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思成的作业:1925年11月17日第十四课

梁思成的作业:1925年11月17日第十四课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筑构成方面,立面全面的衰退。圣坛在高台上,经15个台阶可到达,覆盖以帆拱穹顶。在1483年的那场大火之后,他被任命为教堂的总建筑师,年薪是125达克特。1498年,他被迫逃往福利尼奥,并于当年3月14日在那里去世。(鲍姆)下面是墙上刻有的任总建筑师的名字和时间:安东尼奥·里佐,1484-1498彼得罗·隆巴尔多,1499-1511安东尼奥·斯加帕尼诺,1545-1550楼梯由里佐和彼得罗·隆巴尔多设计建造。

梁思成的作业:1925年11月17日第十四课

15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人联合威尼斯人对抗米兰人,但是后来他们成了敌人。佛罗伦萨人和威尼斯人对这样的一场运动更多的是基于同情,这使得他们彼此望而却步。伦巴第学派的艺术家把艺术带到了威尼斯,逐渐形成了威尼斯学派。

这个学派一大显著的特点是家族性。比如,伦巴第家族几代人都投身建筑

事实上,威尼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几乎没有。

色彩画家流派

芒茨将这一流派称作色彩画家流派。这一流派的特点非常显著,使用拜占庭风格的外立面。在整个意大利他们使用罗马式建筑的结构方式,建造一个躯壳式的外立面,实则是一层虚假的外皮。但是在威尼斯,情况有所不同,外立面更加坦率,大理石被当成“壁纸”,与内部结构完全无关。坦率地讲,从外立面这一点上看,威尼斯学派的建筑要诚实一些。

突出水平的特点

威尼斯学派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水平线条,经常包括整个檐部,有时采用双檐壁等,使其变得更加厚重。

其他特点

建筑经常使用半圆形的山花。有时候一些建筑立面顶端是山花,似乎源自圣马可教堂的立面。从外部轮廓看,建筑物直冲云霄。

建筑装饰

所使用的装饰灵感源自大海,有海马海苔贝壳美人鱼,还有船只、绳索、海王星等。

宪章门

(Porta della Carta),威尼斯位于威尼斯,由巴尔托洛梅奥·博恩(Bartolomeo Buon)设计为哥特式风格,是威尼斯总督府的入口,建筑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花型的浮雕上有些菩提图案,壳体保护着壁龛,均为古典风格。

威尼斯总督府

(the Doge's Palace,又名Palazzo Ducale),威尼斯

第一层是圆拱,第二层除了顶层是阶梯式椭圆形的,其他的均为尖拱,拱由柱墩支撑。地面和檐部均镶嵌着彩色大理石,非常有艺术特色,建筑采用伦巴第风格的窗户。广场为半圆形。从维罗纳的博尔萨里门(Porta Borsari)汲取灵感。

注:梁先生笔记中为Pucale,疑为笔误,应为Ducale。

在建筑构成方面,立面全面的衰退。笨重的柱墩之上是露天的,它甚至连建筑构造最基本的原则都没有遵循。装饰十分精美,巨大的楼梯非常奢华。

彼得罗·隆巴尔多(Pietro Lombardo)

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

(Palazzo Vendramini),威尼斯

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是隆巴尔多的代表作。建筑在建造结构方面非常合理,在整体设计方面,与哥特风格的宫殿和拜占庭的宫殿非常相似。建筑两边突出,中心开阔。

威尼斯政府大多设在此处。大部分的宫殿都在运河之上,这是一处不容易发生暴乱的地方。建筑立面是敞开的,底层用来做仓库,非常潮湿。主要的房间在入口上方,尽头为厚镶板,整体非常壮观。檐壁极具艺术特色,窗户体现了花式窗格向古典风格的过渡,立面附有叠加的柱式,檐部有沉重的装饰带。

注:《弗莱彻建筑史》中记载,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是由毛罗·科杜奇所设计。

威尼斯总督府平面图

威尼斯总督府,摄影师:未知,瑞典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

威尼斯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主檐口

威尼斯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透视图

威尼斯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立面图

圣母神迹教堂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威尼斯威尼斯圣母神迹教堂的建造方案非常有趣,不走寻常路。它没有侧廊,仅有一个宽敞的中殿。上方为木结构筒形拱顶。圣坛在高台上,经15个台阶可到达,覆盖以帆拱穹顶。一般在这里的台阶上举行各种仪式。许多伦巴第风格的教堂都具有这个特点。墙面为大理石,铺设着镶板,对比强烈的不同色彩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使建筑结构轮廓显得非常清楚和精确。细节处的工艺非常精致。在这座教堂里,内部有一些最好的蔓藤纹饰,雕刻得非常精致。圣坛之上的穹窿形状像洋葱,立面被分为两层。两层的壁柱,上层为拱廊。建筑前方覆盖着与后方相同的筒形穹窿。

安东尼奥·甘贝罗(Antonio Gambello)和毛罗·科杜奇(Mauro Coducci)圣撒迦利亚教堂立面

(Facade of S.Zaccaria),威尼斯圣撒迦利亚教堂有五层楼高。立面强调水平弯曲。半圆形山形墙,附以两条半圆形曲线。第二层非常有趣,有着一系列附着壳体的拱廊,看起来像是壁龛,但是在平面图上看却非常扁平。

威尼斯圣母神迹教堂立面图

威尼斯圣母神迹教堂剖面图、平面图

课后笔记

威尼斯

威尼斯总督府,威尼斯

Palazzo Ducale

(莫尔门蒂,Molmenti)

1483年,因为一场大火,总督府遭到损毁。后来,维罗纳建筑师安东尼奥·里佐(Antonio Rizzo)对庭院和面朝运河的立面进行了复建,安东尼奥·布雷尼奥(Antonio Bregno,又名斯加帕尼诺‹Scarpagnino›)和巴尔托洛梅奥·博恩担任他的助手。

(芒茨)

安东尼奥·里佐早年在威尼斯紧邻总督府的地方经营着一间雕塑工作室。在1483年的那场大火之后,他被任命为教堂的总建筑师,年薪是125达克特。他负责建造沿着运河的侧立面,以及那一侧的庭院和巨型楼梯。1498年,他被迫逃往福利尼奥(Foligno),并于当年3月14日在那里去世。这一年,由彼得罗·隆巴尔多接替里佐,担任总督府的总建筑师。

(鲍姆)

下面是墙上刻有的任总建筑师的名字和时间:

安东尼奥·里佐,1484-1498

彼得罗·隆巴尔多,1499-1511

安东尼奥·斯加帕尼诺,1545-1550

楼梯由里佐和彼得罗·隆巴尔多设计建造。战神和海神的雕塑则出自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之手。

拱门

楼梯的立面全部是开放的拱门。第二层楼中间最高处的楼梯有三个半圆拱,其余的均为尖拱。下方两层都是开放的敞廊。首层成组的立柱则为哥特式风格。第二层窗户的檐口作为第三层的窗台,直立的壁柱可以看作是窗户的外框。壁柱高至拱门的拱脚线处,在它之上是基座,基座支撑着作为窗台的檐口,与拱门顶端相切。第四层,也就是最高一层有着相同的窗户框,唯一不同的是壁柱由基座支撑,而不是基座由壁柱支撑。从拱门的细节看,属于文艺复兴风格。

窗户

参见上面一段。

比例

所有开放的空间均沿袭了哥特式传统,比例是狭长的。

构图

明显的水平线条,这在威尼斯非常普遍。窗户之间的间隔并不那么规律。

柱式

对柱式处理得非常草率。第二层是成对矮胖的立柱。所有的壁柱都有嵌板。每一层的装饰带都非常夸张,似乎在强调水平性。

楼梯

(芒茨)

巨型楼梯从建筑的庭院延伸到第一层,称其为“巨型”并非因为它的规模,而是由于楼梯顶部出自桑索维诺之手的两尊巨型雕像。虽然楼梯总共只30级台阶,但是“攀登台阶却需要花费一个小时”,查尔斯·勃朗说:“如果人们希望仔细观察阶梯上众多雕像的细节,首先是那些较低的基座上的两篮覆盖着稻草的欧楂果,立柱犹如装饰着扶手和奖杯的象牙鞘,还有那些包装雅致的花雕金属台阶。”

拜占庭主题

采用大理石图样的贴面使立面充斥着浓郁的拜占庭风格,雕刻着文艺复兴主题,实则拜占庭主题。整个立面覆盖着装饰,成对的立柱具有更加鲜明的拜占庭风格。拱门上的牛眼窗也出自更加自由的时期。

庭院的侧立面

(芒茨)

有一处侧立面值得关注,它居于主立面的一侧,在巨型楼梯的左边。据作者塞尔瓦蒂科(Selvatico)推测是彼得罗·隆巴尔多在1499年至1511年的作品,但是瑞士的艺术与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尔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却认为是古列尔莫·贝尔加马斯科(Guglielmo Bergamasco)设计建造的。

威尼斯总督府主立面图

威尼斯总督府侧立面图

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威尼斯

Palazzo Vendramini

(芒茨)

由彼得罗·隆巴尔多于1481年建造。

辛普森

这一时期的建筑很少有瑕疵。窗户三个为一组居于建筑中间,两边各自还有一扇窗户。每扇窗户均有两个采光孔,除了采光孔上方的圆形和每一个闭合的空门下方的孔是可以穿透的这个特点,窗户的其他设计与佛罗伦萨式窗户相似。在建筑上面两层的窗户之间有立柱,居于中心的窗户之间的立柱为单根,两侧尾部的立柱则是成对的,立柱上方是由过梁、装饰带和飞檐构成的檐部,中间没有间断。最顶端柱上楣构的飞檐并没有佛罗伦萨式宫殿的气势,但是建筑看起来既不显得不堪一击,也没有给下方的立柱很强的压迫感。第一层是附着着嵌板的壁柱。(www.xing528.com)

比较

立面的立柱和檐口恰到好处,属于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典型建筑,但是,比起哥特式宫殿,装饰方面又有所不同。与佛罗伦萨式宫殿相比,完全缺少服务于军用的特点。

圣母神迹教堂,威尼斯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

彼得罗·隆巴尔多

1481—(芒茨)

1481—1489—(格罗莫尔,Gromort)

1480—(安德森

(芒茨)

威尼斯圣母神迹教堂立面包括一堵巨大的墙,这堵墙上有一扇门两扇窗,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窗以及另外三个较小的窗。威尼斯建筑物的一大特色便是对这些奇怪的圆形窗的偏爱,所有的这些非常不协调地拼凑在一起。建筑内部甚至更加古怪,从建筑中不难看出,他们正试图摆脱宗教传统的桎梏,没有十字形的设计,却有一个有着十字形翼部的教堂正厅,一个高高的圣坛,一个方形后殿和一个木结构的筒形拱顶。雕塑装饰掩盖了建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辛普森)

建筑属于文艺复兴早期。1481年彼得罗·隆巴尔多在比稿中获胜,大理石薄片镶饰和图案对称的大理石花纹使建筑看起来非常美观。因此,受拜占庭和伦巴第传统的影响要大于新运动的影响。在圣坛上方覆盖的是用帆拱支撑升高的穹顶,外部上来看,屋顶的设计灵感源于圣马可大教堂。教堂中殿的圆形顶部和西部尽头的半圆形的山形墙对于意大利西部的人的审美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习惯了尖尖的山形墙和有坡度的屋顶,但是后者对于威尼斯人来说则同样陌生。

(手绘图)

设计平面突破了传统,不再有侧堂。圣坛高高在上,有利于举行仪式,此处也是伦巴第风格。(维罗纳的圣杰诺教堂‹S.Zeno›有一个类似的圣坛。)覆盖的筒形拱顶和帆拱表现在建筑外部,立面非常强调水平感。开间的拱门宽度与相邻拱门宽度不同。圆形屋顶在哥特时期就已经被采用,如今内部沿袭了木制等高线。

圣撒迦利亚教堂,威尼斯

S.Zaccaria

由彼得罗·隆巴尔多设计建造(芒茨)

1457(格罗莫尔)

下页图为威尼斯圣撒迦利亚教堂立面图

(塞尔瓦蒂科)

尽管这座教堂看起来与圣马可学校很相像,但是泰马扎(Temanza)还是把这座教堂的设计建造归功于彼得罗·隆巴尔多。教堂始建于1456年,于1515年竣工。但是根据萨米诺(Samino)的日记,并非由彼得罗·隆巴尔多设计建造。这座教堂建于1466年间,那时隆巴尔多已经不在共和国任职,此外,教堂也并没有展现出隆巴尔多作品的风格。人们推测与芳达科大厦(Fondaco dei Tedeschi)出自同一位建筑师之手,或许是乔瓦尼·焦孔多修道士(Fra Giovanni Giocondo)。

(莫尔门蒂)

教堂建于1457年,1515年竣工。最近的文献记载立面是由安东尼奥·甘贝罗和毛罗·科杜奇设计建造。

(辛普森)

教堂正面立柱以单调、重复的方式层层叠加,是当时建筑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外,并不重视建筑比例则是威尼斯早期建筑的另一个特征。

(照片)

壁龛合乎透视关系,保留哥特式风格的扶壁,强调建筑的水平性,基座也属于哥特式风格。

这座教堂就是一座哥特式建筑

科纳·斯皮内利府邸,威尼斯

Palazzo Corner Spinelli

由隆巴尔多设计(?)

(芒茨)

府邸有两个相同的双拱窗,二者长方形的窗框有所不同,居于门廊的中心。

(辛普森)

科纳·斯皮内利府邸与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始建于1481年)建于同一时期,建筑设计风格相似,但是在规模上它要小于文德拉明·卡莱尔吉府邸,整体也更加简约。府邸仅有两扇中心窗,中间没有圆柱。楼面的底层包含有一楼和夹层,均为粗琢石面,颇具佛罗伦萨式的朴素风格。

(鲍姆)

于15世纪由毛罗·科杜奇设计。

下页图为威尼斯科纳·斯皮内利府邸立面图

索尼宫,威尼斯

Palazzo Gussoni

由彼得罗·隆巴尔多和他的两个儿子设计建造。

立面朴素、迷人,建筑的许多地方并不规则。底层非常奢华。

达里奥府邸,威尼斯

Palazzo Dario

具有隆巴尔多的设计风格。

外观具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立面不规则,在建筑的一侧有成组的窗户,而另一侧则有鲜明的特色,采用很多圆形标志。

下页图为威尼斯达里奥府邸立面图

行政长官官邸,威尼斯

Procuratie Vecchie

(芒茨)

1496年,彼得罗·隆巴尔多主持一、二层的建造工作。巴尔托洛梅奥·博恩于1510年加盖了第三层。

在巴尔托洛梅奥·博恩的指引下,由古列尔莫·贝尔加马斯科负责建造老行政宫的第三层。

(塞尔瓦蒂科)

从真蒂莱·贝利尼(Gentile Bellini)1496年的画作中看,该建筑为两层高。文献记载巴尔托洛梅奥·博恩是在1517年主持建造工作的,这里所指的便是第三层的建造。下面的两层应该出自彼得罗·隆巴尔多之手,或是在巴尔托洛梅奥·博恩年轻的时候建造的。这座建筑把他与和他同名的建筑师区别开来,后者建造设计了宪章门。

文献中也提到了贝尔加马斯科,塞尔瓦蒂科似乎认为建筑上所有的雕塑均出自古列尔莫·贝尔加马斯科之手。

下页图为威尼斯旧行政长官官邸局部立面图

(莫尔门蒂)

1497年至1517年,巴尔托洛梅奥·博恩和贝加莫的古列尔莫·贝尔加马斯科建造了老行政宫的立面。

(照片)

建筑非常强调水平的宽装饰带。采用伦巴第流派的双层窗。

时钟塔,威尼斯

Clock Tower

(莫尔门蒂)

来自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的吉安·保罗·雷尼尔(Gran Paolo Rainieri)和他的儿子吉安·卡洛·雷尼尔(Gian Carlo Rainieri),于1493年受命建造一座大钟。他们已于1481年在雷焦艾米利亚建了一座。1496年,来自意大利贝加莫的毛罗·科杜奇为钟建造了一座塔。

(芒茨)

1496年,彼得罗·隆巴尔多。

下页图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时钟塔立面图

钟楼,威尼斯

The Campanile

(芒茨)

1510年,巴尔托洛梅奥·博恩(Bartolomeo Buon)建造了圣马可钟楼的顶部。

(莫尔门蒂)

1510年,巴尔托洛梅奥·博恩对钟室、阁楼和小尖塔进行了改造。1517年在其顶部加上了天使加百列的木质雕像,由铜板覆盖其上,作为风向标。1548年由桑索维诺进行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