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ome of Florence Cathedral),佛罗伦萨
穹窿的平面呈八角形,四面窗间的墙壁与四扇大型尖拱交错。
布鲁内莱斯基被那些当权者们召回,但是他们又无法作出任何决定。于是布鲁内莱斯基愤然离开了佛罗伦萨,当权者们请求他回来。他们希望布鲁内莱斯基对设计方案作出说明,却遭到了反对。布鲁内莱斯基建议应该开一个世界建筑师大会来讨论此事,会议于1420年召开,事实上,只有意大利的建筑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建造穹顶的方式的问题。其中一个方案建议指出:应该用大量混有便士的泥土堆砌在穹窿的中心,或者是以类似的做法处理中心部分。布鲁内莱斯基的方案非常激进,他被参会者驱逐出会场,但是他仍旧不断努力地逐个说服反对者,终于赢得了行会会员的支持。最终他提交了详细的方案。
尽管布鲁内莱斯基撰写了详尽的方案,但是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他计划建造一个双层护壳的八角形穹窿,没有中心。最终方案被采纳了,但是当权者让他做吉贝尔蒂的助手,这束缚了他的手脚,非常不利于他的自由发挥。1423年,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穹窿模型。1425年,当权者中断了吉贝尔蒂的薪水,直到第二年1月才重新支付,但是在1432年,他的薪水还是停发了。1433年,布鲁内莱斯基开始独立承担穹窿的设计建造工作。
巨大的八角形穹窿并非最初的设计方案。1348年,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人们丢弃钱财,逃离城市。教堂变得富有起来。罗马万神庙穹窿直径约140英尺(约43米)。虽然可以从万神庙汲取灵感,但布鲁内莱斯基并没有这样做。
方案
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穹窿分为内外两层。在剖面图中,他决定使用一个高高的尖拱以减少穹窿的侧推力。两层之间由肋拱连接。8根主肋搭在穹窿的8个角落,16根间肋居于其间。这些肋拱与薄壳穹面同时建造,并非哥特式建筑架构。除了肋拱,穹窿的建造使用了水平拱,而后采用大量的金属和木材捆绑,称之为“链”,原理与拉杆一样。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由砖石砌成。两层之间有扶手楼梯。建筑设计并非复制罗马的建筑,而是对罗马遗迹深入研究的结果。理论上,它是一个平面为八角形的回廊穹窿。
穹窿在建筑方面的影响
在那个时期,该穹窿的建造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圣彼得大教堂穹窿的先驱。同时在建筑学的教学方面,影响也不可小觑。穹窿的建造方法借鉴自中世纪,装饰受一定的古典风格影响,尤其是顶部的采光亭,显示了纯正的古典装饰风格。
内部
布鲁内莱斯基原本计划用马赛克装饰穹窿的内部,但是最终没有实现。他把这项任务留给了一批工匠。穹窿内部如果能使用突出的肋拱会更好。
课后笔记
修建佛罗伦萨大教堂穹窿(www.xing528.com)
日期
1366年,聚集建筑师设计绘制东边翼部,与此同时,确定了穹窿的形状,即覆盖一个八角形穹顶;
1407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商讨决定建造鼓座(瓦萨里);
1418年,组织比稿(负责砌砖的建筑工);
1420年,和吉贝尔蒂明确建筑规范并委任各工匠头领;
1424—1425年,重新设计一套规范;
1433年,之后吉贝尔蒂被解雇;
1436年,八月,穹窿完工;
1443年,宣布布鲁内莱斯基为该建筑唯一建筑师;
1446年,布鲁内莱斯基去世;
1467年,采光亭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