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11年,丰南区(市)委统一战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政府工作中心,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着眼服务发展、着重凝心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丰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撑。
一、联络党外人士工作
1994年,丰南市有党外副县级领导4人、副科级9人、股级124人;县级后备干部2人、乡科级48人。非党知识分子3324人,其中初职2283人、中职214人、高职9人、未评定职称818人。党外县人大代表81名、占代表总数的26.1%;党外县级政协委员85名、占委员总数的61%。
2002年,破格将两名副科级党外干部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同时,还提拔任用党外人大副主任1名,区政府副区长1名,区政协副主席1名,副乡(镇)长5名,在政府的组成部门中,安排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6名。在以后的历次换届中,又陆续将15名非党优秀干部选拔到科级领导岗位上。
2003年3月,召开丰南区三届人代会、丰南区三届政协会。在240名人大代表中,非党代表62名、占25.8%,17名常委中非党占6名,达35.3%。在丰南区三届政协175名委员中,非党委员108名、占62%,24名常委中,非党16名、占67%。安排唐山市政协委员7名,唐山市人大代表6名。区人大安排非党副主任1名,区政协安排非党副主席2名,区政府安排非党副区长1名;政府部门及乡镇中非党副科级以上干部7名;法院副科级1名。确定县级后备干部7名、科级后备干部116名,专人专档,定期考察,跟踪培养。2004年新选拔任用科级党外干部4人,党外科级干部增加到10人。
到2011年底统战部党外干部人才库储备党外干部429人,其中县级后备2人、科级后备34人。全区党外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3人,其中副县级4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7人。区人大代表233人,其中党外人士72人、占30.9%;区人大常委25人,其中党外人士5人、占20%。区政协常委37人,其中党外人士25人、占67.56%。
二、民族宗教事务工作
2000年,丰南区有21个少数民族14500人。区内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宗教,1994年有信教群众765人,其中伊斯兰教295人、天主教380人、基督教120人。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胥各庄二街;天主教主要集中在南孙庄村;基督教主要集中在王兰庄镇王一村和横沽村。有胥各庄清真寺、南孙庄天主教堂两个合法宗教活动场所,有王一村一个待批的基督教临时活动场所。到2002年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到15819人,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五教俱全,信教群众86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
区委统战部注重民族宗教界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南孙庄乡南孙庄村是天主教教徒聚居村,有信教群众198人,2002年一村民盖房因宅基地与教堂用地发生摩擦,双方互不相让,情况反映到区委统战后,统战部领导三次深入到该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召开矛盾双方和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协调会,在双方互相谅解、谦让的前提下达成和解协议。清真寺是回族伊斯兰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丰南清真寺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地方狭小无改造空间等原因,需要搬迁。此事经请示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召开相关部门领导协调会,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www.xing528.com)
2002年年初有群众反映胥各庄镇东望马台满族自然村饮用水含氟量严重超标。损害村民身体健康。区委统战部迅速与民政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先后五次入村走访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并抽取水样,到权威部门进行专项技术鉴定,经检验该村饮用水符合生活用水规范,消除了群众多年来对生活用水的恐惧心理。2006年4月28日,清真寺阿訇来统战部反映情况,丰南一中15个回民学生有和汉族学生交叉用餐的问题,引起回民群众特别是回民学生的不满。得知此消息后,区委统战部立即协调区教育局、丰南一中召开了有回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为回民学生卖饭窗口增加一名回民厨师,同时为回民学生单设回民用餐窗口,并佩戴胸卡,买饭优先不排队,单设回民学生小餐厅。区委统战部还于2008年联系政府出资10万元硬化通往回民墓地700延长米的道路,为回民群众提供了方便。
到2011年,丰南有少数民族类别30个,人口约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30%以上的村10个都设立了民族自治村。全区有信教群众2093人。最多的佛教,有皈依证的600人。次之为基督教信教群众520人、伊斯兰教489人、天主教471人、道教13人。经民政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宗教活动场所7个:分别为大新庄玉洪寺,南孙庄天主教堂,丰南镇清真寺,基督教临时活动点4个,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开展了以“争做爱国爱教模范,创建和谐寺堂观点”为主题,引导宗教各项活动依法依规进行的活动。通过举办宗教工作培训班,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进而达到了宗教界的稳定。通过定期对各堂点安保、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在各地还设立宗教信息员,保证宗教工作网络的畅通。
三、民主党派工作
丰南在1994年撤市设区后开始建立民主党派组织。在区委统战部门的协助支持下,2003年7月建立了丰南区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即民建丰南支部,初始会员8人。2007年6月建立了民革丰南支部,初始党员5人;7月建立了民进丰南支部,初始会员5人。到2011年底,丰南共有民主党派成员36人,其中民建22人、民革7人、民进7人。近10年来,区委统战部门根据政策和相关规定,积极引导区内民主党派组织发挥作用,鼓励建言献策,并为他们搞好服务,得到了充分的信任。
四、对台、侨务工作
1994年辖区内有去台人员119人,在大陆亲属243户、837人;去港人员12人,在大陆亲属15户、84人;国外侨居人员39人,在大陆亲属51户、384人;健在的起义投诚人员100人。台属兴办企业9个;于正诚创办的利丰饲料有限公司,为唯一的一家台独资企业。有台属207户,侨户36户。1995年台商陈顺昭在西葛投资建起了养猪场。区供销总社职工李玉莲,原系侨居蒙古共和国华侨。1983年6月,回国以后,李玉莲被安排在土产公司工作,丈夫被安排在农机厂工作。1998年1月,因农机厂实际改制,高胜宝买断工龄成为社会自然人。女儿髙英在读大学,儿子髙彬无业。家庭生活比较困难。2002年5月,丰南区对供销系统实施企业改制,李玉莲面临失业的困境。鉴于其家境,区委统战部专门给区委、区政府写了请示,协同区供销总社、体改办、劳人局等相关单位,照顾李玉莲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丰南经济发展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为保障其健康发展,2011年成立了丰南非公有制经济评价组织,旨在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使用工作制度化。该组织办公室设在区委统战部。评价对象为已做政治安排和拟做政治安排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个人修养及公众形象等四个方面共19项内容。安排非公经济人士区人大代表34名、政协委员71名、工商联副主席(执委)39名;唐山市人大代表7名、政协委员10名、工商联执委6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