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58—1965 年的国家计划:从城郊净水厂到副都心
日本江户时代,在甲州街道和青梅街道的交汇位置商铺和旅店就已云集,逐渐发展形成一个叫作新宿的区域。20 世纪50 年代,随着民营铁路小田急线的开通,作为民营铁路线和轨道环线山手线交汇的枢纽站,新宿站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车站周边出现许多大型百货公司,成为商业聚集的区域。但直到1960 年,新宿站西侧区域仍是占地面积巨大的淀桥净水厂(图2-3,图2-4)。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量企业将总部设在东京,因此办公楼需求旺盛,而如丸之内、大手町、新桥—虎之门等传统办公聚集区域已达饱和状态,分散功能成为当务之急。1958 年,日本制定了《首都圈开发计划》,将新宿、涩谷和池袋定为副都心。1960 年,东京都政府将淀桥净水厂迁移至其20 公里以西的位置,并发布了以其原址为中心建设新宿副都心的计划。1965 年,新宿副都心规划方案出炉,规划范围约56 公顷,含淀桥净水厂原用地34 公顷,规划包含的主要用地有:建筑用地18.5 公顷(约33%),道路用地25.0 公顷(约45%),站前广场用地2.5 公顷(约4%),公园用地9.7 公顷(约17%)。通常所说的新宿副都心指的就是这一规划覆盖的范围(图2-5,图2-6)。当时规划就业人口55 000 人,居住人口5900 人。
从1958 年至今,新宿副都心经历了60 年的发展历程。1991 年,东京都政府从有乐町搬迁至此,进一步奠定了新宿副都心成为国际级复合功能商务区的地位,并提升了知名度(图2-7)。当前,新宿副都心步行范围内所有车站每天上下车乘客人数达到350 万,这也证明了新宿副都心在东京城市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副都心规划方案在交通组织方式和用地模式两个方面采用了科学且前瞻的规划思路,半个多世纪后再度审视,仍然可以作为当代亚洲国家进行商务区规划的重要参考。
图2-1 新宿副都心区域,此图范围约1.8 公里×1.7 公里
图2-2 当代新宿副都心区域
交通组织方式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副都心范围偏于新宿站西侧,将区域今后的建设发展系于轨道交通站点是整个副都心规划的出发点,这明确了新宿副都心就业人员主要依靠公共交通通勤的基本思路。其次,对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以同等重要程度对待,打造将二者立体清晰分流的规整道路网络,使机动车和步行交通以不同方式与新宿站(车站综合体)顺畅衔接,互不干扰。第三,原净水厂水池底板与新宿站地面层之间存在7 米高差,整个规划范围东高西低,规划方案因势利导,将这一遗留问题转变为交通组织和今后地块利用上的一个优势条件。规划方案综合原有水池分区和既有高差等因素设计了立体化的路网结构,使部分机动车道路在不同标高立体交叉,设置直通新宿西口地下广场[1] 的东西向道路(4 号街道),这条路以隧道方式连接车站西口和副都心核心区域,隧道内的中间部分为双向机动车道,两侧为人行通道,实现人车完全分流(图2-8)。这一立体化的路网结构不仅让从交通干道前往新宿西口地下广场的机动车减少了等候交通信号灯的时间,同时让大量通勤者通过地下步行通道,无须穿越人行横道线就可到达副都心大部分街区,避免了日晒雨淋之苦,也实现了地上和地下的分流,步行交通的效率大幅提升(图2-9—图2-12)。
图2-3 新宿副都心区域的历史地图
( a ) 1879 年地图( b ) 1916 年地图
图2-4 1965 年净水厂照片
用地模式方面,规划路网分割形成的建设用地是以建设超高层大厦为前提的。1965 年提出新宿副都心规划方案时,日本首栋超高层建筑霞关大厦(高147 米)正在建造。因解决了结构抗震问题,日本解除了建设超高层建筑的禁令,这是日本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霞关大厦的建设用地东西向宽100 米,南北向长140 米,在当时无疑是超级地块。霞关大厦的用地模式影响了新宿副都心的规划方案。
3. 五家单位合作的开发机制——共同应对超高层建筑群的不利影响
新宿副都心开发之初,负责参与开发建设的有3 家单位—新宿副都心建设公司、小田急电铁和东京都建设局,这时是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随后,通过土地招标环节,第一期超高层大厦的建设用地出让给5 家民营企业—三井不动产、小田急电铁、住友不动产、第一生命保险和京王帝都电铁。这5 家企业于1968 年联合成立 “新宿副都心开发协议会”,提出 “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人空间” 的副都心开发理念,成为推进和协调副都心开发建设的主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推进城市开发建设,而且是建设超高层大厦林立的CBD,这在日本首开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2-5 1965 年新宿副都心规划方案示意图
图2-6 新宿副都心区域模型
图2-7 新宿副都心超高层建筑聚集区
为建设超高层建筑以及应对超高层建筑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5家单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密切合作,对超高层建筑群给周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在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相互协作。当时的电视信号是由东京塔发送无线电波传输,大规模超高层建筑群将会影响无线电波的发射,新宿副都心开发协议会与邮政部、日本放送协会、东京都和相关地区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利用有线电视方式来解决问题。为了应对超高层建筑楼间风速问题,联合聘请研究机构研究区域内各个方位的风向、风速数据,从而分别采取措施,并针对日照问题,在规划设计控制中提出“天空率”[2] 的概念。此外,5 家单位还签订了建筑协定,其内容包括联手建设区域内的供冷供热设施和中水系统(再生水系统),实施人车分离,设置公共停车场,共同制定和遵守建筑设计主要控制指标(如共同遵守建筑限高250 米)等。
图2-8 新宿副都心区域机动车交通组织示意图。图中红蓝线表示在不同标高立体交叉的机动车道路,黄色虚线框表示4号街道的隧道部分,包括中间双向机动车道和两侧人行通道,连接新宿西口地下广场和副都心核心区域
图2-9 新宿西口广场,图中为地面层情况。西口广场有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广场与检票口相通,并设有出租车上下客区域,人流大多从地下广场前往副都心大部分街区
图2-10 4 号街道的隧道部分,隧道东端连通西口地下广场,西端到三井大厦地块和京王广场酒店地块前为止,图中为人行通道情况
(a)通道内景,从图中出口出去,左侧是京王广场酒店(b)通道沿线设有各类小商铺(c)通道沿线设有若干连接地上高层建筑的出入口,图中是通往工学院大学的出入口,顺台阶而上是该建筑的地下门厅(www.xing528.com)
图2-11 4 号街道的地面层情况,图中尽端是新宿西口广场和车站综合体建筑
图2-12 4 号街道的隧道西端出口
(a)人行通道出口,顺图中左侧
台阶而上,是新宿三井大厦室外广场(b)中间双向机动车道出口,其上部是图2-11 所示的4 号街道地面层
4. 各超高层建筑地块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区域内每个超高层建设地块的开发都遵循特定街区相关制度,在建设项目基地内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并优化公共开放空间与主体建筑的结合关系,形成积极空间。这些开放空间经过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全天对市民开放,并且在场地内设有专用铭牌,标识出该公共开放空间的具体范围及相关信息。从规划建设之初就明确了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则,此举对所有超高层建筑底部的城市空间品质起到极大的积极影响,尽管各栋超高层建筑形式和风格各异,但都遵守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则,这也是新宿副都心今天仍能持续进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优化,提升人文品质的重要基础。超高层建筑底层正面设置气派的入口广场和门厅并配上车道的做法几乎看不到,与步行者出入口相比,小汽车流线并不显眼,乘车前往各个大厦的出入口反而是次要出入口。
按照导则规定,各个地块内的公共开放空间在距离原水池底板基面以上1.5 ~2.0 米标高处平齐,通过步行通道衔接,利用既有高差丰富各个超高层地块内的室外空间层次和景观特征,这在新宿三井大厦等项目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5. 25 年22 栋超高层建筑
从1971 年第一栋竣工的京王广场酒店到1995 年竣工的新宿爱之岛大厦,几乎年均一栋超高层建筑的速度建成了今天的新宿副都心(表2-1)。这些超高层建筑绝大多数体现了日本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形式简洁,注重实用,施工品质高,有宜人的建筑室外场地,建筑底部和地下一层设有服务于办公人员的多种功能,并与机动车和步行网络合理有效衔接。同时由于整个区域的步行网络十分发达,步行优先和室外环境品质高的特征也十分突出(图2-13—图2-20)。
区域内第一批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品是新宿三井大厦,建筑物地下3 层,地上55 层,用地面积14 449 平方米,标准层面积约2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9 671 平方米。新宿三井大厦于1974 年竣工,2000 年进行了电梯等设备的大规模更新。在建筑形态、场地环境设计、流线组织、内部办公空间和公共部位等方面,这座建筑体现了日本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主义风格的融合,其庄重优雅的气质给人深刻印象。20 世纪90 年代,东京的超高层建筑大多数都集中在新宿副都心,这里的超高层建筑风格影响了21 世纪以后日本新建成的超高层建筑。
表2-1 新宿副都心的超高层建筑
资料来源:日本设计
图2-13 新宿副都心第一批超高层建筑的代表:新宿三井大厦(左)和京王广场酒店(右)的总平面、立面和标准层平面图
图2-14 京王广场酒店竣工时照片
图2-15 新宿三井大厦正面建筑形象
图2-16 新宿三井大厦地块鸟瞰
图2-17 超高层建筑室外场地与相邻街道关系剖面示意图,右侧是新宿三井大厦地块,左侧是京王广场酒店地块,中间是4号街道
图2-18 新宿三井大厦室外场地(a)从人行道看三井大厦室外广场,正对台阶的是一层公共大厅入口,顺图中左下角台阶而下,是室外下沉空间(b)室外下沉空间
图2-19 新宿三井大厦室外场地和相邻人行空间
图2-20 京王广场酒店室外场地和相邻人行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