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市丰南区特色农业典型:小拱棚瓜菜生产典型

唐山市丰南区特色农业典型:小拱棚瓜菜生产典型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丰南区(市)大多乡村属城郊农业经济类型,交通便利,土质条件好,在蔬菜生产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高产高效的典型。(二)小拱棚瓜菜生产典型——大齐各庄镇大齐各庄镇位于丰南区东部,地处唐山市近郊。该镇还探索出具有大齐各庄特色的“三茬套作”瓜菜种植模式,即在甜瓜(西瓜)结果期套作玉米(甜玉米),玉米(甜玉米)收获后再种植一茬香菜或菠菜。施设菜生产规模和人均面积均居全区之首。

唐山市丰南区特色农业典型:小拱棚瓜菜生产典型

丰南区(市)大多乡村属城郊农业经济类型,交通便利,土质条件好,在蔬菜生产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高产高效的典型。

一、特色乡镇

(一)西红柿之乡——大新庄镇

1994年,全镇棚菜面积67公顷。2002年棚菜占地面积达到933公顷,总产量14.5万吨,总产值4275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55.3%。其中西红柿棚室占地面积867公顷,播种面积2333公顷,年产西红柿12万吨。2011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533公顷,产值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7.38%,蔬菜种植业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覆盖全镇90%以上自然村。是年,大棚蔬菜占地面积867公顷,主要品种是西红柿,年产量13万吨,另有芹菜青椒土豆豆角等品种。

(二)小拱棚瓜菜生产典型——大齐各庄镇

大齐各庄镇位于丰南区东部,地处唐山市近郊。1994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无公害速生菜迅速发展起来。2002年,该镇小拱棚速生菜占地面积达到66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27%。年经济效益4250万元,人均3269元,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95.8%。到2011年,全镇蔬菜播种面积1725公顷,总产量64422万吨,总产值8635万元,已占农业总产值68.4%。蔬菜的品种有菠菜香菜、蒜黄、茄子、土豆等。特别是菠菜、香菜,种植形成规模,除少量内销外,大量销往京津冀、内蒙及东北等地,一部分还远销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全镇形成五大蔬菜瓜果基地:以王家楼、小公庄、王庄子等6个村为主的秋冬季香菜、菠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0公顷;以大齐各庄、小齐各庄、占屯等5个村为主的瓜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67公顷;以井屯村为重点的冬季蒜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7公顷,其中连片规模蒜黄温室3.3公顷;大田港村浅水藕种植基地,积植面积达到3.3公顷;鲁庄村蓝莓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7公顷。蔬菜生产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小拱棚瓜菜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早春小拱棚茄子——秋季菠菜(或香菜)模式。上茬茄子选“快圆”品种,1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上旬定植到小拱棚内,5月初开始采收,亩产3000公斤。下茬菠菜8月中旬播种,亩产2500公斤。一种是小拱棚西瓜(或甜瓜)——秋菠菜(或香菜)模式。上茬西瓜选用早熟幼稚的京欣一号品种,2月下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移栽早小拱棚内,5月下旬采摘上市,亩产3250公斤。下茬菠菜,8月下旬播种,11月上旬至下旬收获,或上市或冬贮,亩产3000公斤。该镇还探索出具有大齐各庄特色的“三茬套作”瓜菜种植模式,即在甜瓜(西瓜)结果期套作玉米(甜玉米),玉米(甜玉米)收获后再种植一茬香菜或菠菜。“三茬套作”模式种植面积533.3公顷。

二、专业村

丰南区(市)2003年,蔬菜生产专业村达到20个,2005年30个,2011年达到40个。蔬菜生产专业村“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发挥资源、传统等优势,带动蔬菜生产大区的建设

(一)最早的棚室蔬菜专业村——韩家博乐村

韩家博乐村位于黄各庄镇东北5千米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有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1981年,村民开始在庭院种植棚室芹菜,其中村民韩国强在庭院种植温室棚菜0.04亩,当年收入225元,折亩效益5000元。韩国强刻苦钻研技术,四处求师学艺,掌握温室大棚菜的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本村农民开始效仿,县内外的许多乡民也前来学习取经,韩家博乐村成为丰南温室棚菜的发源地。韩家博乐村有60余户,200余人口,可耕种土地23.9公顷,建有棚室300余个,占地面积22公顷,为耕地面积的92%,人均棚室接近1.5个。由于该村多年在蔬菜种植业上在区(市)内外享有良好声誉,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科普示范村和蔬菜生产专业村。2007年,该村张庆义牵头,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选种购种、统一用肥用药、统一技术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外销”的五统一管理。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和辐射下,其周边的董家博乐等5个村的菜农越来越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3公顷,上千户农民从事棚菜生产。种植品种也增加到近20余种,种植模式由一年4茬延伸到一年6茬。通过专业合作社广泛联系,各种蔬菜除供应唐山市区市场外,还远销到东北三省,津京等地。

(二)设施蔬菜专业村——钱营镇后打弓庄

位于钱营镇东部,与滦南、古冶相邻,距唐乐公路4千米。2011年,全村共有184户,664口人,耕地面积188公顷,人均纯收入9150元。是年,蔬菜种植面积188公顷,其中设施菜种植面积158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6%,施设菜户172户,占总户数的93.5%,人均施设菜面积3.6亩,全村蔬菜总产量17375吨,创产值3474万元,人均蔬菜收入6288元。施设菜生产规模和人均面积均居全区之首。

1994年开始发展棚菜,最初建设不到6亩的冷棚。最先尝试棚菜种植的户发家致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棚菜种植。1999年,统一规划32公顷土地鼓励村民建大棚,并为农户免费提供水、电。在政策推动下,每年发展棚室13公顷以上,到2010年,建冷棚110公顷。(www.xing528.com)

2011年初,钱营镇决定高标准规划建设后打弓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实施“四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运行机制,于当年8月份,建成占地44公顷新型高效日光温室118栋,成为全区日光温室建设试点。年底,98%的建棚户收回成本,60%以上的建棚户实现盈余。

后打弓庄蔬菜远销京、津、唐、内蒙以及东三省。2006年,注册“后打弓牌”商标,2007年通过河北省无公害体系认证、2011年取得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牌使用权。

自2009年至2011年期间,连续举行三届“后打蔬菜节”青椒展示大赛,每次都评选出20个青椒重量和单椒重量的“椒王”。第一届青椒展示大赛2009年9月下旬举办,有108户椒农参加,结果村民赵成江选送的20个青椒重量5.9公斤,赵景荣选送的单椒重量超过0.4公斤,分别夺得总重量和单椒重量的“椒王”。

(三)棚菜生产专业村——大新庄镇东滩沟村

2011年,该村有443户,1477口人,耕地面积171公顷。全村棚菜占地面积13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9.2%,棚菜收入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1992年开始发展大棚蔬菜,2002年后,对老棚区实施技术改造,采用冷棚改温室,单膜变双膜等新技术,引进试种新品种,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方式。聘请韩家博乐村韩国强做技术顾问,区农业畜牧水产局技术人员常驻村,及时解决棚菜生产的技术难题。推广种植L—402、佳粉、粉冠王、菜都系列西红柿品种,引进“东圣”系列西红柿品种。“绿音符”商标西红柿打入北京市场。组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每年联系外地客商100多名,西红柿、芹菜、辣椒、茄子、菠菜等品种,远销东北、京、津、沪和江浙一带。

2011年,在村北耕地上建设占地13公顷的日光温室规模小区,新建温室45个。累计蔬菜大棚4000余个。是年,平均每个西红柿大棚产量达到3500公斤,市场价最髙每公斤4元,每个棚室实现纯收入1万元。

三、典型户

(一)加苫冷棚髙产高效典型户

大新庄镇寺坨村孟祥成,全家5口人,有耕地10亩,其中4亩是加苫冷棚,用以蔬菜生产。其种植模式是:西红柿——西红柿——芹菜。第一茬早提前西红柿,在加苫冷棚中加温育苗,品种选用L-400。上年12月上旬播种,下年2月底3月初定植,密度每亩4500株,4月中旬至5月初收获,亩产6000公斤,产值8500元。第二茬越夏西红柿,品种选用佳源大粉。5月中下旬育苗,6月底7月初定植,密度每亩4000株。8月上中旬收获,亩产7500公斤,产值3000元。第三茬芹菜,8月初在冷棚外育苗,品种选用美国西芹。9月下旬在棚内定植,每亩2.2万株。11月上中旬收获。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全年三茬合计产值13500元,纯效益10000元。

(二)新奇特棚莱生产典型户

黄各庄镇韩家博乐村韩连勋,全家4口人,有耕地5亩,用以栽培棚室蔬菜的3.5亩,其中日光温室1亩,普通温室1亩,冷棚1.5亩。2001年,家庭纯收入4.8万元,人均1.2万元,蔬菜种植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98%。1亩日光温室每年种三茬,亩产值2.14万元,纯收入1.7万元。第一茬韭葱,6月上旬播种,春节前上市,亩产400公斤,产值8000元。第二茬早春冬瓜,11月中旬播种,4月采收,亩产5500公斤,产值11000元。第三茬越夏西红柿,4月上旬育苗,7月采收,亩产3000公斤,产值2400元。1亩普通温室每年种四茬,白菜—菠菜—菠菜—芹菜,亩产值1.96万元,纯收入1.6万元。1.5亩冷栅,每年种冬瓜—西红柿—菠菜三茬,产值1.86万元,纯收入1.5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