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门地主崛起: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中的重要因素

寒门地主崛起: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中的重要因素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局部统一对于隋的统一来说是奠定基础的过程,统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因素,其中寒门地主的地位上升就不得不提。东晋是世家大族的时间段,可是有世族就有庶族,世家大族不行,寒门地主就往上爬。陈霸先趁势崛起,557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这是南朝最后的一个时间段了,而在这个时期胡汉之间还产生了融合,寒门地主势力上升的同时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也没有停息过,胡汉之间的融合也是统一的重要保障。

寒门地主崛起: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中的重要因素

局部统一对于隋的统一来说是奠定基础的过程,统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因素,其中寒门地主的地位上升就不得不提。东晋是世家大族的时间段,可是有世族就有庶族,世家大族不行,寒门地主就往上爬。

东晋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局面,世家大族掌控着政权,可是世家大族很腐败,很多人视理政为俗物,他们谈玄,清谈。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叫“魏晋风度”。“魏晋风度”说的是,在特定的历史场合之中世家大族出现许多变态的情状,他们不为礼法所拘束,施展自己的个性,这当然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从消极的角度讲,这些人相当腐败,他们不仅在政权上大搞腐败,且骄奢淫逸,还站在高位,尸位素餐。他们把政权交给下等官吏(寒门),因此天下也就乱了。

淝水之战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虽然东晋战胜了前秦,但其中也存在很偶然的因素。淝水之战前,抵御前秦,平息桓玄叛乱的过程之中有一群人出现了:在京口广陵一带由流民组成的北府兵。他们跑到南方,京口广陵(今天江苏南部)就是他们的聚集地。他们都是流民,比较亲民,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平息桓玄的叛乱,以及在淝水之战中抵御前秦,都靠的是这支力量。

发迹于北府兵,出身于寒门地主的宋武帝刘裕,他上台后一改东晋政权做法,实施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用的也多为贫寒出身之人,兵权主要交给自己的皇子,所以他没有重蹈东晋发生的大族割据的局面。

刘裕在宫廷之中建了一个博物馆,展览他以前用过的农具锄头,告诉子孙后代自己创业之艰,筚路蓝褛。他的用意是好的,但他后代有一群荒主不能领会他的意图。赵翼曾说“宋齐多荒主”。无论后代如何,刘裕在位时期政权的面貌为之一变。宋孝武帝刘骏在位时期,又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由此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权力逐渐下移,士人成为荣誉的职衔,而寒人以低级官职掌控实权,这个情形发生在南朝宋。陈寅恪先生说,这应当是君主加强权力、架空世族的一种手段。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发生许多转变。

后来发生了“侯景之乱”。梁朝皇帝梁武帝萧衍信佛,但他并不是真心向佛,他本性很残忍,麻木不仁,菩提达摩高僧对他都不买账,认为这个皇帝很荒谬,只是拿佛理给脸上贴金。当然有人怀疑这一段文字的真实性,可是咱们能看出,佛家弟子对这些统治者的不喜。(www.xing528.com)

侯景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呢?侯景本身是东魏叛将,东魏产生了内讧,侯景不得人心被排挤,便索性投靠了东魏的对头,也就是南朝梁,梁武帝萧衍非常高兴。后来萧衍派自己的侄儿萧渊明北伐,结果惨败,人被东魏所俘虏。萧渊明被俘虏之后萧衍想怎么能搭救自己的侄儿,侯景此时也对梁武帝心存二心,想试一试梁武帝是真收纳他,还只是当他是一张牌。于是侯景自己伪造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北魏问梁武帝,能不能拿你侄儿萧渊明和我叛臣侯景交换,交换之后我弄死侯景。而梁武帝也就上当了,觉得这个买卖合理,同意了换俘虏的请求。侯景一看,果不其然,梁武帝果真没有真心接纳他,干脆反了,于是就起兵叛乱。

公元548年,侯景在寿阳(安徽寿县)起兵,549年占据建康,这位所谓信佛的仁慈皇帝梁武帝被活活饿死,侯景掌握梁朝军政大权,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

驻守在岭南出身同样比较寒微的军阀陈霸先北上,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终于平息了大战乱。陈霸先趁势崛起,557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

这是南朝最后的一个时间段了,而在这个时期胡汉之间还产生了融合,寒门地主势力上升的同时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也没有停息过,胡汉之间的融合也是统一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