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丰南区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及城区所在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区直单位抽调164人组成了区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流出流入组、疫情处理组、消杀组、宣教组等10个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区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分包全区17个乡镇,并负责督导检查分管部门的非典防治工作。各乡镇、区直备单位层层组建相应机构,严格落实责任,井建立了机关干部、党员干部包村包户制度。
二、宣传发动
广播电视、报社等新闻媒体把非典防治工作的宣传放到突出位置,集中精力和设备,全方位地投入非典防治工作。区电视台开办了《同心防治非典》专题报道,每天一期,坚持每天播出公告、决定和非典可防、可控、可治的有关知识。丰南报社深入农村、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部门,采写抗击非典新闻、编辑防治非典知识,刊发防治非典知识问答。全区各地各单位组织专门力量,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区财政拨款统一印发了16万份预防非典知识宣传材料和32万份唐山市政府第1、2号通告,保证全区群众每户一份。区卫生局、区医院还分别开通了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热线,专门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防治非典的问题。
三、投入保障
全区用于非典防治工作投入累计2150.82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492万元,乡镇、区直单位和各厂企投入1658.82万元,全区社会各界累计捐款额223.84万元。
四、工作情况
防治非典办公室安装电话10部,传真机3台,电脑2台,抽调车辆40余辆,为打好防治非典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区城乡幼儿园、学前班、中小学生从4月25日开始放假,继续留在学校的高中学生,连同教师,实行封闭式管理。暂时关闭城乡集贸市场和洗浴、歌舞厅、美容美发、网吧等场所。取消一切大型集会,严禁婚丧事大操大办,全区各饭店、饮食等场所一律不准安排婚庆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宴席。家住城区的乡镇干部职工近期一律在所在乡镇住宿,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返家,必须坚守在防治非典工作第一线。组成170人的防疫消杀队伍,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以及人员密集场所、住宅小区等进行了大面积消毒。
2003年9月6日,卫生局按照《唐山市农村非典疫情医疗救治实战演练方案》,组织全系统129名医务及相关人员,病人转运车12部,以小集镇为中心,以小集镇碱城村李某某为非典疑似病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演练。演练过程突出了疫情上报,病人留滞、转运、处置,个人防护、病情处理等环节,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战术水平。10月6日,丰南区顺利通过唐山市防非办检查组对防非长效体系建设开展情况的检查。
区卫生局迅速组织力量采购预防药品、防护物品和医疗设施,先后储备了消杀药品4吨,立式医用高压锅2台,超低容量电动喷雾器8台,背负式喷雾器6台,手动喷雾器20台,反穿隔离衣300件,连体隔离衣1200件,13层纱布口罩10000个,一次性乳胶手套4300双,耐酸手套300副,靴子200双,防护镜200副。
为密切监控疫情发展,有效防止非典蔓延,迅速及时准确地对疫情做出反应,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信息反馈、流入流出人员监控、发热病人接诊、疑似病人诊断、24小时值班、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新闻宣传等八项制度。制定了从疫情报告到诊断治疗的全过程工作流程图,严格执行每一个步骤,大大提高了防治工作效率。
全区各级各单位层层明确疫情信息监测员,建立覆盖全区的疫情监测网络。疫情信息监测员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报告制度,重要情况保证半小时之内上报。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疫情信息的,严肃追究信息监测员的责任。据初步统计,全区共有在册疫情信息监测员2000余人。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拉网式的疫情排查活动,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排查。重点对上学或打工返乡人员,近期到过疫区人员,现有发热、咳嗽症状人员进行排查,建立首报奖励制度。区防治非典办公室先后接到举报电话223个。
在唐坊中心卫生院设立了非典防治中心,在原有设施较为齐全的基础上,投资110万元,配备了1台300mAX光机、1台床旁移动X光机、B超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2台呼吸机、3台心电监护仪、2辆专用救护车等专用设备,并设立隔离观察病房10间、治疗病房8间。
由卫生防疫站负责组织,在全区展开大规模的消毒工作。以商场、学校、幼儿园、机关单位等人口密集场所为重点,多次消毒,共使用消毒药品12.96吨。
在区内4个主要出入境路口和火车站设立了非典检查站,严格检查流入车辆和人员,重点检查从北京、山西、内蒙古等疫区进入丰南区的车辆和人员。累计检查车辆14061辆,人员40511名,先后查出发烧人员6名。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
于东兴
一、安危所系
2003年的春天,一种不被人了解的病毒正在飞速蔓延,从南方悄悄逼近北京,逼近河北,逼近我们的家乡……从报纸广播电视里,人们知道了它叫非典型性肺炎,其可怕的传染性让人闻之胆寒。
4月初,唐山市路北区发现非典病例,不安的情绪在悄悄扩散。
不久,紧挨胥各庄的唐山市郊区王禾庄发现非典病例,SARS已近在咫尺。
4月24日,丰南发现第一例非典疑似病例,非典恶魔终于降临在丰南53万人民头上。4月25日,全区中小学放假,髙三年级实行封闭管理。
几乎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抢购相关药品。到中医院和区医院购买专家防治方剂所涉及的中草药的人排起了长队,由于各单位和群众大量集中购买,一些生产经营者趁机抬髙物价。以金银花为例,4月16日每公斤28.5元,17日56元,18日111元,19日166元,到23日就涨到每公斤450元,且有价无货。一只口罩卖到12元,听说白萝卜可防非典,一下子涨到每斤8元、10元。许多人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据说,仅4月24日一天,家万佳超市光酱油就卖了3万元。
马路上车辆行人一天天减少,歇业关板的饭店越来越多,抢购风潮过后,商场很快没了人气,口罩、消毒液甚至板蓝根开始脱销。
不知是哪里谣传,喝绿豆汤和放鞭炮可驱非典,一时间,大街小巷鞭炮轰响不断,轰响中混杂着恐慌、焦虑、无奈与盲从,令人窒息。因害怕传染,公共汽车、火车少有人敢坐,有的甚至放空。
为防止传染,人们吃中药,打防疫针,抢购白萝卜,储备方便面……然而,恐慌、焦虑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增长。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问丰南新一届领导。
为有效领导人民抗击非典,4月2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宣布成立全区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对全区防非战役做了全面部署。丰南真正意义上的抗击非典的全面战争在这一天打响了。
4月24日,丰南区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成立。从卫生、公安、药监、工商、物价、财政、广电等二十几个单位抽调73人集中办公,下设10个工作组。另外,加上基层防非组织和路检,共抽调609名人员,组成了建国后丰南建政以来最庞大、组织最严密的单项工作组织,办公室每天的举报和询问电话无以数计。
同日,区委区政府发出公告,号召全区人民全力以赴抗击非典。
4月25日,领导小组决定唐坊分院为丰南定点救治医院,区医院、中医院和各分院设发热门诊,从而建立起覆盖全区的救治体系。
4月26日,区财政局拨款512万元,作为防治非典专用经费,做到即使最贫困的乡民也能及时得到救治。各乡镇也相继投人1658万元,用以抗击非典。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丰厚积累,我们已经经得住大风大浪的冲击。
4月28日,人们看到全区第一份疫情通报。此后,各级政府关于疫情的通报雪片似飞来。
4月23日下午4时起,针对某些药价的异常波动,丰南物价局对按各种药方配制的中药,规定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与此同时,各宣传媒体以空前的激情投入战斗。丰南电视台连续一个多月的专题报道滚动播出;《丰南报》专栏、专版赫然醒目;18万份的宣传画、宣传品贴遍城乡,帮助人们对非典从茫然到理性的认知。(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人们看到丰南所有进出路口都严阵以待,看到党政主要领导昼夜巡查督导……我们快速反映机制和能力赶上并超过了病毒蔓延的速度。
5月3日,区医院、中医院分别召开抗击非典誓师大会。
二、非凡打击
为防止非典病毒流入我区,区委、区政府要求各级设立检查站。
一声令下,我区一夜之间在田庄、杨贵庄、毕家瞿卩、稻地和钱营5个主要入境路口和唐山、丰南火车站设立了7个非典检查站,严格检查流人车辆和人员,构筑起我区非典疫情输入的严密屏障。
从内地到沿海,全区几百个村庄的大街小巷乃至胡同,都被树枝和铁丝网封堵,大道、街口有村民昼夜把守,无论是古稀老人脸上那古铜色的坚毅,还是年轻人那果决的手势,对欲越雷池一步者,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那阵势,那场面,不禁让人想起抗日战争中那种村自为战的情景。随着战争硝烟的远去,这种情景已是许久未见了。而今,从站岗值班的一个个村民严肃的脸上,我们仿佛又看到那种久远的不可侵犯的神圣。那时的过往行人,对这种断然的阻截,几乎也都无一例外表示理解,询问几句,便抽身而退。
在城镇社区,有人昼夜巡逻,每个楼区都有警惕的眼睛。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已然家喻户晓,变为现实。
为严格监测排查疫情,各地各单位建立了疫情监测制度,城区每名监测员分包一栋住宅楼,乡村则分包20户,每天坚持不断地进行拉网式监控排查,逐户逐人测量体温。全区6902名监测员拉起一张恢恢天网。
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是重点防护人群。4月25日全区城乡除高三年级外,所有学校一律放假,但一条连接每一个师生的监测链,通过一条条专线,使教育局和防非办对全区所有校外师生每日健康状况了若指掌。各重点企业一手抓防非,一手抓生产,防范严密,秩序井然。如银丰钢铁公司,每20个人划一小组,每组配一专职人员,每日三次测量体温。
隔离,是防止传染的重要手段。自4月底起,我区开始对非典患者密切接触人,以及外地来丰南的临时人员和本地返乡人员进行封闭隔离,之后,被隔离人数节节攀升,至5月28日,全区仍在隔离观察的人员有1287名。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关键在一个“早”字。在这场与非典拼斗的生死时速中,防非办流动调查组24小时全天候待命。
4月24日,稻地镇王庄发现全区第一例非典疑似病例,接到报告已是午夜时分。流动组几名人员立即穿好防护服,带上必要设备,于当夜12点出发,风驰电掣般来到王庄,马上给患者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测温查体。接着又从王庄赶往于庄和宋家营,对该患者近日到这两个村输液打针的乡医那里进行询问,对此后凡是到这里看病问诊的乡民,一一连夜查找,并通知他们所在村庄和单位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对发现的2名异常者又连夜送往唐坊定点医院。仅王庄这一例患者,流动调查组就连夜追踪调查了十数人。凌晨3点,调查组把调查报告交到区防非领导小组手上。
建立救治体系,让每个应得到救治的人都得到救治,是这次防治非典的攻坚之战。按丰南区防非领导小组要求,唐坊分院为我区非典救治定点医院,要在3天内建成。
区卫生局接到任务后,由专家组组长、卫生局副局长张艳春带队,开赴唐坊医院,3小时之内疏散了住院的十几名病号。连夜组织对原有病房的改造,以隔断封闭;连夜派人到天津、沧州采购生化分析仪、防护服、消毒液等设备药品;迅速从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柳树瞿P分院抽调来第一批医护人员,仅区医院就抽调了26人。
三天,没有延续一分钟,唐坊定点医院于4月27日建成,并于当日接收第一批患者。
与此同时,区医院、中医院建起唐山市第一批达标发热门诊,各中心医院建立了快速救治小分队,共配备了9辆专用救护车和一应救治设备。各村发现发热症状人员,立即上报乡镇防非办和中心卫生室,中心医院救治小分队当即驱车前往,对排除非典症状者就地治疗,对不能确诊者迅即送往区发热门诊或唐坊定点医院。在几十个紧张的日日夜夜里,这一辆辆奔驰的救护车,先后将3041人次接运到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进行排查和诊治,每一次接运,都是全副武装的紧张战斗。
三、疾风劲草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医护人员做出了最大奉献,面对汹汹疫情,上至年近花甲的老医生,下至不满20岁的年轻护士,所有的医护人员从日常医疗仿佛一下子穿行于枪林弹雨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随时都准备奉献一切。第一批奔赴定点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很快来到了唐坊分院。第一批,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而且要承受最早的心理和社会压力,面对尚未弄清病源的非典,谁的心埋没有一丝恐惧?可是他们来不及多想,来不及犹豫,责任让他们义无反顾。区医院放射科主任王学军,通过电话将报名的事情告诉了妻子,让她为其准备衣物。王学军中午12点30分回到家中,向瘫痪在床的母亲深深鞠了个躬,说:“忠孝不能两全,半个钟头后,儿子就要出征了。”老母瘫在床上已有40年了,学军长大后一直照顾母亲,母亲在床上拉住儿子的手,硬咽道:“不用牵挂我,抗非典也是尽孝。”每一个出征的战士都是这样匆匆踏上了征程,甚至来不及和亲人道别。他们之中,有辞别病弱老母,犯着痔疮便血不止而坚持不下火线的大新庄分院党支部书记郑玉宝;有家中正在盖房、直到上笆泥时,也只能在几百米外远远望上几眼的唐坊分院副院长薄振来;有先期赴定点医院、解除隔离后回到医院发热门诊,之后又要隔离的区医院医生张子春;还有从4月26日开始,一直坚持到第二批、第三批人员撤离时方离去的医生护士……
实际上,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全区各医院,上千名医护人员都写了奔赴一线的申请。那一张张的申请书,一次次誓师会,让经历过那些场面的人至今激动不止。他们奋勇报名,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感染的危险和身心几近极限的挑战,与非常时期远离亲人的孤寂。
5月2日,记者采访了唐坊定点医院化验室主任苏慧英。此时,夏季已来临,许多人已是薄袖短衫了。而她却穿着3层防护服,戴着三层隔离帽和12层口罩,外加防护眼镜。这一身装束,即使不干活,都会感到缺氧、胸闷,出汗不止,何况还要为病人打针、输液、量体温、测血氧饱和度,为重症病人翻身、洗删、喂饭、清理排泄物,一干就是6个钟点,不能喝水,不能入厕。十几天下来,她体重减少了6斤。她说第一次值班时,外面来了病人敲门,她当时紧张得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了,但面对病人,想到自己的责任,还是勇敢地迎上去。定点医院每个医护人员,都要经受这种体能与精神的双重消耗,而且不是一天、几天。截至5月25日,定点医院收治72名发烧病人。
4月29日,唐坊定点医院住进一位七十多岁的半身不遂的发热病人,4个护士为其翻身尚觉吃力,每翻一次身,几个人都浑身大汗。那些日子,穿着厚厚的“铠甲”,许多人长了痱子。
一位被确诊为疑似病例的年青母亲到唐山治疗,她一岁半的女儿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送到唐坊分院,牙牙学语的孩子离开母亲和亲人,到这个陌生之处被隔离、打针、输液,还要戴上口罩,你可以想见有多么难,哄着可怜的孩子,护士们都掉了眼泪。她们为孩子买来吃的、玩的,力所能及地让孩子开心,恐惧、孤独和无助慢慢在孩子眼里消失了。后来孩子的姥姥说,护士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到现在我也认不出她们都是谁,可她们都是好人。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还有许许多多在乡村、在基层做着繁重工作而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让人们远离非典,同样是可敬的。这里有走街串巷逐门逐户测量体温的成千上万个监测员;有主动请命自愿上街巡逻的党员大军;有千百个哨位上风雨不动的哨兵……在他们的繁琐的工作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就说这小小的温度计吧,这里边的故事就让人感动,让人落泪。某检查站负责人告诉我:“开始设卡,甩的都是这种老式温度计,每量一次,就要狠甩几下,一天要量几百上千人的体温,一天下来,我们几个人的胳膊都甩肿了。”甩肿了胳膊的又岂止在哨卡!这一支支小小的温度计,无声地记录了多少人家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多少日日夜夜的忧思以及企盼的泪花。
可怕的瘟疫曾把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无情地拉长了,但无论多么长的时间和多么大的空间,都无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在党和国家发出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号召后,丰南各界人士为国分忧,为白衣战士解难的热潮更为高涨,在短短时间里就捐款223万元。那一份份来自各大企业的巨额捐助,一份份来自普通人的真诚奉献,无论钱多钱少,那份真情,都让人感动。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多年不曾见面的老同学、老朋友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出门在外的儿女每天向年迈的父母报平安,一根根细细的导线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期待;邻居大婶拿着排队买来的消毒液,匆匆送往邻家,那打断对方感谢的一个手势让人感到异样的温暖;街头巷尾熟人同事或同乡相遇,一句“好好活着”,让你心里热浪滚滚,全身陡增一种镇定与自信……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丰南5个入境口检查过往车辆36108辆,人员9153人,累计排查丰南返乡人员2241人,外地来丰南人员2397人,累计隔离观察3343人,其中来自疫区的1652人,对1172名发烧者进行了追踪调查。全区累计投入防非资金2603万元。
在那些严峻的日子里,手机短信一时激增,相识的不相识的都在以这种特殊的形式互相祝福、鼓励,非典时流传着许多非常笑话,下面就是一例:“‘非典’最早出处见《三国志》卷十八:曹操遭东吴偷袭,唯有典韦舍命护卫。曹脱险后道:“非典,吾命休矣!”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幽默。
列宁说,没有对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感情在灾难中迸发,又化为迎击危难的精神动力。
5月中旬,非典的阴云渐渐散去,非典逐步远离丰南。
5月22日,全区唯一的非典患者痊愈出院,其余4例疑似病例至5月18日全部排除。
5月27日,全区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宣布,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
6月8日,第三批医护人员撤离唐坊定点医院,这标志着丰南抗击非典取得关键性胜利。
6月12日,全县中小学复学,高中阶段学校于6月16日复学,师生们重新回到告别一个多月的校园。
大街上车辆明显增多,街市变得重新热闹起来。丰南已走出恐慌,城镇乡村正在恢复往日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