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之前,中国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分裂割据,伴随着隋文帝以恢宏之势统一天下,天下安定。隋朝第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结束分裂,统一南北,从国家的政局上,从经济的南来北往上,从文化的发展程度而言,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不仅是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同时伴随着方方面面的融合。
从东汉进入到三国,后来由三国到西晋的统一,再由西晋到北方的十六国、南方的东晋,然后再进入到南北朝时期,其间政权林立,但也有过统一的期许,因为南北方之间不容割裂,文化上、经济上都需要交流,这种分裂的局面显然会影响进一步发展,隋朝的建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解决了国家统一安定的问题之后,如何管理这个国家成为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隋文帝之时采用两项措施,一个叫“大索貌阅”,一个叫“输籍定样”。统一说起来,这两项措施都是要加强户籍的管理和户籍的建设,一方面把个人的长相、身高,家中男丁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同时根据天下的户口情况进行籍册的管理,以此为凭据进行徭役、兵役等活动的摊派,也作为钱赋的一种征收的依据。当时这种做法是很有魄力的,而且对于国家的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据《隋书》卷二记载,隋文帝治世时相当节俭,而且天下太平、宇内安定。后世将隋文帝治世称为“开皇之治”,然而隋朝是二世而亡,虽然非常可惜,但是第二位君主也是有一定作为的。
隋王朝时期营建东都、开凿运河、科举取士,而且是仓廪充足。原来当时隋朝锁定都城为大兴城,这是新建的都城,基本位置仍然在长安附近,就是如今的西安附近,汉长安、唐长安在中间。这个都城存在一个问题,从中国的地形地貌来看,它虽然位于关中平原,但是和东部之间有山河的阻隔,不便于对东边平原地区大片领土的管理。所以隋政府就借鉴以往的经验,在洛阳兴建东都,就出现了一西一东交替管理。为了方便南来北往,尤其是东南方向的钱粮运输,打通北边的军事上的这种输送,以及这种地方上安定的管理,于是构建起自北向南的一个大规模的大运河。(www.xing528.com)
大运河有三个关键的点:北边是涿郡,中间是洛阳,南边是余杭(北边最北到达北京,中间是河南洛阳,南边是浙江的杭州),分作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很多人觉得隋政府不爱惜民力,但实话实说,运河的开凿,是要依据以前古运河古河流来开凿的,不是完全地改变地理面貌,所以开凿运河也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隋朝的时候科举取士,将人才选拔进一步加以规范。以前人才的选拔有过地方的推举,有过中央官员前往地方考察,但是最终都发现弊病丛生,因为这些制度不够客观,也不够公正。但是有了科举取士之后,中国逐渐形成这样的面貌:大家通过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凭能力来出仕做官。
仓廪充足代表了这个国家非常富足,当时大型的仓库有储存粮食的、储存钱的、储存布匹的等等。隋朝之世,国家的储备非常充足,也就是说隋炀帝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隋文帝、隋炀帝开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局面,而且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可圈可点,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二世而亡呢?
一代名臣魏徴认为,隋炀帝不是没有才华,而是在于欲望过多,凭借自己之才华,有点重刑,而且大兴土木,不爱惜民力,同时刚愎自用,不听从大臣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