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在历史上,论及秦灭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暴政。秦的暴政其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头会箕敛”,秦国有着非常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史记》中就曾经记载在数十年中,秦朝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这里所谓头会箕敛,其实就是人头税。第二个方面是修建长城、征伐南方越等少数民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秦结束了数百年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百姓期望统一后的安定生活。这样沉重的徭役赋税,压得老百姓喘不上气来。另一方面,就是秦朝实行了严苛的刑法。李斯向秦始皇建议,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因为当时有儒生批评朝政,认为秦始皇应当效法古代君王。这时候李斯就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并不需要效法先王,因为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而儒者天天借着古人来诽谤朝政。他向秦始皇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建议,并提议“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秦朝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法制社会,以法家思想治国。《睡虎地秦简》中,郡守腾曾讲到,“凡法律令者,以教道民”。法律就是为了教化民众。但是现在“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泆)之民不止,是即法(废)主之明法殹(也)”。虽然说法律律令已经完备了,但是老百姓并没有实施。郡守命令当地的老百姓一定要遵守法律,让吏也要沿袭秦朝的法律。秦律里有很多非常严苛的刑法,比如说肉刑、斩左指、斩右指等等,这些沉重的刑罚加重了刚刚统一到秦国的秦民的不满。秦的关东政策为秦的安定埋下了隐患。秦律里曾经提到,如果邦客和主人斗,秦人如果打架伤到了邦客,只需要罚款赔布就可以了。而山东六国之民在法律上的地位和秦民是不同的,所以说这样的法律法令也使得山东六国之民不服于秦的统治,想要推翻秦的统治。原有的六国里面最想推翻秦国、从事反秦活动最多的可能就是楚国了。
当时流传这么一个说法: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的解释各有不同,有人说三户指的是楚就算是剩下几个人,灭亡秦的也一定是楚国人;有人说三户指的是当时项羽在北方渡黄河的渡口三户津;也有人说三户实际上指的是刘邦、陈胜、项羽这三户。刘邦是一个楚人,只不过因为他是汉的开国皇帝,我们往往会忽略他楚人的这层身份。
陈胜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特别是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本来是为人佣耕,家里很穷,因为犯罪被罚戍守渔阳,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戍卒误了服役的时间,按照秦律当斩。有人对照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里的说法,认为戍边失期本来就是骂一顿,罪不当斩,这是《史记》对于秦的污蔑。实际上陈胜的戍守和我们在《二年律令》中所见到的戍守还不一样,《二年律令》所涵盖的范围是普通的百姓,而陈胜是戴罪之身,他的戍守是对罪人的惩罚。他要去戍守的地方远在当时的北疆渔阳,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北京地区,路途实在是太远了,而且道路不是特别畅通,又遇到了大雨,因此失期。这时陈胜振臂一呼,揭开了反秦的序幕,也建立了一个反秦的政权,名为张楚。马王堆帛书的《五星占》中有张楚的年号,说明汉朝时对于张楚政权的认可。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么一句口号,揭开了山东六国各地的反秦以及复国运动的序幕。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终被章邯镇压,但继之而起的项梁,他的侄子项羽,以及后来的刘邦都沉重打击了秦朝势力,最终项羽刘邦灭亡了秦朝。
灭秦之时发生了一系列我们熟悉的故事如:巨鹿之战、鸿门宴等。灭秦之后的项羽最为强大,他凭借着自己在军事上的优势,自称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进行复国。而刘邦本来是可以成为大家之主,却被封到了汉中地区,称之为汉王,这也正是汉朝国号“汉”的由来。项羽又在原来秦朝关中地区分封了三个王来监视刘邦。刘邦在离开咸阳,进入关中的时候还曾烧掉了栈道,以示不会再回去的决心,迷惑项羽。后来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灭掉了监视他的三个亲王并且与项羽展开了决战。这时的项羽却因为刚愎自用,不听众人劝告,只信一身武力,最终兵败,四面楚歌,最后自刎乌江,汉朝一统天下。
刘邦在建国之后,问诸将其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最后他自己给了一个总结,因为他能知人而用。虽然说他在很多方面能力不如其他人,但是他却能把这些人聚集在他的麾下。那么为什么他能够聚集这些人到他的麾下呢?原因很简单,刘邦许给他们高官厚禄。比如刘邦请韩信出兵相救,韩信当时在齐国,要求封其“齐假王”(齐的代理王),实际上是借机向刘邦邀功。刘邦一听勃然大怒,想要杀掉来使以回复韩信,但被张良劝下,最后,刘邦直接封韩信为齐王。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人才聚集在自己的麾下。汉朝成立之初,分封了许多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王的权力十分强大,有政治权、军权,甚至可以自己征纳赋税,他们其实就是一种分裂的势力。汉朝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会发展成为第二个战国,所以汉的早期就是要解决这些异姓诸侯王的问题。我们看看这些异姓诸侯王最终的结局:韩王信逃亡匈奴,联合匈奴来进行反叛,虽然说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还是失败了,最后被吕后杖杀在长乐宫。梁王彭越以谋反罪被杀。(www.xing528.com)
汉初刘邦就解决了异姓诸侯王,由于秦朝并没有实行分封制,刘邦就认为这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汉初分封同姓诸侯并且定下了“白马之盟”:非刘姓不能称王,无功封侯,天下都要共同来讨伐。因此,汉初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局面。
汉初国力衰弱,这时候匈奴窥视中原王朝。冒顿单于率四十万骑将刘邦围在了平城(即现山西大同边的白登山)。危急之时,陈平献出一计,贿赂冒顿单于最爱的妃子。这个妃子吹了几天枕边风,冒顿单于便放了刘邦一马。刘邦总算逃出了匈奴的包围,捡回一条命。从白登之围可以看出,当时的汉朝是无力和匈奴开展大规模战争的,而汉匈之间的恩怨将会贯穿汉朝。
秦是一个拥有三万余户的大国,但是经过了几年的战乱,老百姓多亡匿,剩下能统计到的只有五千余户,可见战争的破坏是多么巨大,《史记》中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因此,“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天子想要找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都很难,而将相这样的高官都只能乘牛车了。此时汉朝对匈奴的策略,就是和亲,对内则是休养生息,罢兵归田。
刘邦曾经颁布“罢兵归田令”,士兵如果愿意留在关中地区的免赋税,并且授田;如果想要回老家的也同样授田,而且还要赐爵(以前爵位不到第五等级的大夫都要授给第五等级的爵,秦汉之际实行了论军功行赏的爵制,我们称之为二十等爵。第五等级的爵其实就是民爵的最高一级)。除了赐给士兵土地之外,作为一个高爵的民户,还可以役使低爵的民户保障他的耕地。此外汉朝还释放奴婢,在战争时期沦为奴婢的人都恢复自由之身,让他们成为国家的编户。这就是汉初的情况。
秦朝建立了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并以法令的形式推行了一系列加强统一的措施,但是为了防范关东地区,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压迫和奴役政策,尤其是繁重的徭役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后来的楚汉之争。刘邦凭借着众人之力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外有匈奴入侵,汉高祖最终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朝也就确立下来成为当时新兴的统一的大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