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曾有过十多家电影院,而今硕果仅存且依旧放映电影的,唯有位于中山路97号的中国电影院。
中国电影院在青岛各影剧院中历史并不是最早的,建筑规模也不是最大的,但它是曾经繁华的中山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又见证了一段历史,是青岛之所以成为“电影之都”一个很好的佐证。
1930年,上海的一些电影制片商联合了几位商人投资,在青岛开办了一家电影院,为国产影片提供放映场地。董事长由刘鸣卿担任,董事为张立堂、张石川、王召麟、卞毓英、吴积庆、杨吉云。董事中的张石川是我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吉云任经理。当年秋季动工,1931年12月完工。这是一幢四层的楼房建筑,全楼面积1500平方米,一、二层为观众席,共有750个座位,三楼是放映室,四楼是宿舍。
山东大戏院(1933年,现名为中国剧院)
张石川(左)胡蝶(右)
该电影院筹备时名为青岛大戏院,落成前正式定名为山东大戏院。西立面为4层,高20米,高大而美观,大大优于当时青岛已建的各家电影院。1931年12月3日,经理杨吉云在冠县路却而斯登舞厅为影院竣工宴请各界友人。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正式开幕,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张石川专门从上海请来当红电影明星胡蝶主持剪彩。剪彩之后,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由张石川执导、洪深编剧、胡蝶主演的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当时媒体报道:“胡蝶是乘着‘皇后’号轮船来青岛的。首映《歌女红牡丹》时,特请胡蝶来青岛剪彩,影迷为睹其风采,一时间将中山路交通堵塞。胡蝶穿着华丽的时装,身段婀娜多姿,袅袅婷婷地走到台前,微笑着向如潮的影迷们挥手致意……”由此可窥见当时的盛况。影院开张后,专门放映国产影片,其中有《风云儿女》《渔光曲》《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优秀国产电影。山东大戏院《特刊》上说,此前青岛拥有40余万人口,地绾南北,居华北重要之地位,但没有一家中国人办的电影院,外国在青岛侨民仅两万多人,却有四家电影院。可见,山东大戏院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垄断青岛电影的局面,故而一度很受青岛观众欢迎。
现在的中国电影院(www.xing528.com)
由于国产电影生产很不景气,为增加收入,山东大戏院便于1933年首次演出京剧,由著名坤旦章遏云和著名老生奚啸伯并挂头牌。西班牙歌舞团、上海女子歌舞团等也曾在这里演出过。1938年12月,日本霸占了山东大戏院,将其改名为“国际剧场”,主要放映日本影片。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国电影院”,仍是电影、戏剧轮番演出。一胖一瘦的两位喜剧电影明星段秀岑和韩兰根组织的话剧团也曾来此演出。
青岛解放后,中国电影院被收归国有,改名为“中国剧院”,1986年又更名为“中国电影院”,设电影观众厅一个,共有坐席860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岛很多老影院纷纷改行,或者遭遇拆迁而荡然无存,但已有80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院依然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方式,多年来影院进行几次装修改造,继续放映电影。2002年,由市政府投资对影院进行了全面改造。目前影院设有三个电影厅,银幕全部为金属幕,座椅均为高档高靠背座椅。一厅有232个座席,二厅有146个座席,三厅有60个座席(双人包厢)和三个数码投影厅。可谓老干虬枝枯木逢春,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成为青岛老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章遏云(左)奚啸伯(右)
现在,中国电影院已被列入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这是青岛唯一被列入省优秀历史建筑的影剧院。
2013年12月3日于青岛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