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山寺探源:磁峰古今纵横谈,历史价值与源考价值揭秘

定山寺探源:磁峰古今纵横谈,历史价值与源考价值揭秘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当地老年人讲,定山寺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纵观佛教文献以及相关文献,定山寺之名寥若晨星,现全国仅存的只有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狮子山下一座。四川彭州新兴镇境内曾有定山寺,这就颇有源考价值和历史价值了。梁武帝赐名定山寺,并将此寺赐予一位云游四海、见识广博的高僧法定。(五)金城寺石材建筑时代试探金城寺位于新兴镇之北、君山村之南,有殿宇一座,为石木结构。

定山寺探源:磁峰古今纵横谈,历史价值与源考价值揭秘

如果说老君山是一个大佛的话,定山寺就建在大佛的腹中,即老君山整座山的心腹地带。据当地老年人讲,定山寺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定山寺庙宇巍峨,殿堂宏伟,香火不断,梵音袅袅,晨钟暮鼓,绕山回荡,香客络绎,朝拜不已。庙门前有一高大山门,门额拱嵌一大匾,匾上书“定山寺”三个大字,字遒劲有力,跃然入目。殿分三层,前为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殿,殿殿耳房相连,鳞次栉比,纵贯数十间房屋,形成广庭深院。寺前有古银杏一株,据说是与磁峰涌华寺山前的银杏树同期所植,高大雄遒,枝丫参天,树干直径近达3米。庙宇山下青龙溪上入口处,建筑石拱桥(现尚在)。该庙朝期为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每到朝期,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纵观佛教文献以及相关文献,定山寺之名寥若晨星,现全国仅存的只有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狮子山下一座。四川彭州新兴镇境内曾有定山寺,这就颇有源考价值和历史价值了。因为南京的定山寺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寺院,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也是中国禅宗发祥地和最初的祖庭之一。

而老君山定山寺与历史上仅有的圣寺同名,那么它的建立背景是怎样的呢?下面做一个参照性的简略推理

南北朝时期十分崇尚佛教,尤其是梁武帝萧衍,非常痴迷佛法,数次出家研究佛学,还用大量的钱财来修建寺庙,供养了很多佛家人士。据史料记载,南梁时候,国都建康(今南京)的佛教寺庙有近五百座,而且建造华丽,供养和尚和尼姑达十几万人,可见梁武帝信佛之虔诚。其时,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系南天竺香至国王子)历经三年时间到中国后传教于广州。萧衍闻讯,派使臣请达摩祖师到建康并奉为上宾。萧衍问达摩祖师:我在江南建了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度出家人十几万,三次舍身佛寺,资助了寺庙这么多钱,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摇头说:并无功德。萧衍问:为啥?达摩祖师不语,即辞行渡江北上到河南嵩山面壁九年,开创东土禅宗。这叫话不投机半句多,佛法高深之人不把禅机说破,让你慢慢去参悟。达摩祖师之所以说萧衍无功德是因为梁武帝不但没有开悟,甚至还将做过的善事挂在嘴边,足见武帝虽利众,但虚浮溢于言表,况他建庙供养僧尼是求得功德与利禄,有求回报。真正有佛性、有功德的人做了好事自然是不求回报的,更不能常挂嘴边。梁武帝的投入经过大臣们的管理又将收入反馈给朝廷,这有什么功德呢?另一种解释是不要以功利和刻意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情,就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定山寺始建于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是萧衍拨款建造的。梁武帝赐名定山寺,并将此寺赐予一位云游四海、见识广博的高僧法定。话说回来,达摩祖师此后云游大江南北,偶到今天的老君山处,发现此地一峰独耸,头冠入天,上应天星,与南京狮子山地形相似,便在此驻锡,兴建了寺庙,沿用定山寺之名。此名为皇赐,非佛门之人随意陋取,可见神圣而尊贵。

(五)金城石材建筑时代试探

金城寺位于新兴镇之北、君山村之南,有殿宇一座,为石木结构。原山门上书“金城古寺”四个大字赫然醒目。庙前两旁有石狮一对,龇牙咧嘴,威风凛凛。另有两株高大巨槐,一株开白花,一株开黄花。庙柱16根,每根直径约30厘米,两根衔接为柱,柱高达3米余,排扇架柱中梁柱高5米余,柱刻对联共8副,对仗工整,字体清秀。因庙宇石柱建筑全国少有,加之年代不详,故对石材庙宇建筑进行揣测,正确与否,敬望专家学者定夺。

中国的石器制作主要盛行于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至1万年。新石器时代逐步出现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这个阶段是人类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是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的,属于中石器时代的后期,在地质年代上称为全新世。

继石器被制成使用工具之后,古蜀人多用于墓葬。《史记·秦本纪》载:“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纵目人与石棺葬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www.xing528.com)

中国建筑学上讲,建筑一般使用木质柱子,但易于吸潮腐朽和虫蛀,坏了更换也很不方便,于是工匠们就采取用石头制作成柱子,屋顶取用木质卯榫结构,除防损坏外还可以达到较高的抗震级别,同时更能体现出宫殿或庙宇的威严和气派。石质建筑在川西确实很少,特别是石柱房屋建筑,但在南方居多,如闽南就常见。

石柱有方的,有圆的,还有菱形的。金城寺使用的是圆柱,其组合形成前面已讲,属两级衔接式,不属一柱直通式,这正应了民间的“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的说法。

中国的石柱建筑始于华表。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华表是部落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相传,尧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到东汉时开始用石柱制作华表。当最初的作用消失后,华表成为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前的大柱。唐代的建筑部分也采用石材制作庙宇建筑柱子。宋元多用木料,主要是马桑树。明代用石材居多,从发现的石棺墓(如磁峰镇江津郡主墓、石门村石棺墓和莲花湖畔石棺墓等和为数不多的殿宇庙堂)可以看出。

从考证的情况看,一般明皇陵(坟)侧都有庙宇,抑或是供朝拜时食宿、举行祭典用。金城寺石柱建筑有可能是唐代建筑,因唐宋时今天的新兴镇和小鱼洞西南部分和磁峰镇都称金城乡,金城山又在金城寺东北角,故庙的名称有可能袭用金城之名。其次,唐代十分信奉佛教,全国各地修建了不少寺庙。再则,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文中说:“粤若真元混沌,抱一气于天门;象化童蒙,构三灵于地户。由是金城逆顺,山河假成器之因;玉烛沉浮,风火兆流形之孽。”金城寺与龙怀寺一山相隔,一个面临湔江,一个遥对磁峰境内涌华寺。王勃还说:“将使三千塔庙,知真实之元津;万亿幡幢,入空虚之秘藏。”三千塔庙中是否有金城寺呢?龙怀寺能代表三千塔庙吗?王勃又提道“开皇五年始赐额为龙怀寺”。他提到的金城是当时的金城乡还是金城寺,抑或金城山?他是亲临其境还是听闻?王勃喜游大山名川、高堂庙宇,他所提到的金城抑或是包括金城寺在内的整个金城乡或金城山,不过可以推测说金城寺已在当时存在了。这只是推论,不具科学依据。

中国的庙宇,每换一个朝代或经历一番政治变动和社会变革都有兴毁之状,金城寺也不例外。故近郊明皇郡主墓葬后,或许金城寺还改建或重建过,这里正如前面所谈的,明皇坟处都有寺庙。《彭县新兴乡志》说此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坐北向南”也许是误说,一是此庙无碑文或石柱镌刻说明,二是金城寺是坐南朝北,大方向都搞错了岂能定论为清雍正年间修建。但在清以后,寺庙内又有些建筑增改,直至2018年“5·12”大地震后才残毁萧条,凋敝冷清。

综上所述,根据金城寺建筑风格推断,该寺抑或建于唐代,抑或建于明代,可用当代考古仪器对石柱构造时代进行甄别,方能确定。但有一点值得提醒,元、明、清后,在新兴和磁峰再也没有金城乡和相关金城的称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