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曹操想看到的结果,也是他主动撤兵的目的。
但是有人看了却很揪心,这就是刘表。
袁绍死后,刘表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曹操的头号敌人,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格外关心袁氏兄弟的情况,希望他们不要被曹操消灭。看到袁谭和袁尚不和,刘表十分担忧,派人分别给这兄弟俩送信劝和。
刘表在给袁谭的信中写道:“你弟弟虽然做得有些不对,但事已至此,仁义之士应该忍辱负重。刘氏虽然不喜欢你,但还没有到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与冯姜氏那样的程度,你们兄弟俩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舜与象那样尖锐,郑庄公尚且能筑地道与母亲团聚,舜也能把象分封到有鼻这个地方,你们更应该和好。”
郑庄公和舜的典故说的都是一家人之间如何抛弃旧仇重新和好,刘表为了劝袁谭看来是查了不少资料,下了很多功夫。
刘表写给袁尚的信也一样,引用大量典故,劝他以事业为重,先与兄长合作把曹操消灭了再来论谁是谁非。
刘表在这封信里写道:“如果兄弟能和好,袁家和汉室就都有指望了。如果不是那样,同盟也就永远完了(如其否也,则同盟永无望矣)!”
但是,刘表这个人一向只喜欢动嘴不喜欢动手,有想法却从没有行动。当初袁曹在官渡相峙,他要么支持袁绍,坚定不移、结结实实地在曹操背后捅上一刀,帮助袁绍打天下,事后当个窦融那样的开国功臣也行;要么像张绣那样归顺曹操,受到朝廷的嘉奖也行。这两种道路都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可他却犹豫观望,只想坐山观虎斗,没有任何动作。
现在刘表着急,也仅限于心里着急,实际行动也只是引经据典写了两封信。他又错过了时机。
对于机遇,有一句话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对大家有时候是公平的,前面给你留了机会你没能抓住,后面再想要的时候可能就没有了。当摆在刘表面前的机会被他自己浪费完的时候,也就是他彻底失败的时候。
现在,当刘表饱含深情、下了很多功夫写成的这两封长信分别送到袁谭和袁尚手中时,这二人看都没有看一下,因为他们已经杀红了眼,只想接着打。
论实力,袁谭处于下风。袁尚被立为继承人后,袁绍的大部分政治遗产和军队都让袁尚得去了,袁熙和高干在他们的争斗中虽然还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袁尚,但他们都想观望,更不会表态支持袁谭。
袁谭退到南皮后,处境更加不利。(www.xing528.com)
袁尚亲自率军来攻,袁谭再次大败,退到婴城。
袁尚又围攻婴城,袁谭逃往青州刺史部的平原郡。
袁谭一路败退的时候,他在青州刺史部的副州长(别驾)王修专门跑来帮忙。
王修字叔治,青州刺史部北海国人。孔融在北海国当过领导,他征召王修当他的办公室主任(主簿)。袁谭到了青州,改任王修为副州长(别驾)。王修很重情义,看到老领导遇到困难,赶紧来了。
王修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劝袁谭:“兄弟就像左右手,有人打架先把自己的右手砍断,而对人家说我必赢,这可能吗?现在的问题是有奸人在其中捣鬼,请您不要听他们的,可以杀上几个佞臣,然后兄弟和睦,则可以横行天下!”
但王修的建议袁谭听不进去,即使能听进去,袁尚也未必肯合作。
这时,郭图给袁谭出了个主意,把袁谭吓了一跳。
郭图出的这个主意竟然想拉曹操为联盟:“如今将军地盘小、人马少,粮食匮乏,显甫若再来攻,时间长了我们无法抵挡。我以为可以联络曹操来对抗拒显甫。曹操到,必先攻击邺县,显甫回救,将军再率兵出击,如此邺县以北的地区都可以归将军。如果显甫不是曹操的对手而失败,他必然奔亡,将军可以收留他以拒曹操。曹军远道而来,粮饷不继,打上一阵必然退去,到那时,整个燕赵之地尽归我们所有,足以与曹操相抗衡!”
显甫,是袁尚的字。
这个主意实在太过卑下了,袁谭一开始想都不愿意想。不过事到如今,不听看来也不行了。袁谭问郭图谁可以出使曹操,郭图推荐了辛评的弟弟辛毗。
辛毗字佐治,豫州刺史部颍川郡人,跟荀彧、郭嘉等人既是同乡又是熟人,曹操刚当上司空时四处搜罗人才,经荀彧推荐曾打算征辟辛毗,但是辛毗当时在袁绍手下而未能成行。
既然辛毗跟曹操身边的人熟,这件事只能他去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