生活条件的幸福之道,所以他们把它称作发财之道或“黑金古道”。
一条连接山里山外的生命线修建于何时,由何人修建呢?除《磁峰乡志》上的记载外,本人在《古往今来繁荣磁峰的经济动脉:煤炭》一文中已说明,此处不赘述。前面已说,早在鱼凫、杜宇时期古蜀人就开始在皇城山开采煤炭,由此可见皇城山采煤与炼焦煤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同时也佐证了莲花湖阎王片依山所凿的石板古道上深陷10至20厘米以上的马蹄印痕历史。薄刀岭山前山后石板古道上也有同样的深陷蹄印,且蹄痕距离一致,与阎王片石板古道如出一辙,也与阎王片砂页岩蹄痕同期,这就说明,此道除人力走道外还是骡马古道。
如此说来,薄刀岭古道的历史早期应在唐末宋初(公元904年以前至公元960年)。从皇城村发现的早期煤焦窑看,最早可推到鱼凫、杜宇时期,往后可延至明清与民国时期(1949年前)。
此路悠悠,至薄刀岭山脚前的道路都是泥石路,为什么阎王片和薄刀岭前后山坡为石板路呢?无论人力脚夫还是骡马,从磁峰皇城山出发到阎王片,要走一段下坡路,易滑倒,故人们顺山岩边凿了一条原始的梯级石板路。此路越苏家店后,登木瓜园是上山路,下薄刀岭是下山路。泥泞路受踩踏后,凹凸不平,一遇雨天乃至雨后,就十分湿滑,令脚夫们寸步难行,甚至有生命危险。这就迫切需要修建石板路,以保证脚夫们行走方便,踏步稳当,有一定安全系数保障。
脚夫们的担忧并非多余,在长期的脚运过程中,多次在阎王片、薄刀岭山前山后出现摔倒摔伤事故,于是他们向煤老板们提出抗议。煤老板们表面承诺,过后不管,拖而不决。一直到一次在阎王片摔死人时,家属和脚夫们将死人抬到皇城山煤场,老板们才迫不得已,找石匠在当地寻找较坚硬的砂页岩,凿成石板,铺成石板路。千年石板古道从此形成。
石板古道早在鱼凫、杜宇时期就是一条十分繁华的商贸通道。唐宋以后,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明清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除运送蓝炭外,人来客往,涉及的商贸物资众多。石板古道是一条山里和山外文化交流的文明古道,它连接了数千年来山里山外的人们的深厚感情,也推动了山里山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石花古道是古蜀族与华夏民族的融合之道,是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摇篮之一,是山里山外的人们思想交流和物质交流的金光大道,是繁荣山里山外的商贸市场的经济命脉。探源石花古道,还历史本来面目,对石花村茶马古道[5]道名的确定是否有一定的帮助,是否能促进乡村振兴和建设民殷村富的小康社会呢?
慎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