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峰之谜:鱼凫王与杜字王揭秘

磁峰之谜:鱼凫王与杜字王揭秘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蚕丛氏与柏灌氏衰败时,鱼凫氏兴起,在承认蜀山、蚕丛、柏灌是先祖族宗的同时,建立了蜀国。再则,山上无水,鱼凫氏无水怎样生存呢?因此,本人认为鱼凫氏是根据人类生存需要而顺岷江山边越龙池、紫坪铺到白沙,经九甸坪、虹口到磁峰,然后才扩展到小鱼洞和海窝子的。此说切合地质史与磁峰的山地形状。这就是说九陇山包括磁峰山,九陇是磁峰八溪九丘的延脉,也是原关口所辖之地,九陇县亦是关口所在地区。

磁峰之谜:鱼凫王与杜字王揭秘

鱼凫王与杜宇王是怎样到磁峰的呢?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原始人类大约在百万年(猿人时代)前,在古青藏高原(包括四川的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全部)上生存。第四纪冰期后,人类已由猿人进化到真人阶段了,并创造了亚洲最早的牧业文化。因这个民族生存在藏北的羌塘,故缘其自呼之音而造的会意字“羌”,亦称羌族。另一解释参见《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意思是羌是西戎的牧羊人。当羌塘草原开始贫瘠,水草美的地面减少而人口不断增多时,羌族人就会自然向四面八方扩散,寻找新的牧场。向四面迁徙时,一要能生产粮食的地方;二要气候稳定;三要无毒蛇瘟疫、猛兽侵扰,且居住安全;四要岩石丰富,能有农耕、畜牧业用的石器,为其提供制作材料;五要有食盐来源;六要有饮用水源。于是,羌族的一支按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水”,顺岷江南迁定居在茂汶(今茂县)一带。这里海拔较低,有桑林和野蚕,蚕丝业因此发展起来。

磁峰是蜀人先祖生存繁衍的原生地之一,蜀字,原造字时作“”,像虫形,所指为野蚕。原始人类从草原雪地,转进森林河谷,对野蚕根本不了解,更不用说抽丝剥茧了。蜀山氏居于华夏之西、陇蜀之间的岷江上游地带,《汉书·地理志》的蜀郡本注(班固原注)中原文说:“《禹贡》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羌入陇蜀,居岷江左右之山,正是《汉书》中说的蜀山,故名蜀山氏,可见属族乃羌之一支。然蜀山氏未能养成家蚕,而从蚕丛氏开始,家蚕逐步养殖成功,此后立国,用蜀之名,可知蜀王是从蜀山氏分出来的。按时代推算,蜀山氏与蚕丛氏是显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任乃强先生说:“黄帝至夏代的蜀族祖先,皆当属于蜀山氏阶段。自殷中叶到周东迁,都属于蚕丛氏阶段。蜀族至蚕丛氏阶段才开始富庶、强盛。”《华阳国志》说:“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据诸史学家认为,柏灌翻九顶山在白水河(今龙门山镇)一带活动,未曾迁徙到磁峰,故本文不做详细介绍。不过要注意的是,柏灌在进行农业耕耘的同时,已经开始从石器制作走向青铜器制作,陶的制作已由粗糙的初始阶段向较细腻的多样产品发展。

蜀族于茂汶盆地从事农耕,已经大有发展,足以立国,本应继续前进,可有九顶山脉阻隔。首先岷江过绵虒索桥以下,全是峡江,当时水位还很高,无路可通,龙溪与娘子岭山路也是秦灭蜀后才打开的。蚕丛氏与柏灌氏衰败时,鱼凫氏兴起,在承认蜀山、蚕丛、柏灌是先祖族宗的同时,建立了蜀国。之前,由于蚕业经营不能满足氏族部落日常生活需求,人口不断发展,农耕面积受到限制,鱼凫氏才历经千辛万苦,顺汶川雁门关东岸的安乡山的一条河流而翻九顶山进入彭州新兴镇的。此说是任乃强先生的观点,但对于鱼凫氏翻越九顶山之说,笔者存疑。因九顶山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左右,就连山前最低的九峰山也有3251米,且豺狼虎豹众多,道路崎岖陡峭,鱼凫氏怎么会选这条路线到新兴镇呢?再则,山上无水,鱼凫氏无水怎样生存呢?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繁衍都与水密切相关,无水怎么能生存?本人推测有两条路线可供鱼凫氏到新兴镇一带:一是顺安乡山河流辟径经牛圈沟到小鱼洞,因牛圈沟左上方没有供鱼凫氏渔猎及农耕发展的台地,往右下方的小鱼洞镇有开阔的台地,到新兴与磁峰地界其开阔之地更比小鱼洞开阔而宽广,特别是磁峰境内;另一条路线应是由岷江河经龙池到北沙、虹口至磁峰而到新兴的。这就推翻了乃强先生所说的先到新兴再到老熊坪(湔山)磁峰、虹口、白沙的观点。因为新兴在磁峰与小鱼洞之山前,位于磁峰之东、小鱼洞之南,到新兴镇必经磁峰或小鱼洞。那时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鱼凫氏不可能跨跃两镇直飞到新兴。关于乃强先生说“他们为了打猎,翻过安乡山来发现海窝子(新兴镇)这块沃土分出一支人扩张到这里。又才从海窝子发现湔山、虹口、湔堋、小郫这样一些地区,以至于开辟成都平原与四川盆地”的观点,无论是当时的海窝子还是现在的新兴镇,除阳平观下有一片湔河冲积带平原外,其他根本没有可垦之地。况且,当时的阳平观前还是湔河淹没区,仅能渔猎,无法农耕。因此,本人认为鱼凫氏是根据人类生存需要而顺岷江山边越龙池、紫坪铺到白沙,经九甸坪、虹口到磁峰,然后才扩展到小鱼洞和海窝子的。再则,小鱼洞后山是九顶或九峰山的延脉铁瓦岭,高大雄伟,海拔在3000米以上,鱼凫氏率众翻过小鱼洞一是无路可循,二是阻碍甚大。若走现在的七间房,那时水位很高,尚不能通行,韩家沟也是一条十分狭窄的山道,全是湍急的水流,在山崖上辟路艰难,但也不排除有古蜀人经此道到小鱼洞,亦形成今天的小鱼洞古蜀遗址。鉴于此,可以这样定位:虹口、磁峰是鱼凫氏的发源地,小鱼洞和新兴镇(海窝子)是发祥地。安乡山到牛圈沟那支蜀族应为柏灌氏,与北川那支为同一部落。如果说鱼凫氏翻山越九顶应该最初在九顶山前的九峰山下银厂沟一带,那鱼凫氏怎么会跨越式地直达海窝子呢?(www.xing528.com)

《华阳国志》这样记载鱼凫氏:“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移治郫邑,或治瞿上。”移治郫邑,乃强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们所居的郫邑并非秦汉以后的郫县县治,乃是今彭县西北二十余里的九陇山(大约在今磁峰公社的庙子坪、茶园坪附近)。唐置九陇县,犹称其治所为小郫者是也。九陇山并非岩石山,乃第三纪黄土覆盖层,被水流侵蚀划破之九条丘陇,此处较为高平。”此说切合地质史与磁峰的山地形状。磁峰的土溪河与蟠江河东西汇流后,来自高峰山的陇丘从庙子坪往西数,恰好是八溪九山,所以乃强先生的见解是正确的,谓之九陇山。但隋唐时期乃至嘉庆版和光绪版的《彭县志》都认为,九陇在关口(现丹景山镇),已成史学定论。或许因九陇后山磁峰有八条山溪和九个陇丘,及呈东南走向的山脉延脉归聚于此,由东北关口(丹景山)向西南丽春之间形成的陇丘延伸为伏陇、横担陇、较车陇、走马陇、骆驼陇、千秋陇、秋陇、豆陇、龙奔陇。这就是说九陇山包括磁峰山,九陇是磁峰八溪九丘的延脉,也是原关口所辖之地,九陇县亦是关口所在地区。《华阳国志》中说“移治郫邑”,郫邑是何处?按乃强先生之言接着说:“蜀族早已能耕种于河原台地,但尚未习于耕种于这样黏性重的酸性土壤。时冲击平原尚未排水,沮洳大泽,不可耕种,故只营邑于陇冈高处曰郫,而创耕种之法教民种植,是为蜀族开垦成都平原之始。郫字义为卑邑,对海窝子与虹口湔山而言,地势为卑,故曰郫也。”郫字的另一解释是矮小的山丘。郫既然在海窝子与虹口的湔山之间,而磁峰就有湔湔山,山势一峰独耸而尖,人们就称它为尖尖山了。虹口无湔山,湔山在磁峰,无疑郫邑就在磁峰的湔山范围内。“移治郫邑”,那开始就在磁峰。如果乃强先生说瞿上在海窝子的话,那就“或治瞿上”了,亦可解释说次治瞿上了。但是,地质专家周自隆与三星堆文化研究专家刘少匆先生多次到磁峰皇城山,在此地纵目,一览众山,还可看见都江堰、郫县、成都平原。瞿上,站在高处放眼双目,瞿,人之纵目。下面的佳字,就是最好的地理位置、最优美的自然环境。两位老先生说,瞿上,此处居高,为上,纵目可观川西旷野,非此处莫属。双“目”下的“人”右边,是两“土”相重,即人纵目远眺时站在二级土台上。二级土台既有利于打猎捕鱼,又适宜农耕,那瞿的地方在何处呢?那就只有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磁峰二横山一带和小鱼洞部分地区了。不管怎样说,按史所言,无论小郫、瞿上,均在磁峰才说得通,至少,首治也在磁峰。三星堆文化研究家刘少匆先生在《雾中王国——神秘的三星堆》中说:“合符汶山下为郫邑的,则为彭州磁峰镇小郫的地方,这就是鱼凫氏的故地。”嘉庆版《彭县志》说,磁峰就是小郫。“产多嘉种……我曾两次到皇城山考察……我们站在那里,放眼四处,已经有一览众山小之感。相信到了山顶,不仅东望湔江西看白沙,东南方向彭州城,也一定能尽收眼底。这真是一个战略要地,鱼凫和杜宇要在这里修建城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地质学专家周自隆先生肯定地说,鱼凫、杜宇故地就在磁峰,像皇城那样繁华雄伟的宫殿除蜀王鱼凫、杜宇外,任何部落和氏族都不可能建成。他们都提到磁峰的皇城山,并多次亲历考察,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