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后晋建立过程中得到契丹的支持,所以跟契丹存在特殊关系。但是由于晋朝财政匮乏,加上藩镇多不愿意顺从契丹,石敬瑭采取安抚藩镇、恭谨契丹的方式,勉强使形势得以维持。但是原燕云十六州官员如吴峦、郭崇威耻臣于契丹,不愿投降;937年,天雄军范廷光反于魏州,前去讨伐的张从宾反而调转枪口,跟范廷光一起率军向开封进攻,到最后关头被杜重威等人击败。不仅天雄军,其他藩镇对石敬瑭向契丹称臣也很不满。另外也有一些藩镇企图仿效石敬瑭勾结契丹夺取皇位。比如杨光远就自持重兵干预朝政。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指责石敬瑭对契丹称儿皇帝,甚至派兵抢掠契丹派往开封的使者。941年,兵强马壮的安重荣向邺都进发,石敬瑭派遣天平军节度使杜重威率军抵御。双方在河北宗城展开决战,安重荣最后溃败被杀。次年,石敬瑭派人将安重荣的首级献给契丹。与安重荣一样,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也拥兵自立,并不听从后晋的命令。吐谷浑部与契丹是敌人,他却收留吐谷浑的残部。契丹国派使者向石敬瑭问罪,石敬瑭也无可奈何,最后忧愤而死。他死之后,大臣冯道等拥立其养子石重贵继位于邺都,即后晋出帝。
十六罗汉之阿氏多(五代,贯休)
出帝一改石敬瑭对契丹称儿皇帝的政策,希望能够得到后晋将领和百姓的支持。执政大臣景延广对契丹持敌视态度,屡屡挑衅。这激起了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的愤怒,他于944年率军南下,攻掠贝州而还。第二年,后晋派杜重威率军北伐,与契丹在白沟展开战斗,后晋军队取得胜利,将契丹军击溃。到了946年,出帝再次派遣杜重威率军北伐,与耶律德光在滹沱河会战。这一次杜重威怀有二心,希望能够仿效石敬瑭夺取帝位,于是投降耶律德光。契丹军得以直扑开封,迫使后晋出帝开城投降,后晋灭亡。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次年正月,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正式建立辽朝,企图建立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权。但是契丹军队的野蛮抢掠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反抗。拥兵太原的刘知远也称帝,建立后汉。辽太宗耶律德光最后只好率军北返,放弃控制中原的计划。在撤退的途中,耶律德光病死在河北栾县的杀胡林。
辽军北返后,刘知远派军击败杜重威,并杀死称帝于开封的后唐宗室李从益。948年,刘知远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河中、长安、凤翔三镇连横抗命。后汉派遣郭威出兵讨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相继平定下去。此后不久,后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隐帝因将相事权过高,“厌为大臣所制”,而把“总机政”的杨邠、“典宿卫”的史弘肇、掌财赋的王章一起杀掉,并且将郭威、柴荣等人的家属屠杀殆尽,还派人往邺都去谋害郭威,以致激起郭威叛变。郭威起兵南下,攻入开封。同年十一月,郭威诛隐帝,建立后周,建都汴,改元广顺。他广招人才、励精图治,得魏仁浦、李谷、王溥、范质等辅臣。广顺三年(953),封义子柴荣为晋王。广顺四年(954),周太祖去世,因亲生儿子全都被刘承祐杀害,妻侄柴荣继位。不过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拥兵太原,得知郭威称帝,也自立为帝,建立北汉。直到北宋建立才将其攻灭。
柴荣的即位,开启了中国重新统一的序幕。柴荣即周世宗,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所有君主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在他即位之初,就遭遇辽朝和北汉的联合进攻。周世宗在高平之战中击败辽汉联军,稳定了形势。柴荣在政治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权威。他改革了军事制度,精简中央禁军,补充强健之士,选武艺超绝者为殿前诸班,使得“征伐四方,所向皆捷”,自中唐以来的冗兵积弊,一扫而光。在内政方面,柴荣招抚流亡,稳定经济。953年,后周下令把此前由政府出租给农民的官田,全部拨归耕种的农民所有,作为他们的永业田。农民们原来所住的庐舍和所使用的牛畜农具,也全归农民所有。又废除从后梁时沿袭下来的“租牛之课”,减轻农民的负担。得到土地的农民,都在各自的田地上修造房舍,种植树木,尽可能使地力得以发挥,因而使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柴荣通过延聘文人,打压武人政治,使后周政治清明。军事与经济的提升都为日后统一中国本土建立了重要的基础。(www.xing528.com)
晋天福八年(943)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绘
五代时期,诸国大凡对佛教采取保护措施。后唐庄宗最为佞佛,诸臣也多信仰佛教。晋高祖下敕国忌行香饭僧永为定式。后周太祖以龙潜旧宅为天胜禅寺。北方契丹从十世纪初开始建立佛寺,其后诸帝基本都信奉佛法。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诸路奏饭僧尼三十六万。辽兴宗、道宗致力刻经。而在南方,吴越钱氏历代奉佛,西湖上的佛寺多与之有关,宋初的名僧多为其所庇护。南唐更因为佞佛为人所诟病。周世宗于显德二年(955)开始,对全国的佛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史称“世宗毁佛”。从现有的资料记载来看,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了很多寺院与僧尼。显德二年(955)五月,“敕天下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也就是说,只有国家认证的寺院才可存在,私办的被废了。想要出家的男女,必须得到家中的同意,然后经过严格的读经考试,才能去国家指定的“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戒坛剃度。而在同时,“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都不能做和尚。如果寺院一不小心剃错了头发,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新五代史》)。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
周世宗有统一天下的意图,他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目标,积极对外开拓。显德二年诏令群臣献《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确定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他击败后蜀的孟昶,取得秦、凤、成、阶四州,孟昶大惧,“致书请和”;又先后三次征南唐,创建水军,恢复淮南十四州。显德六年(959)三月,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连攻陷瀛洲、莫州二州,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晖投降,再向北挺进,又连陷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三关。五月在议取幽州时,柴荣病倒,只好撤退。后周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去世,年仅三十九岁。柴荣去世后,政权落入赵匡胤之手,国家统一的责任也落到了别人的肩上。但是实际上早在柴荣的时代,已经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旧五代史》)
五代十国大体延续了唐朝后期的政治体制,主要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这个制度后由宋朝继承。经济上,南方在人口、经济、文化上逐渐超越北方,这一局面此后再也没有逆转。关中经济崩溃,政治上也不再重要,此后政治中心转移到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开封。文化上,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获得了发展,禅宗也进入繁荣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