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是司空见惯,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也是比比皆是,连我这样的极其普通的家庭也都是一应俱全。前不久,在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的一个旧书摊上,我突然发现了在1967年亲自刻印的一个小册子,令我喜出望外,立即毫不犹豫地花了10块钱买了回来。看着这粗黄劣质纸的油印本,我浮想联翩,不由得回想起与蜡版和油印机的缘分……
在21世纪到来之前,电脑还很不普及。刻蜡版,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办公人员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一般单位,要印出一份书面材料,就得有专人把专用的蜡纸铺在一块30厘米×10厘米的钢板上,用铁笔刻上文字,然后再把刻好的蜡纸贴在油印机的纱网上,用蘸着油墨的滚子,一压一滚,一张一张印出来。那时的政府部门或是大型企业则有汉字打字机,把字敲打在蜡纸上即可,字迹非常工整,还有手摇油印机或高速油印机。这些都令我艳羡不已。
我是1960年开始接触蜡版和油印机的。当时是在一所小学代课,要给学生印发一些语文辅导材料。事前,我就关注到刻蜡版多是书写扁扁的魏碑体,故而我专门练习过魏碑体。刻蜡版,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要用力均匀地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写,必须轻重有致,用力过轻,印出来的字就模糊;用力太重,又会划破蜡纸。同时还得格外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刻错则需涂上气味刺鼻的改正液。刻一张文字满满当当的蜡纸,得耗费大半天的时间,完工后手指和手腕都感到酸痛。当时位于安徽路的誊印厂就是专门刻印油印材料的。每当他们活多时,就请外面的人刻写,每张四角钱。当时收入微薄的我,就曾以刻蜡版赚点外快。
油印机
1973年,我主编市南区的《街头诗画》月刊,每期都要亲自刻印一册油印本,并补充上一些略长的诗歌以及散文、小说。据我所知,有些当年的老文友至今还保存着呢。时为青岛十九中学生的李洁(现为著名作家、资深媒体人)还帮忙刻印了一期,字迹非常清秀美观。(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所在单位在某宾馆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干部教育会议,我刻写了一份《会议流程》拟发给与会代表。我请一位刚调来的年轻人借宾馆的油印机给印出来。不料,他竟将蜡纸贴反,印出来的字全是反着的。因为参会人员即将到来,钢板和铁笔又在单位,根本来不及重新刻写了。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就请司机弄点汽油,从宾馆医务室拿来棉球,仔仔细细地把蜡纸上的油墨擦净,重新印了出来。
吕铭康当时刻印的《市南文艺》
如今,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电脑上录入资料,字体、大小、版式、色彩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既能复制又可下载,并能够插入各类图片。此外,还有微信和手机短信,非常便捷。蜡版和油印机都已被淘汰,渐渐地就只能成为收藏家的藏品了。
2015年10月29日修改于青岛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