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燕歌行:战士边塞抒怀,反映士兵坚忍和将领失职

燕歌行:战士边塞抒怀,反映士兵坚忍和将领失职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

燕歌行:战士边塞抒怀,反映士兵坚忍和将领失职

●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1〕,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2〕,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3〕

金伐鼓下榆关〔4〕,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5〕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6〕,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7〕,寒声一夜传刁斗〔8〕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9〕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0〕。(www.xing528.com)

【注释】

〔1〕元戎:军事统帅。这里指张守珪。

〔2〕汉家:借指唐朝。烟尘:边疆寇警。

〔3〕赐颜色:褒奖宠赏。

〔4〕(chuānɡ)、伐:敲击。

〔5〕凭陵:恃势侵陵。风雨:形容敌兵来势之猛。

〔6〕穷秋:深秋。

〔7〕三时:一天的早、午、晚。

〔8〕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斗形,有柄,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9〕顾勋:顾及个人建立功勋的事。

〔10〕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赏析】

高适(约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名将高偘之孙。早年潦倒失意,曾往来东北边陲。天宝中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后辞官客游河西,为哥舒翰书记。安史之乱后,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这是一首七言乐府。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