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中的鲁桓公七年:国君受轻视

《左传》中的鲁桓公七年:国君受轻视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705年,鲁桓公七年。七年春,伯、邓侯来朝。两位国君不远千里跑到山东都朝见鲁桓公,却被《春秋》直书其名,这是相当的轻视。回顾一下,鲁隐公十一年,周桓王以“苏忿生之田”,也就是温、原、、樊、隰、茅、向、盟、州、陉、、怀十二地交换郑国在王畿内的土地。郑国名义上得到了这批土地,实际上并不能占有。鲁桓公三年,晋哀侯在战争中被曲沃武公杀死。

《左传》中的鲁桓公七年:国君受轻视

公元前705年,鲁桓公七年。

七年春,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

春秋》记载:七年春天,“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国嬴姓,邓国曼姓,都是湖北小国。两位国君不远千里跑到山东都朝见鲁桓公,却被《春秋》直书其名,这是相当的轻视。为什么?

很有可能是因为两国邻近楚国,远离中原,沾染了蛮夷的风俗,而忘记中原的礼仪,所以遭到鲁国人轻视吧。

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

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回顾一下,鲁隐公十一年,周桓王以“苏忿生之田”,也就是温、原、、樊、隰茅、向、盟、州、陉、、怀十二地交换郑国在王畿内的土地。十二地的所有者,也就是苏忿生的后人,也许对这笔交易很不满意。郑国名义上得到了这批土地,实际上并不能占有。葛之战后,王室颜面尽失,十二地之中的盟、向两地主动向郑国靠拢。所谓“求成于郑”,实际上也就是承认郑国对这两地的所有权了。可是不久之后,也许是遭受到了来自王室的压力,又反悔了。(www.xing528.com)

郑庄公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秋天,他便纠集了齐国卫国的军队讨伐盟、向两地。王室不敢干涉,只能将这两个地方的百姓迁到郏地了事。

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插播晋国新闻。

鲁桓公三年,晋哀侯在战争中被曲沃武公杀死。晋国人又立晋哀侯的儿子为君,是为晋小子侯。

晋小子侯当了四年国君。这一年冬天,曲沃武公使用计谋,将小子侯诱杀。

本是同根生,相煎从来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