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画家李滨声倾情创作《青岛艺海》

漫画家李滨声倾情创作《青岛艺海》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7月,时年58岁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应邀来青岛参加全国文艺夏令营活动。除了讽刺漫画外,李滨声的京剧漫画也是一绝。“不学无术人”,是李滨声作画时常用的一枚闲章。但他扛着铜锤来青岛出差的情景,我永远难以忘怀。2016年6月,首都漫画界知名艺术家、文史研究人员和李滨声齐聚一堂,以“玩味人生,贺李滨声先生九十寿辰座谈会”的形式为其祝寿。

漫画家李滨声倾情创作《青岛艺海》

1983年7月,时年58岁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应邀来青岛参加全国文艺夏令营活动。得知他下榻在江苏路青医附院斜对面的一家部队招待所,我便专门去再次拜访了他。

其实,我与李滨声结识是在一年前。因为我本人酷爱京剧,而京城就有三位非常著名的京剧研究专家,他们是刘曾复(1914年生,著名医学生理学家,对京剧艺术研究颇深,特别对脸谱艺术的研究更是无人可比,梅兰芳奚啸伯等都对他非常敬佩)、欧阳中石(1928年生,著名书法家、逻辑学家,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的高徒,现在是奚派老生的掌门人)和李滨声。其实,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关注过李滨声的漫画,但1957年后就没能看到他的作品,直到改革开放后又开始看到他大量作品,尤其是京剧漫画。于是,我就到他当时工作的北京日报社去寻访这位久已仰慕的大画家。我们谈得很投机,并且都对京剧兴趣盎然。他提及不久到青岛出差参会时再作进一步详谈。

采访时,我刚进房门就发现,有一对京剧演出用的八棱铜锤放在地上,每只高约1.3米。李滨声二话没说,双手拿起这对铜锤就耍了起来。只见他右手朝上一抛,等锤落下时就从身后稳稳接住,并且还来了个京剧亮相,他说为了在京剧《八大锤》中饰演武小生陆文龙,每次出差都得带上它,这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李滨声

李滨声于1925年出生于哈尔滨,擅长创作讽刺漫画和戏曲人物画。1949年,年仅24岁的他就参与天安门上毛主席画像的绘制工作。1952年,27岁的他为配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京召开,设计并雕塑完成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和平鸽”。同年,他成为《北京日报》的第一批美术记者,开始探索提倡社会道德的人民内部讽刺画,自此享誉漫画界数十载。李滨声告诉记者,他最早接触的漫画家是叶浅予,“他是漫画界真正的泰斗,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看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作品启蒙了我”。让他没想到的是,20岁时竟然有机会见到叶浅予本人。李滨声漫画所注重的写实性就是受叶浅予的影响。“叶先生说,达到神形兼备很难,但起码得形象像,画漫画不是给自己欣赏,而是要让群众喜欢”,几十年过去了,李滨声对此深以为然。

我们谈京剧,是从李滨声自号为“梨园客”谈起的。他解释:“我不是梨园世家,却经常出入梨园,对梨园感情甚深。”他从小就喜爱京剧小生,不仅唱念俱佳,而且还能文武兼备。他演过吕布周瑜、罗成,还有那个耍锤开打的陆文龙等。他在1982年春节还与著名旦角李慧芳同台演过京剧《穆柯寨》,他演杨宗保。他最喜欢演的是《八大锤》中的陆文龙,难怪他出差总是铜锤随身带。除了讽刺漫画外,李滨声的京剧漫画也是一绝。“如果说漫画的特点是夸张,那我画的京剧人物就不是漫画。”在李滨声看来,京剧是写意的艺术,已经夸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法再夸张,“多一笔就过了,少一笔又会缺点什么”。在人物刻画上,李滨声倾向于“墨守成规”,“我尽力按照实际的观察把它准确地描出来”。这一点李滨声还受过“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指导,“他说,你是看戏的,你还学过戏,你能准确描绘就对了”。后来,他70岁时,在北京举行了个人京剧演出专场。京剧名家谭孝曾对此记忆犹新:“李滨声老先生粉墨登台在《八大锤》里演陆文龙,武戏难度非常大,连专业演员都不敢轻易尝试,他老人家演起来得心应手,不让科班。”88岁时,他还登台唱过《牡丹亭》。这些年,他经常到电视台和高等院校去开讲“京剧脸谱”“京剧化妆的艺术魅力”以及“京剧造型的形体表演动作”等。方荣翔出版的《裘盛戎唱腔选段》封面的漫画《裘盛戎演姚期》也出自他手。

李滨声创作的京剧漫画《芦花荡》

李滨声自画像及其闲章“声”(www.xing528.com)

李滨声有两枚闲章非常耐人寻味。“不学无术人”,是李滨声作画时常用的一枚闲章。他相当谦虚地解释:“我至今仍觉得才疏学浅,严格地说还是不学无术。但更主要的是,我愿意不断向他人求教,只要人家有一技之长,我就学。我可不学那些‘无术’之人。”他又取出那作画必用的“声”字闲章:“你看,是不是有点像‘器’字啊?意思是说:似器非器,我不成器。”

李滨声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漫画是他的主业。除爱好京剧外,他还精通设计制作风筝以及魔术等。他扎过比人还高的巨型风筝,还做过一只手掌可摆的袖珍风筝(名曰掌燕)。他是首都名列前茅的风筝制作高手,曾任北京市风筝学会副主席。他的魔术,也是大型、小型都能够得心应手。

尽管如此,他对讽刺漫画还是情有独钟。李滨声可以说是一个绵里藏针的漫画家,是漫画家中的文人,但又不乏锐气。在他看来,“漫画是幽默的艺术,最大的功能在于针砭时弊,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挖苦,要让读者能在哈哈一笑后乐于接受”。他认为讽刺漫画依旧有存在的土壤,只是“在形式语言上,需要跟上时代的节奏”。

其后,我们在青岛又深谈了一次,他应我请求,即兴给我画了一幅漫画像。遗憾的是,这几十年来,我因多次迁居,不幸将它遗失了。但他扛着铜锤来青岛出差的情景,我永远难以忘怀。

2016年6月,首都漫画界知名艺术家、文史研究人员和李滨声齐聚一堂,以“玩味人生,贺李滨声先生九十寿辰座谈会”的形式为其祝寿。

这些年,我到京城屡屡想去探望,除顾虑路途太远外,主要是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不方便前去打扰。但我衷心祝愿他精神愉快,健康长寿

2018年9月23日于青岛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