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2年,繁华的中山路(当时的山东路)附近的北京路上,顺兴楼饭店的西侧建起了一座戏院,同年11月出版的《青岛要览》介绍:“庆春新舞台,北京町。”这个庆春新舞台就是共和大舞台的前身,是中国人自主经营的专演京剧的戏院。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这个戏院正式更名为“共和大舞台”。
其实这个戏院面积不大,只有300多个座位。1928年上半年,曾因清理账目暂停演出了一段时间,9月14日易手他人接办,继续经营。
北京路上的共和大舞台
据鲁海先生介绍:“青岛之前的戏楼均为露天,在北京路上建了庆春新舞台后,恰好1912年大批逊清官吏客寓青岛,他们有看京剧的习惯,戏院业务很好,后改叫共和大舞台。到1922年,因本来建筑简易,戏院已成危房。当时,票价是池座5角,边座2角,包厢则要5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1930年12月20日和1931年4月19日的《大青岛报》,都刊登了共和大舞台的演出广告,内容分别是:曹锡良的《八义图》、云金兰的《黑风洞》、赵艳琴的《祭长江》、小迎春的《力杀四门》、马最良的《宝莲灯》、马春樵的《铁笼山》、马最良和周凤琴的全本《临江驿》;还有白天演的日戏《南阳关》《血手印》《乌龙院》《九莲灯》,以及夜戏马最良、马如良、马秀英主演的《桃花女》。应当特别关注的是,当年才十七八岁的马最良,后来成了著名京剧老生。他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堂弟,生于上海,自幼聪明,8岁登台,13岁唱正戏,少年即崭露头角,与李万春、蓝月春、王少楼并称为“童伶四杰”。他曾在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85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我原名马叔良,后在北京和李万春同班时,连良兄的上海友人、著名书法家步林屋赠他‘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横幅,因此连良兄给我改名为最良。”在京剧界,有“南麒(麟童)北马(连良)关外唐(韵笙),西北有个马最良”的雅称。马最良晚年曾在开封京剧团工作数年,并定居开封。(www.xing528.com)
当年的共和大舞台就在名饭店顺兴楼西侧
共和大舞台由于本来就建得非常简陋,时间一长便成了危房。精于建筑的青岛富商李涟溪看好这块地皮,便于1932年将存在了仅仅十年的共和大舞台拆除,在原址建起了洪泰商场。因当时正处在“楼高不得超过三层”的年代,而这座楼则建成了五层,大家便称之为“五起楼”,成了那时的青岛乃至山东的第一高楼。原来的共和大舞台已成了过眼云烟,只能永远留在老青岛人的记忆之中了。
五起搂
2018年5月8日于北京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