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念残疾诗人马立彦,青岛艺海的传世之作

怀念残疾诗人马立彦,青岛艺海的传世之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遗憾的是,马立彦已于1995年不幸病逝。笔者编导的电视专题片《残疾诗人——马立彦》马立彦在接受笔者的电视采访我与马立彦相识是在1972年,完全是“以文会友”。1995年5月,当我提出拍摄电视人物专题片《残疾诗人——马立彦》时,立刻得到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怀念残疾诗人马立彦,青岛艺海的传世之作

近年来,青岛有多位年逾花甲的作家,在回顾自己的文学道路时,都提到著名的残疾诗人马立彦,认为他们40多年前的创作都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对他身残志坚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表示敬佩和怀念。遗憾的是,马立彦已于1995年不幸病逝。我由于与他交往得比较多,对他就愈发怀念了。

笔者编导电视专题片《残疾诗人——马立彦》

马立彦在接受笔者的电视采访

我与马立彦相识是在1972年,完全是“以文会友”。我们两家相距不过300米,他住在未拆迁前的市南区苏州路5号,我住在江苏路北头,往来甚是方便。我早在1957年元旦就读过他发表在《青岛日报》上的诗《啊,我亲爱的祖国》,后又陆续读到他的大量诗作。他既写新诗又作古诗,20多年来已发表近千首,有的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朗诵过。在相识前,我万没想到他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创作的。他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只能蹲着行走,双手神经萎缩,说话口齿也不清晰。晚年时一人独居,非常消瘦,佝偻的身体不足40公斤。他不能上学,完全是自学成才,一生没有职业,没有青春,没有爱情。他说自己是“分文不值,一贫如洗”,而他却始终执着地在文学创作上求索,用自己的生命构筑着长长短短的诗行。他因不能出门,所有的写作素材,先是源于一台朋友自制的矿石收音机,后来是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晚年还算幸运,靠的是电视。由于勤奋努力成就卓著,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残疾名人辞典》。20世纪70年代,他除了给我主编的《市南街头诗画》写诗外,又应邀为《市北街头诗画》编稿。他待人接物相当真诚热情,对当时一些登门求教的青年文学爱好者耐心进行辅导。

我从1995年起,有幸兼任了青岛电视台电视专题片的编导。当时我就希望能够拍马立彦,而且他已病重,确实是有“抢救”的意义。1995年5月,当我提出拍摄电视人物专题片《残疾诗人——马立彦》时,立刻得到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我喜出望外,这是我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www.xing528.com)

5月14日,我到马立彦家报信,他闻讯后高兴地说:“我也能上电视了!”他对我的拍摄方案深感满意。翌日一早,我就与摄像师到马立彦家进行拍摄。这时的他已因严重咳喘而病入膏肓了。我们请了他的外甥女和两位老文友武世瑞和刘国屏帮忙。当我们的摄像机对准他时,他很是兴奋,并且一直挣扎着积极主动地配合。看到他步履维艰、喘息不定的样子,我真有些于心不忍。为了表现他孑然一身、生活勉强自理时,我们特意拍了一碗水,再采取“变焦”方式摇到他那苍白瘦削的脸部。这里含有李白的“独酌无相亲”诗句的意境。当拍他撕方便面袋子时,看到他那么艰难费力,我们心里更不是滋味,真想上前代劳。当他用颤抖的双手翻书和趴在床头写作时,额头都渗出了汗珠。为了反映他的心态与追求,我们还把他在《山东文学》杂志上发表的诗歌《赠给张海迪》中的诗句拍成“特写”:“没有脚也要踏出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没有腿也要向追求和向往奋力攀登。”

在上午拍完内景,下午我们用汽车把他和两位文友武世瑞、刘国屏带到八大关、海滨一带拍外景时,他显得尤为兴奋。他已很久没出过家门了。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却很无奈。在海边,他戴上近视眼镜如饥似渴地远眺近看……当时万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门。

片子拍完后,于当年6月15日在青岛电视台《今日青岛》栏目播映,不久又在山东卫视《山东各地》节目播放,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首播当晚,他书赠我五首诗。其中一首深情地写道:“年来老境叹悲凉,多谢故人情意长。留我TV声影在,海枯石烂亦辉煌。”

不料七个月后——当年的12月15日,马立彦在病魔折磨下与世长辞,终年65岁。噩耗传来,我心情非常沉重,只能以及时地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而聊以自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