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凤阳花鼓好”,我道“青岛锣鼓绝”。我1950年来青岛定居,逢年过节总是爱看锣鼓队的精彩表演。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当时最热闹的“街里”(即中山路一带),天天锣鼓喧天,主要是江宁路的“劈柴院”和胶州路116号的“积厚里”的一些锣鼓队在表演。他们击打的“凤凰三点头”(简称“凤点头”)的锣鼓点,格外优美悦耳,震撼人心。
“凤点头”只需要五件锣鼓家什,其中有堂鼓、大锣和铙钹三大件,以及小钹、小锣两小件。五个人一凑,就是一台戏。堂鼓手是总指挥,鼓点有时如同暴风骤雨,有时恰似闲庭信步,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抑扬顿挫。开始舒缓,接下来是“幺二三”“三二幺”,再就是“四个幺”,一切都是堂鼓手说了算,其他的都是聚精会神看着鼓手的动作而相应和。大锣手则是听着鼓点,该敲就敲,该放就放,该捂就捂。而铙钹表演就颇有难度,操作者得紧密配合堂鼓,还得上下反复搓钹,甚费气力。至于那小钹和小锣这两小件,一板一眼打着节拍即可,但堂鼓一停,就必须立即鸦雀无声。有时为了配合“跑旱船”“踩高跷”,还要加上唢呐。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节庆气氛愈加浓郁,此时必定观者如潮。
凤点头锣鼓队在青岛国际沙滩节上表演
“凤点头”锣鼓点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住在积厚里的青岛商家李凤阁出资,京剧鼓师蓝宝仁和林松涛等,在当时的“胶澳锣鼓秧歌点”的基础上,与京剧锣鼓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是典型的老青岛“土产”。当时,劈柴院和积厚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对“凤点头”锣鼓点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还经常进行比赛,相互取长补短,使其更加完美动听,以致“凤点头”锣鼓在1956年时达到高峰。那时劈柴院“凤点头”锣鼓队的最佳组合是:王良智掌堂鼓,李建章掌大锣,张鸿禄掌铙钹。(www.xing528.com)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相当频繁地敲锣打鼓,上街表演。虽然打的都是“凤点头”锣鼓,但为了壮大声势,表演者不再是5个人,而是50人,甚至上百人。尽管声势浩大,但难免滥竽充数,这种“人海战术”,使锣鼓点听起来杂乱无章,缺乏美感。
近年来,“凤点头”几乎销声匿迹,锣鼓队只讲气势而缺乏技艺。现在有些年逾古稀的锣鼓手,为了防止我们老青岛独有的“凤点头”锣鼓失传,至今依然雄心未泯,正在竭力寻觅传承的机缘。“凤点头锣鼓队”多次参加青岛国际沙滩节开幕式的演出,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
2017年5月11日于青岛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