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成豫让心愿晋祠的故事

完成豫让心愿晋祠的故事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襄子被豫让感动,满足了他的要求。心愿达成后,豫让拔剑自刎。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最早是为祭奉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造的祠堂。◆ 豫让桥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豫让桥也就成为邢台的名胜而闻名四方。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被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完成豫让心愿晋祠的故事

于是,豫让干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他全面改造了自己的外形:用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不像样子,剃光了胡须和眉毛,将自己彻底毁容,甚至为了改变声音,吞下熊熊燃烧的火炭,然后假扮乞丐在街边乞讨。

豫让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豫让说:“凭你的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他必然重视你、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复仇的机会不就多了。”豫让听了这话后,却不以为然地笑了,他认为这很不道德,豫让不干没有道德的事情。

这次,豫让提前摸清了赵襄子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必经之路上的一座桥下埋伏(这座桥如今已成为名胜古迹,名曰“豫让桥”)。这天,赵襄子的人马来到这座桥,没想到还没到桥上,马儿突然受惊。赵襄子立即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遂派手下去打探,果然是豫让。豫让再次被捉了起来。

赵襄子万分气恼:“你曾经不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你为何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而智伯死了,你却对我非杀不可?”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而智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听了还是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放走豫让,正在犹豫怎么处置他时,豫让提了一个荒唐的请求。他请赵襄子脱下一件衣服,让他象征性地刺杀一下,以完成他最初的誓言。赵襄子被豫让感动,满足了他的要求。心愿达成后,豫让拔剑自刎。

读史有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那便是刺客的涌现。这些人有自己的正义感,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底线,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武艺,常常是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赴汤蹈火。除了豫让之外,战国时期其他著名刺客还有荆轲聂政等。豫让并不擅长行刺,但他被后世奉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对自己誓言的坚守。

历史寻踪

晋祠(www.xing528.com)

如果你去山西旅行,晋祠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最早是为祭奉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造的祠堂。“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记载了周成王如何把唐叔虞封到唐国做诸侯。叔虞到了唐国,兴修水利,励精图治,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出现了一派盛世局面。叔虞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建造祠堂用来祭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其子即位后,因境内有晋水,于是,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也由此改名为“晋祠”。大诗人李白就作诗吟诵晋祠景色:“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 豫让桥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邢台县志》详细记载了豫让的事迹。豫让桥也就成为邢台的名胜而闻名四方。万历十八年(1590年),邢台县知事朱诰修建了豫让祠,把豫让作为乡贤,四时祭祀,文人墨客经常吟诵豫让的故事。可惜,“豫让桥”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桥边记载豫让事迹的石碑,也在重修公路时做了桥洞基石。

【注释】

[1]三家分晋: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被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