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显然不是一个守旧的王朝,它不仅有守成的实力,而且有一种开拓的气势。它有哪些创举?对后世又有怎样的影响?这些主要体现为三大方面:制度之立、巩固之基、内外之盛。唐朝有很多开创的制度,这里具体针对两个方面重点讲解,一个是三省制,一个是《贞观律》。而对于巩固之基聚焦两个话题,一个是均田制,一个是府兵制,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互相成就。另外,从边疆的开拓和人才聚集可以看到内外之盛。
首先来看制度之立,关于三省制和《贞观律》。三省制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中央机构有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先秦时期相对简洁,到了秦朝有一个重要的开创,三公九卿制,当然“九”并非确数,有时候也称之为三公诸卿。在秦朝之时,三公九卿制是依照《周礼》的规定,采用三的倍数,三公相当于将国家的核心权力一分为三,也就说皇帝之下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统管下面的九卿,他主要管理政务;太尉是掌管军权,因为秦始皇多疑,往往掌管军权的太尉由皇帝兼任;御史大夫掌百官的奏折,而且负责监察。当时通过三公九卿构成了一种所谓的权力的分散,能实现互相监督,而最后由皇帝自己来拍板。需要区分的是,三公和欧美的三权分立不是一个概念,秦朝主要聚焦于行政权,而西方欧美的主要针对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秦朝时实行三公九卿制,西汉的时候三公九卿作为外朝,汉武帝将一些心腹重臣安排为内朝重臣,由此开设了尚书、侍中、司马等制度,刚开始这些是比较低的职位,后来出现了独特的面貌,成为皇帝身边的成员,又由于皇帝不断怀疑,这些内臣逐渐外朝化,到隋唐的时候三省六部初见端倪,作为内侍机构的所谓中书、门下、尚书,此时已经得到外化,成为政府名正言顺的几大机构。
唐朝之时构建起了相对严谨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职责各不相同。中书省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意思来起草诏书,但写成之后并不会直接发布,监察驳回机构门下省会一遍一遍地查,门下省合格之后,于是下发给尚书省,由尚书省派给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涉及很多方面,如官员考核、刑法、户口、礼仪等等。三省六部并非唐朝的完整面貌,在六部之下,每一个部又设立了四个小部门,称为四司,共二十四司。在三省六部外,还设立了九寺和五监,有一些部门知名度很高,比如太常寺、大理寺、国子监等等。总的来说,唐朝的制度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简称为三省六部制或叫三省制。这个完备的体系形成于唐太宗之时。唐朝以后,无论是五代时期还是宋、元、明、清,虽然其间这些部门有过合并,有过裁撤,但是制度结构相影响深远。唐玄宗之时编纂了《唐六典》,《唐六典》中就将三省六部作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传之后世,以至后世对唐太宗三省六部都有崇敬之情,后来东亚很多国家都学习了这个制度。因为它不仅具有形式,更具有实效。唐代决策的科学化,时代相对的平稳,乃至于出现强盛之势,和三省六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到法律,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是缺失法律的,以为是用人治来代替法治。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也是进行了很多法治的尝试,比如说在战国后期法家的崛起,再如秦朝社会中的严刑峻法等等,也就是说法治的标准化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日后的每一个朝代都不会放弃对法治的努力,唐代有《贞观律》《唐律疏议》,宋代有《宋刑统》,明代有《大明律》……中国法制是一条完整的脉络,但是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法律将春秋大义、儒家经典、道德情操融入其中,所以中国在判案的时候,彰显了情味,因而如今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中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
《唐律疏议》是唐代重要的法律典籍。李渊在位的时候用的是《武德律》,但这部律法并不全面,因为其中借鉴了很多隋朝的律令,难免严峻,法不够柔和。唐太宗之时就进行了《贞观律》的编纂。后世对《贞观律》的评价极高,因为它是以百姓为念,其中去掉了很多严刑峻法,而且定下了重要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唐高宗的时候,先后编成了《永徽律》《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对前面这些法律条文的重新汇编汇总。《武德律》崇尚仁义,有很多民本的色彩。《永徽率》奠定了基础,是后世的典范。由此可见,《贞观律》对唐代而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律典籍。如果《唐律疏议》是一座大厦,显然它的根基与框架是《贞观律》所确定的,《贞观律》对于《唐律疏议》起到了定格局的作用,例如范本怎么弄,事情该如何描述、如何商议等等。可见《贞观律》对后世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均田制和府兵制是唐王朝的巩固之基。均田制是关乎生产以及国家赋税,而府兵制和军事征战有关,也和社会管理有关,二者是如何联系的,又各有什么特色呢?
均田制重在一个均字,它为天下百姓而均,但并不是将所有田地重新划分,国家在战乱之后,无主荒地较多,国家将自己手中的无主荒地分给百姓。既然要分就得有规矩,这个制度始于北魏之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便推行均田。当年将田地分为露田和桑田,露田是百姓只能耕种和收获,向国家交赋税,不允许买卖,也不能传之子孙,而桑田名义上可以种桑树,满足男耕女织,而实际上是可以变通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买卖,也能传之子孙,类似于个人的田产,这两种分田方式使得民心大悦。唐太宗将露田和桑田进行了转变,改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口分田就是百姓耕种交赋税,不允许买卖,而且不能传之子孙。永业田能够留给后人,属于家产。政令施行后,百姓安居乐业,相对安康。
唐太宗还对北魏的一项制度进行改革,因为从北魏开始,国家征收赋税分为“租”和“调”,租主要是关于钱和粮,而调主要是关于布匹。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租庸调”,庸是调和之意。国家除了需要民众交钱粮、布匹之外,还需要他们服徭役,铺路架桥,负责值守,在驿站迎来送往等。但频繁的徭役会影响百姓的生产,为了保证劳动时间,尊重百姓的意愿,给百姓一种变通的形式——庸。“庸”也称纳捐代役,就是用一种政府专门规定尺寸和质量的比较高端的布匹来代替徭役。因为在唐宋之时,个别的绫罗绸缎也视为货币,也是具有这种流通性的。唐太宗在这项改革中完全做到以民为本,他一方面继续推行均田,而且加以完善,同时进行了租庸调的变革,使得民心大悦。
唐代在前期还有极具特色的府兵制,府兵是在地方的行政单位来开府屯兵,这些兵并不是职业军人,而是兵农合一的百姓。在春夏秋的时候,让百姓去耕种,打理自己的田地,而到冬天的时候百姓容易发闲,闲下来就容易作奸犯科。府兵制将百姓调动起来,不仅可以军事训练、地方巡逻、武装国家,而且这些府兵不用国家来养,不用给他们发放俸禄,国家也不需要提供武器装备,很多是百姓自备武器,所以国家以很小的军备开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军队。(www.xing528.com)
府兵制使得兵农合一,百姓比较朴实,也具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此时唐王朝重内而虚外,国家的重兵设的军府主要是在内地,而边关设立较小,所以边关不会构成对内地以及对中央的挑战。唐太宗这个非常科学严谨的规划,将农业生产、国家的赋税、徭役乃至军事的兵役牢牢地结合起来,在这些制度之下,国家日益强盛。
接下来我们谈谈“内外之盛”。内外之盛包含两个方面,对外是开疆拓土,对内是人才济济。因为不管是在唐朝还是隋朝,北方都有非常强悍的敌人——突厥,他们时常威胁中央。唐太宗刚即位时,有一次突厥的可汗率重兵兵临城下,一度情况非常危急,尽管唐太宗当时非常果断勇敢地化解危机,但突厥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日后唐朝韬光养晦,终于在将军李靖率领之下荡平了突厥势力,双方和好,而且长城以北大部分地区归入唐中央的管辖范围。
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李世民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经营政策,一种是册封,一种是和亲。
李世民用武力征服一个地区之后,多采用经营政策,尊重当地的意愿,多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来管当地的事务,中央只建立一个机构负责监督协助。因此,当地少数民族大悦,将唐太宗共尊为天可汗,还专门修了一条路,由长安直通塞外,作为参见天可汗路。李世民为笼络周围的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首领册封为王。为了加强中原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亲也是李世民的重要策略。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传为汉藏之间的佳话,对于西藏后来文化发展,包括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世民时期朝廷内是人才济济,这些杰出的人是如何冒出来的呢?他们需要一种培养选拔的机制,唐代就找到了完美的契机——科举。科举也是有其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是血缘制的世卿世禄;在秦代是军功爵制,靠文吏的吏干之才;汉代初期对秦制加以延续,到汉武帝时期,采用过察举制,地方向上推举官员;曹魏之时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很多世家大族开始把握入仕之权;直到隋的时候开始科举制定型,但是实施力度不够,选拔的人也不多;唐朝的时候制度基本成型,而且传为佳话。
唐代的科举有很多科,其中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进士科,进士科除了考墨义,还要考诗赋和策问,因此当时的诗赋极具特色,奠定了唐代独特的诗风,也奠定了唐代独特的文化修养。
有一次,李世民在开春的时候,将地方的举子们聚集在京城,由当时的大臣们一起来进行再选拔。当时虽然开春,天气还是比较冷,但是这些才子们克服困难,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想办法将试卷写完。在长廊之中的李世民看后非常高兴,他说才子们是国家之希望,天下这些人才入我殻中。李世民以人才为荣,也以培养人才为傲。
这里我们梳理了唐王朝对外和对内的政策、相关的制度,以及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唐王朝的恢宏和内外之盛。“贞观之治”也是渐入佳境。当我们整体把握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之旅,他借鉴了隋朝灭亡经验,自己也破旧立新,渐入佳境之后,我们如何来回望“贞观之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