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读后记:鲁桓公五年陈桓公去世,周桓王政事委任虢公

《左传》读后记:鲁桓公五年陈桓公去世,周桓王政事委任虢公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正月甲戌日、己丑日,陈桓公去世。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又提出将政事委任给虢公。鲁隐公六年,郑庄公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受到“不礼”的待遇。鲁隐公八年,周桓王还是任命虢公忌父当了卿士。以鲁国为例,鲁隐公就没去过,鲁桓公也没去过,天子也不敢有什么意见。祝聃意犹未尽,还想追杀周桓王,被郑庄公制止了。

《左传》读后记:鲁桓公五年陈桓公去世,周桓王政事委任虢公

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正月甲戌日、己丑日,陈桓公去世。这真是咄咄逼人的怪事,一个人竟然死了两次!这是有原因的。陈国当时陷入了内乱,陈文公的儿子,也就是陈桓公的兄弟公子佗,杀死了陈桓公的太子免,自立为君。国人四处逃散,所以发了两次讣告

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夏天,当世两大枭雄——齐僖公和郑庄公联袂访问纪国,朝见纪君。这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纪国人再迟钝,也知道他们没安好心,是打算袭击纪国了。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于葛。命二拒曰:“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这是春秋时期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也是《左传》中非常精彩的一段。

先简要回顾一下郑庄公与王室多年来的龃龉与摩擦。

周平王年间,郑庄公担任王室卿士,天子想将政事委任给虢公,引发郑庄公不满,最后导致“周郑交质”。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又提出将政事委任给虢公。郑国派兵收割王室的禾麦,导致“周郑交恶”。

鲁隐公六年,郑庄公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受到“不礼”的待遇。

鲁隐公八年,周桓王还是任命虢公忌父当了卿士。但是,郑庄公的卿士也没有免掉。后人推测,可能是虢公忌父当了右卿士,郑庄公当了左卿士。

现在,周桓王终于下定决心。所谓“夺郑伯政”,就是免去了郑庄公在王室的所有职务。

郑庄公对此的反应并不激烈,仅仅是“不朝”而已。这是正常的反应,你不给我官做,我干吗还来朝见你?况且,天下诸侯,不朝天子的多了去了。以鲁国为例,鲁隐公就没去过,鲁桓公也没去过,天子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偏偏对郑庄公的“不朝”,周桓王表现得极其愤怒,甚至于要发动诸侯讨伐郑国。

问题是,以王室现有的实力,周桓王有把握打赢一场侵略战争吗?

毫无疑问,他没有把握。

既然没有把握,为什么还要主动出击?答案是:周桓王想赌一把。他要赌的不是战争的胜利,而是赌那个姬寤生究竟敢不敢放手与自己一搏。

他毕竟是天子啊!

当然,周桓王之所以悍然动武,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周桓王本人其实也略通军事(这一点很快可以得到证明),但是长期以来,他都没有机会一显身手,因此从内心深处,他很愿意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讨伐郑国的部队匆匆组成。周桓王亲自率领中军,也就是王室自己的军队;虢公林父率领右军,主力是蔡国和卫国的军队;周公黑肩率领左军,主力是陈国军队。

郑庄公起兵抵抗。两军在葛发生战斗,因此这一战又被称为葛之战。

王军摆出的是传统的左中右阵型,以中军为主力,左右两翼为掩护,四平八稳,整齐有序。这也是中原各国当时普遍采用的阵型,比较适合以车战为主的战争环境。一般来说,战斗打响之后,双方的主力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敌阵,利用战车的冲击力撕破敌人的防御,击垮敌人的斗志,而两翼的掩护部队进行左右包抄,乘虚而入,扩大战果,最终合力将敌人击溃。

郑国军中有一位战争天才,那就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他反对用传统的阵势迎击王军:“从王军的阵型分析,其弱点是左翼的陈军,因为陈国刚刚发生内乱,民心涣散,军心自然不稳。我们如果先打击陈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击溃。陈军崩溃后,天子的中军受到影响,必然慌乱,而且波及右翼的蔡军和卫军。蔡、卫两军屡次败于我军,斗志不强,见势不妙,也会跟着陈军逃跑。这样的话,我军就可以集中力量进攻天子的中军,三面夹击,一举击破。”(www.xing528.com)

公子突的建议,实质上是加强郑军左右两翼的力量,特别是加强左翼的力量,率先击破王军右翼,然后击破王军左翼,最后才围攻王军的中军。

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建议,派世子忽为右翼,祭足为左翼,自己则在原繁、高渠弥的护卫之下,率领相对薄弱的中军,摆出了所谓的“鱼丽之阵”。

关于鱼丽之阵是个什么阵,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鱼丽就是鱼鳞,战车和步卒层层相附,互补缝隙。有的说鱼丽就是渔网,鱼丽之阵的确切形态,是左右两翼向前张开,处于进攻态势;而中央部队相对靠后,处于防守态势。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后一解释似乎更为准确。战斗一开始,郑国的左右两翼就率先发动进攻,中军则坚守阵地,以待时机。

果如公子突所料,陈、蔡、卫三国军队一触即溃,周桓王的中军也随之混乱。乱军之中,郑将祝聃张弓搭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周桓王以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为这次失败的讨伐挽回了一点面子。虽然左右两翼都已经溃逃,本人又身受重伤,但他仍然咬紧牙关伫立在战车上,指挥部队徐徐撤退。

祝聃意犹未尽,还想追杀周桓王,被郑庄公制止了。

当天夜里,郑庄公派祭足代表他到天子的军营中慰问天子和诸位王室大臣。

再多说几句,葛之战是春秋时期由王室主导的唯一一次军事行动。自此之后,王室偃旗息鼓,断绝了征伐的念头。即使是到了齐桓公晋文公的年代,那些新兴的霸主主动前来讨好王室,抬高王室的地位,请天子出面领导他们讨伐征战,王室也仅仅是象征性地派出小股部队,不再掺和诸侯们的战争游戏。

郑庄公成为这次战争的绝对赢家,不只是战场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和外交上的胜利。毛泽东曾经说过,郑庄公这个人很厉害,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毛泽东本人在国际斗争中的策略,用六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有理、有利、有节”。而郑庄公在葛之战中的表现,正是“有理、有利、有节”的典范。

首先,葛之战不是他主动挑起的。虽然天子免去了他的官职,他仅仅是以“不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是有理。

其次,他采用公子突的战术,大胆创新,推出鱼丽之阵,将王军打得大败而归,这是有利。

再次,他没有乘胜追击王军,而是网开一面,放天子一马;又在战后派祭足前去安抚天子那颗受伤的心,进退有度,这是有节。

仍叔之子来聘,弱也。

仍叔是王室的大夫。《春秋》记载:“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仍叔之子以王室使者的身份出访鲁国,为什么不记录他的名字呢?

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啊!

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

雩是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谓风乎舞雩,就是跑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孔子以为,这是相当惬意的一件事。有人将这四个字翻译为“到舞雩台上参加载歌载舞的求雨祭祀活动”,其实是不对的。为什么?《左传》的这段文字可以解释。

春天惊蛰的时候举行郊祭,夏天龙现(苍龙之角、亢二宿于黄昏出现在东方)的时候举行雩祭,秋天寒至的时候举行尝祭,冬天昆虫蛰伏的时候举行烝祭。这都是正常的祭祀,不用记载。但是,如果超过时节而举行祭祀,则必须记载。这一年秋天,应该是久旱不雨,举行了大规模的雩祭,所以要记录在案。

龙现的季节,当在农历四月。正常的雩祭应该在这个时候举行,而不是暮春三月。

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州国姜姓,是山东小国。

淳于是州国的都城,淳于公即州公。

曹国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叔振铎。

州公来到曹国,因为国内发生动乱,所以也就没回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