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和社会体验流向,改变为公众生活与新媒体艺术的连接,这种互动的实现,形成媒体艺术与空间的融合交互,引发了空间边界的消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IT技术的不断更新演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商业模式在发生颠覆性变化;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人际交流由平面至立体、单向至多维的人机互动方向转化。空间边界的消解,创造了丰富的户外生活,增加了人们沟通和见面的机会,派生出很多新的活动。
(一)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融合
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艺术同时具有“互动”“交流”的社会属性,也有“艺术与文化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取向。
公共空间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柔性融合,表现在技术和艺术的相互联系,表现在互动体现大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并使设计开放及可交流,恰当地在创作形式上改善过去由艺术家决定作品的表现形式,从表现手法上在空间、感官、材料等方面与大众更加接近。
首先,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融合,有其自身具备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艺术的自主性是艺术“面对社会效用性要求时的相对独立性”;新媒体艺术也同样存在艺术的“自主性”,有其独立且不受外界干扰的建构及表达方式,并且这很大程度与创作艺术品的作者思维或是被社会化的思维紧密联系。其次,关于公共空间的表述,哈贝马斯曾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用德语“Öffentlichkeit”表示“公共领域”概念,即公共空间的表现特征是非强制性的参与,在社会体制的保障下自由公开和理性地讨论和普及利益问题,促使公共权力合法化(周成璐,2010)。
其次,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融合,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多元化的形式丰富了互动方式,而多技术的综合运用则适用于互动的广泛领域。一方面,新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综合呈现,它的互动方式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过程的交流和沟通,在新媒体的传播与交换过程中,信息的交流变得互动,信息也得到了实时更新。相对于传统的媒介,比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新媒体所特有的这些传播媒介使信息的交换与反馈变得非常轻松,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又可以适应个性化的需求。各种艺术元素,运用各种数字媒体技术,使传播者和受众形成互动,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向传播或者单向受众,可以使多种艺术的表现更加具有渗透性,更富有艺术的激情。
许多国际知名的媒体艺术中心及其相关研究机构都在对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和设计,并由此关注和研究社会审美与文化的互动意识形态融合。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美国MIT媒体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发明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字化互动技术,以此来提高人类的思维表达能力,使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能够快速交流沟通。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ZKM(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整合多种公共空间的资源,配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互动艺术媒体博物馆等。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ZKM结合生产和研究、公共展览等,迅速及时地反映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FLICK_KA”即该研究中心媒体博物馆馆藏作品之一,是由图像研究所制作的一件互动装置作品,作者是皮特·韦伯(Peter Weibel)和马蒂亚斯·贡梅尔(Matthias Gommel)。“FLICK_KA”是一个基于照片共享门户网站flickr.com的艺术项目(图3-49),游客可以在ZKM安装的机器拍照亭(Photo Booth)创建自己的肖像照片,并把它添加到画廊FLICK_KA的互联网平台www.zkm.de/flick_ka上;在这个网上画廊留下并与他人分享你的图像,作为ZKM资料收藏的一部分,用户肖像每秒更新,将永久通过网络上的大型投影在展厅空间中展出。该作品表达出图像交流和使用平等的寓意。摄影乃至照片,在发明初期曾作为宗教和政治以及贵族可以保留和使用的物品,艺术专家和社会精英则享有照片制作的垄断权。而在当下的摄影时代,所有公民都可以拍摄和取得自己的照片。摄影成为一种视觉媒介,并越来越成为代表大众的形象媒体与民主介质(图3-50)。
图3-49 “FLICK_KA”交互效果
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图3-50 “FLICK_KA”(2007),德国ZKM媒体博物馆互动影像装置
图片来源:https://zkm.de/en
(二)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弹性边界
“弹性”是指新媒体艺术互动形式与公共空间的互相融合、互相弥合与渗透。
随着数字媒介等新型基础设施作为载体,新媒体艺术逐渐渗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新媒体艺术与公共空间紧密连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新媒体艺术与公共空间的体验新路径和新格局——灵活、即时反馈的时效性和空间的延伸。公共空间中的各类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代表了社会的人文化和形象,并且更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互动形态来影响,乃至建构公共空间的这种弹性边界。
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形态不断吸收新的艺术样式,新的理念,使其本身随着社会的变化与进步充实着流动的、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这种互动形态除了具有审美内涵之外,同时也包括了社会学在内的综合内容研究。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构建的“人机互动”“人机共栖”艺术空间,不仅仅在重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丰富了公众的生活内容,也使公众在艺术审美和社会民主进程和生活之间相互连接,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现代社会空间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栖居。
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弹性边界,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无处不在已经使空间的位置边界受到极大的冲击,并促成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新对话。与数字艺术一样,交互性和用户反馈变得至关重要。新媒体艺术的“新”在于将社交媒体、网络艺术、手机、网络摄像头和软件艺术与视频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计算机图形学、3D打印艺术、数字成像等数字工具结合使用。
多种艺术形式在今天被“大众化”的“互动”形式融合、生成、缔造,由此促成艺术与文化转型,更帮助新媒体突破原本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种文化转型——弹性,是艺术家和网络空间公共实验的产物,对图像和数据的操纵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一个重建和操纵现实以创造超真实的地方。在新媒体艺术中,虚拟空间是有意增强用户体验的现实和感知坐标的画布。新媒体艺术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和实时摄像头占据的基于位置的增强现实来操纵数据。这种新的集体审美与移动智能化设备的亲密,所形成的新技术如流媒体、帧速率和图像像素化的独特品质有很大关系。移动技术的美学应用也唤醒了新媒体艺术的技术附属理念;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空间延伸的一种介质。
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与公共空间的弹性边界,得益于公共文化的交流和凝聚。(www.xing528.com)
从人文化的角度来说,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形态与传统艺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相比,艺术的“虚拟”实现更多地在使文化社群趋于和谐化,使公共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更加富于直接交流的说服力及凝聚力。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新媒体艺术与技术多元性的创新和运用,其所带来的互动形态与交互性的行为、视觉更能贴近大众。目前来说,新媒体艺术是最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直接拉近了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距离,这种更为直接的互动形态使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并且以此来影响和塑造城市的个性与空间氛围;同时,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举动也无形中加强了城市的活性化(陈玲,2007)。艺术作品受空间地域文化的影响,通常包含浓厚的人文生态信息,体现特定地域特征的市民文化、历史文化甚至是精神灵魂,以观众的角度看艺术作品,他们都会不自觉地以独有的地域眼光和生活积累作为评判依据(Will Bradley &Charles Escher,2007),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是一座桥梁,连接设计师与观众。设计师可以借由便捷使用、趣味性的互动形态,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地表达个人的艺术理念,展现地域空间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达到充分传递信息目的;观众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这种艺术形式中,随时扮演不同角色,产生新的文化社群,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具体表现是它的互动栖居形态,更深的则是发掘其中蕴含的艺术人文内涵,是由表及里的本质创意与人文视角的拓展过程。
2016年,日本teamLab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创作了影像互动装置作品《多么温暖,动人和美丽的世界》(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观众可以与ArtScience博物馆外立面上的美丽角色互动(图3-51)。如果想要创建新的视觉影像,观众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选择并向建筑物的外立面滑动字符。通过这种操作行为,在ArtScience博物馆外立面上出现与人物意义相关的一些图像。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多感官空间,随着变幻的图像相互变化而不断扩展,创造了一个计算机沉浸式生成的“柔性边界世界”。观众们完全沉浸在如此温暖动人美丽的虚拟世界里。
图3-51 《多么温暖,动人和美丽的世界》交互效果
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生成的图像出现在外立面虚拟空间内的各个位置,并且图像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是实时计算的,现场的影像从而产生了受自然启发的复杂动画。例如,当风吹动时,影像受风的影响;蝴蝶的图像向花朵移动,花瓣飞舞,落英缤纷。影像中出现的汉字首先雕刻在龟壳、牛或鹿骨上,再被刻在青铜器上;可以说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含义;通过图形图像的变化,观众呼唤的世界,以及周围的其他观众呼唤的世界,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互动中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这些互动意味着每位观众的互动需求都是独特的,就如自然界中的每个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图3-52)。
图3-52 《多么温暖,动人和美丽的世界》现场展示
图片来源:https://www.teamlab.art;https://www.derbyquad.co.uk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说,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体现出的民主和自由的本质,与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有相同之处。
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研究,已不仅仅是将其定义为简单的城市建设或规划,而是将公共空间放置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下,从精神文化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综合建设。传媒社会以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其所应用的视觉传达、人机界面、影视艺术等,具有数字媒体化和商业艺术密切结合的“大众艺术”“应用型艺术”特征,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折射出社会的各个方面。
通过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形态,表现出人文关怀及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对城市文化进行发掘与创新,从而使公共空间展现全新的文化解读。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现代公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动形态是一种艺术化的民主政治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这种艺术的民主化进程意味着社会和谐环境的建立。新兴的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的融合,生成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艺术形态。
例如,日本媒体艺术与科学高等研究院(IAMAS,Institute of Advanced Media and Science)完成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乞丐机器人2.0:东京物质匮乏者的机器人》(Beggar Robot 2.0:A Robot for the Materially Deprived in Tokyo),作品是由老式电子元件和计算机配件组成的乞丐机器人,它可在街头伸出双手向路人乞讨,并配有各种表情的界面显示(图3-53)。可以说这位机器人是一位信使,它传达了世界正变得越来越贫穷而非越来越富有的信息。作品曾在斯洛文尼亚和东京街头展示,获得的信息显示,当这种乞讨交流是处在安全的距离或是通过电子界面沟通,社会富有阶层对社会边缘和下层群体表现出更多的同情(王荔,2009)(图3-54)。
图3-53 《乞丐机器人2.0:东京物质匮乏者的机器人》交互效果
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图3-54 作品《乞丐机器人2.0:东京物质匮乏者的机器人》,2006
图片来源:http://robotgossip.blogspot.com;https://vida.fundaciontelefonica.com
综上所述,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表达,生成了多种类艺术样式,跨越技术、科学和设计的界限,扩大了空间的边界。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美学是广泛而多样的,是一种由现代数字技术明显塑造的混合体。这样的“共振”,使原本空间的实体边界变得柔软、有弹性和灵活。新媒体艺术以空间、互动参与为中心,呈现出多样的创意,也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的体验和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