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丰南区农村经济体经济改革

唐山丰南区农村经济体经济改革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1.4万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1.3万本,分别占总户数的91.2%和90.3%。2009年6月15日,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挂牌成立,负责指导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小岔河村及鼎新公司被唐山市评为2009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先进典型。将土地流转列入区财政扶持范围,促进大规模、集约化土地经营权流转快速发展。

唐山丰南区农村经济体经济改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3年期间,农村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完善与发展三个阶段。1994年至2011年期间,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适时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延长土地承包期

丰南区(市)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1994至1997年期间,正处在第一轮承包期限之内。这期间,各村土地承包已到期、或者没有到期大多数群众要求调整完善的,按中共中央的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完善;承包办法基本合理的,经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直接延长30年。较好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997年8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明确提出首轮土地承包到期后,顺延30年不变。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已完成新一轮土地承包工作的,承包期不足30年的,要延长30年。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转包、招标承包等。1998年8月25日,中共丰南市委、丰南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意见》。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丰南区(市)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从1998年开始,到2003年基本结束。其中直接顺延的有116个村,面积8400公顷;小调整后延包的有263个村,面积2.43万公顷。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1.4万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1.3万本,分别占总户数的91.2%和90.3%。预留机动地的420个村,机动地面积2066.6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7%。在基本完成农村土地延包30年的基础上,2003年10月丰南区有关部门颁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意见》。对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土地、不得收回承包地,规范土地流转、农业资源发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征用占用农户承包地补偿、机动地超标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规定。

2004至2005年,土地延包工作重点是解决遗留问题。2004年,7个没完成延包的村完成延包工作,34个村土地延包中的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5个村进行土地延包小调整。2005年,全区38个村的遗留问题基本解决,8个村完成延包小调整工作,全区有延包任务的478个村基本完成承包合同签订和土地经营权证书发放。

二、土地规模经营

1994年以后,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有的农民弃地经商或进城务工,农村出现土地转包(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使农田向种植大户集中。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丰南区(市)被省市两级政府确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单位。2000年,选择黄各庄镇先行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1年底,全镇土地流转面积429.1公顷,通过合理流转,全镇建起6个蔬菜示范园区和4个畜牧养殖小区。黄各庄镇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得到唐山市领导的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唐山市召开的土地延包经验交流会上重点发言,并以“结构调整促流转,蔬菜生产大发展”为题,刊发在唐山市委农工委主办的农村工作简报上。

2002年在17个镇乡的土地流转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丰南区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办法》,规范全区土地流转程序。2002年底,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813.33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9%。

2004年,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在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转让,必须经发包方同意,其他形式的流转必须及时向发包方备案。同时,在“土地经营权证书”、村集体“三资”台账上和“土地承包登记簿”上及时进行登记;土地流转签订使用全区统一印制的“土地流转合同书”。2009年6月15日,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挂牌成立,负责指导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年,全区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幅度提升,年流转土地1746.3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重点培育丰南镇小岔河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典型。唐山鼎新蔬菜出口加工有限公司在小岔河村建立髙效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从小岔河村1323户农户手中取得400亩连片土地经营权,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小岔河村93.6%的土地承包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小岔河村135名村民在示范园区的大棚中从事生产,年工资收入242万元,其他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小岔河村及鼎新公司被唐山市评为2009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先进典型。

2010年至2011年,区委、区政府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奖励办法,对年内流转土地300亩以上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且土地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并签订规范流转合同的经营大户、农业生产组织、龙头企业,每亩给予100元的补贴。将土地流转列入区财政扶持范围,促进大规模、集约化土地经营权流转快速发展。2010年,小集镇蔬菜协会和村两委探索出“三步流转”模式:第一步,村民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协议;第二步,村委会与镇蔬菜协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第三步,镇蔬菜协会与用地企业或经营大户签订土地再流转协议。通过“三步流转”模式,为唐山新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吴丰农业园区流转到土地133.33公顷,为唐山绿谷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谷综合生态园流转到土地10公顷。为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流转,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探索出一条可借鉴之路。是年,全区流转土地435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3%,涉及农户29890户,占总农户数的23.6%。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0957份,合同签订率68.2%。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面积(20亩以上)1824公顷,占流转面积的41.9%。通过审查验收,为西葛镇东尖坨村经营大户、小集镇大孙庄经营大户、稻地镇农业龙头企业新源生态有限公司等转入土地大户奖励扶持资金14.32万元。2011年,新民居建设和城乡统筹、等值发展,推动全区土地流转再创新高,全年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6472公顷,流转率达到14.5%,规模流转面积3890公顷,规模流转率为60.1%,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丰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阶段(1994-2002年)

1994至2002年,农业生产确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立足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经济,实施“23581”工程,推动沿海、沿路、沙洼地三线开发,实现粮油、蔬菜、林果花卉、畜禽、水产品五业并举,促进蔬菜、河蟹肉鸡生猪大米、花生、三草、花卉八龙腾飞。

1.五业并举 ①粮油业。主要品种是玉米小麦水稻、花生。通过建设髙标准生产基地,发展粮油种植大户,引进和培育粮油新品种,进行粮油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开发,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雏形。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3.4万公顷,亩产量675公斤,总产量34.5万吨;棉花播种面积6044公顷,亩产量56.8公斤,总产量5145吨;花生播种面积3617公顷,亩产量146.5公斤,总产量7947吨。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2.87万公顷,亩产量628公斤,总产量27万吨;棉花播种面积5222公顷,亩产量76公斤,总产量5974吨;花生播种面积4001公顷,亩产量177公斤,总产量1.06万吨。

畜牧业 畜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传统的家庭散养向进入畜牧小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化。通过建设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畜牧养殖园区,推动牧畜产业化经营,并带动饲料业的发展。自1998年起,先后建起唐山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刘唐保村畜牧养殖示范园区和丰南市珍稀动物养殖园区。到2001年,形成以唐山市现代化农业(畜牧)科技示范园区良种猪场为代表的8大养猪龙头,以王家河养殖园区为代表的奶牛养殖龙头,以兴丰养殖园区为代表的养鸡龙头,以珍稀动物养殖园区为代表的养羊龙头,全市各类型畜牧小区发展到138个,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万户,规模化、专业化畜禽饲养量占全市总量65%。并有正大、希望、民星、兴丰、洪大等五家骨干饲料企业。(www.xing528.com)

③水产业 以黑沿子镇为中心的河蟹种苗孵化基地,有育苗室70余座,育苗水体达到35万立方米。全市河蟹养殖面积一般年景3.3-4万公顷,其他水产品养殖也迅速发展。

④蔬菜业 1994至2002年期间,以日光节能温室为重点,大中小型塑料棚一齐上,粮菜、菜菜套作、轮作齐发展,培育胡萝卜辣椒、西红柿、黄瓜、菠菜土豆等绿色名优品种,在几个不同土质条件的乡镇形成不同品种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蔬菜加工、保鲜等方面涌现出十几家龙头企业。

⑤林果花卉业 2000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79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3.8%。全市个体造林投资300万元,造林333.3公顷,涌现植树2000株以上造林大户30余户。东部果品基地初见雏形,中部花卉生产开始起步。

2.八龙腾飞 1994至2002年,八大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三商食品有限公司,是大新庄镇、唐山幸和食品有限公司、日本三商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外向型企业,产品主要有日式淹渍菜、保鲜菜、速冻菜等十几个品种,全部出口日本。此外,还有河蟹产销集团,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在其幅射下,河蟹养殖发展到柳树瞿阝、黑沿子等8个乡镇,河蟹养殖面积达到6万亩,年产成蟹20万公斤,豆蟹15万公斤,扣蟹15万公斤,成为全市水产养殖最大的龙头企业。燕泉啤酒厂,唐山正大饲料公司与唐山强大饲料公司、外贸第一冷冻加工厂、富田绿色贡米食品、果然集团公司和宝丰酱菜加工厂等企业随着改革大潮迅速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阶段(2002-2011年)

1.政策措施助推产业化 2002至2011年,四项政策措施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向快速发展新阶段。

①政策扶持。自2003年开始,连续九年出台丰南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办法,在设施蔬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林业生产等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逐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畜牧养殖园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规模流转等都相应制定资金奖励政策。2003至2011年期间,全区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资金4.35亿元。

融资助力。区政府适时组织协调成立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惠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9年间为各类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3.6亿元,免税3121万元。仅2010至2011两年间提供贷款担保8085万元,提供农村信用社贷款1.96亿元,受益农业企业496余家,受益农户3606户。

③科技支撑。引导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研发中心,增强其带动辐射作用。蔬菜加工业,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流态化单体冻结工艺和真空预冷技术,研制适合国内销售的小包装腌制风味菜,提高果蔬加工能力和水平,带动蔬菜种植基地1.2万亩,带动农户7600户,年增效益2000万元。种植业实施优种工程,引进“冀丰”“清田3号”“田甜9号”等甜瓜和“伊娜”、抗TV病毒西红柿新品种,保持甜瓜和西红柿主导品牌的优势。

④合作推进。九年间全区建成各类涉农经济组织173个,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102个,带动农户1.8万户。各类合作组织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优化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2.产业经济区域化 2011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额42亿元。初步建成“五带、六龙、七区”农业产业区域。

①五线经济带。建成三条蔬菜经济带和一条海淡水养殖经济带、一条林果花卉经济带,即唐柏路沿线、河涧路沿线、津唐路沿线蔬菜经济带,沿海路沿线(南侧沿线)高效海淡水养殖经济带,环城路、唐乐路沿线林果花卉经济带。

②六条龙型经济。以唐山三商食品有限公司、华成食品有限公司、富利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鼎新蔬菜有限公司及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为龙头,形成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型经济;以唐山三隆乳品厂及各奶站为龙头,形成奶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型经济;以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肉羊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型经济;以唐山鸿星海蜇加工厂和兴海产品加工厂及水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一体化的海淡水养殖龙型经济;以生猪、仔猪运销经纪人队伍及大新庄仔猪交易市场为龙头,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生猪龙型经济;以精深加工企业、销售经纪人队伍为龙头,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肉蛋鸡养殖业龙型经济。

③七片特色经济区。海淡水特色养殖区,以黑沿子镇为重点,辐射柳树瞿阝等镇。通过调整海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工厂化养殖,建成华北地区较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特色种植区,以王兰庄、唐坊、东田庄、南孙庄等乡镇为重点,辐射柳树瞿阝、尖字沽等乡镇。通过引进和推广名优新品种,发展以棉花、辣椒为特色的生产种植和精深加工,建成冀东优质棉花和露地辣椒生产加工基地。特色肉羊养殖区,以稻地镇、黄各庄镇、西葛镇为重点,以珍稀动物养殖园区和杜泊绵羊繁育场为中心。通过发展带动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大户,建成京东肉羊生产基地。特色肉鸡养殖区,以西葛、稻地、小集、黄各庄等镇为主要养殖区域。通过发展大场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养殖,形成京津唐一带肉鸡养殖基地。东部奶牛养殖区,以钱营、大齐等镇为重点,辐射大新庄、爽坨等区域。西部奶牛养殖区,以南孙庄、东田庄乡为重点养殖区域,通过东西部奶牛基地建设,带动全区成为唐山市奶业生产大区。生猪养殖区,以大新庄镇为重点,辐射稻地、小集等镇,通过扩大仔猪生产规模,推广优种生猪品种,建成供应京津唐市场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