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绘制墙身定位轴线及柱网。
②绘制墙体、柱子、门窗洞口等各种建筑构配件。
③绘制楼梯、台阶、散水等细部。
④整理平面图。
⑤尺寸标注。一般应标注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为细部尺寸,第二道为轴线尺寸,第三道为总尺寸。
⑥添加图框与标题栏。
⑦图形存档或打印输出。
1)绘制轴网
轴线是建筑物承重构件的定位中心线。建筑物一般是框架结构,所以定位轴线是承重柱子的中心线,而墙体只起围护和分割的作用,一般将外墙边与柱子边取齐,而内墙大多是轴线居中。
启动TArch6.5后,在TArch屏幕菜单中单击主菜单“TArch6.5”下的二级菜单“轴网柱子”按钮,则此按钮左侧的黑三角箭头指向下方。TArch6.5有关绘制轴网和柱子的菜单选项,如图3.1.2所示。
图3.1.2 “轴网柱子”菜单选项
图3.1.3 “绘制轴网”对话框
单击“直线轴网”图标按钮,或者在命令行输入“ZXZW”后回车,出现“绘制轴网”对话框,其中“下开”前面已有黑圆点,说明默认选项选中了输入下开间轴线尺寸。在下开间中从左到右的轴线尺寸依次为2000、6000、8000……同时在左侧的预览区出现了横向的轴线,如图3.1.3所示。
用同样的办法添加下开间的其余轴线尺寸,则下开间轴线尺寸输入完毕。
然后选中“左进”或“右进”都可以,依次添加进深尺寸。
如果在添加后发现轴线尺寸有错误,可以选中该错误尺寸,单击“删除”或“替换”按钮改正错误。
通过以上三步操作,本图的所有轴网尺寸数据输入完毕,左侧的预览区也显示出轴网的布局,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对话框消失,在绘图窗口出现一个红色的轴网并随光标移动。同时命令行提示为:
点取位置或
{转90度[A]/左右翻[S]/上下翻[D]/对齐[F]/改转角[R]/改基点[T]}<退出>:
这时只要在绘图区合适的位置点取一下,就在绘图区绘制好了本例所需的轴网,如图3.1.4所示。
图3.1.4 绘制好的直线轴网
绘制好的轴网在默认状态下画的是细实线,不是点画线,如果要设置点画线,可单击“轴改线型”按钮,则轴线由细实线变为点画线。
2)标注轴线编号和轴网尺寸
用TArch6.5的相关命令对绘制好的轴网可以直接标注轴号和尺寸。
单击“轴网柱子”菜单下的“两点轴标”按钮,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起始轴线<退出>:将光标移到最左轴线附近,直到出现“最近点”捕捉后单击
请选择终止轴线<退出>:将光标移到最右轴线附近,直到出现“最近点”捕捉后单击则弹出“轴网标注”对话框,如图3.1.5所示。
图3.1.5 “轴网标注”对话框
选中“标注双侧轴号”和“标注双侧尺寸”,起始轴号为“1”,单击“确定”按钮,则退出对话框,绘图区出现已标注好尺寸的轴线编号。可以看出,其上下开间的轴号已经按照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顺序编好,各轴线之间的尺寸数值也按照前面输入的数据自动标注。
再单击“两点轴标”按钮,分别选取最下一根轴线和最上一根轴线作为起始轴线和终止轴线,标注进深方向的轴号和轴线尺寸。
标注好轴号和轴线尺寸的轴网如图3.1.6所示。
图3.1.6 轴网标注
读者可以看出,绘制的轴网和标注的轴号与尺寸在TArch中已自动建立了相应的图层,这是TArch与AutoCAD最大的区别。用AutoCAD绘图需要先建立图层,而用TArch绘图,TArch可以根据所绘制的对象自动建立相应的图层,不需要用户再一一建立,一般只要使用默认的图层即可。打开“图层”的下拉列表框,可以查看TArch6.5建立的图层,随着绘图内容的增多,图层也会随之增加。
3)绘制墙体
单击“TArch6.5”,返回天正屏幕菜单。
单击主菜单“TArch6.5”下的“墙体”二级菜单,下方出现绘制和编辑墙体的各种工具按钮,如图3.1.7所示。
图3.1.7 “墙体”工具菜单
图3.1.8 “墙体”对话框
单击其中的“绘制墙体”按钮,弹出“墙体”对话框,单击对话框的任意位置激活该对话框,使最上面一行标题栏由灰色变为蓝色,如图3.1.8所示。
在此对话框中,首先要求选择画墙方式。在对话框下方有3种绘制墙体方式和一种捕捉方式按钮,分别是:
“绘制直墙”,类似于AutoCAD中的LINE命令,当绘制墙体端点与已绘制的其他墙端相遇时,自动结束绘制,并开始下一连续绘制过程。
“绘制弧墙”,用三点和两点加半径方式画弧墙。
“矩形绘墙”,通过指定房间对角点,生成四段墙体围成的矩形房间。当组成房间的墙体与其他墙体相交时自动进行交点处理。
“自动捕捉”,绘制墙体时提供自动捕捉方式,并按照墙基线端点、轴线交点、墙垂足、轴线垂足、墙基线最近点、轴线最近点的优先顺序进行。自动捕捉生效时,自动关闭AutoCAD的对象捕捉,如果用户要利用AutoCAD的对象捕捉,则要把自动捕捉关闭。
本例的墙体绘制应选择“绘制直墙”,单击使其按钮凹下,然后选择墙体的左、右宽度,即沿墙体定位点顺序选择基线左侧和右侧的宽度。如果按顺时针顺序画墙线,左宽在外侧。
本例中的外墙和C轴线墙宽度为200 mm,沿顺时针方向看,定位轴线的左侧墙宽100 mm,右侧墙宽100 mm。因此在对话框的“左宽”文本框中输入“100”,在“右宽”文本框中输入“100”。
如果在对话框中部预先给定的墙宽数值列表中有需要的数据,则可以通过列表下方的“左”“中”“右”“交换”四个按钮来选择墙体的左宽和右宽。
在“高度”对话框中取墙体高度3 400 mm,“材料”选填充墙。
选择好对话框中的设计参数后,在绘图区单击,使对话框处于非激活状态,这时命令行提示:
起点或{参考点[R]}<退出>:捕捉到外墙轴线交点
直墙下一点或{弧墙[A]/矩形画墙[R]/闭合[C]/回退[U]}<另一段>:沿顺时针方向捕捉轴线下一个交点
依次绘制出外墙墙线和C轴线的墙线。
“绘制墙体”启动的是一个非模式对话框,设定墙体参数后,不必关闭对话框,只要在绘图区单击,使该对话框处于非激活状态(标题栏变为灰色),就可以在绘图区绘制墙线;单击该对话框的任意部位则可以激活该对话框(标题栏变为蓝色),可以随时改变参数,切换画墙方式。
单击“绘制墙体”对话框的任意位置,激活该对话框,将“左宽”和“右宽”都改为“100”,然后在绘图区单击,在命令行提示下进行如下操作:
起点或{参考点[R]}<退出>:捕捉内墙的轴线交点
直墙下一点或{弧墙[A]/矩形画墙[R]/闭合[C]/回退[U]}<另一段>:捕捉轴线的另一个交点
依次画出内墙各段墙线。
如果在绘制的过程中发现有多余的墙线,可以用AutoCAD的“删除”命令去掉多余墙线。
此时,当绘制的墙体端点与已绘制好的其他墙线相遇时,会自动结束连续绘制,并开始下一个连续绘制,而且在删除一段墙线后,系统会自动处理墙体的交线处。
绘制好的墙体如图3.1.9所示。
图3.1.9 墙体的绘制
绘制好的墙线显示为细实线,如果想显示为粗实线,可以在绘图区下方的状态栏中单击“加粗”按钮,使其凹下,则在图中就可以看到加粗的墙线。由于墙线加粗后会影响图形的显示速度,所以在绘图时不打开加粗功能,可在最后打印出图时再进行加粗处理。
“加粗”按钮是一个开/关按钮,凹下可以打开墙柱加粗功能,浮起则关闭加粗功能。
4)绘制柱子
本例的办公楼由于是框架结构,所以柱子中心点都在各定位轴线的交点处。单击“TArch6.5”,返回天正屏幕菜单。
图3.1.10 “标准柱”对话框
单击“轴网柱子”菜单下的“标准柱”命令按钮,弹出“标准柱”对话框,此对话框也是一个非模式对话框。单击该对话框的任意位置,激活该对话框,使其最上一行标题栏变为蓝色,如图3.1.10所示。
该对话框中有“材料”“形状”“预览”“柱子尺寸”和“偏心转角”5个分区。
打开“材料”下拉列表,标准柱的材料可以在砖、石材、钢筋混凝土和金属4种材料中选择。
打开“形状”下拉列表,可以选择的柱子形状有矩形、圆形、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二边形。用户点取的形状会即时在预览区得到反映。
在“柱子尺寸”分区中,可选择柱子的“横向”“纵向”和“柱高”尺寸。
在“偏心转角”分区,“转角”文本框中的角度值是指柱子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本例设置为0。柱子的默认插入位置是将柱子的中心点与轴线的交点重合,因此本例的“横轴”和“纵轴”都设置为0。
在对话框的下方有3种柱子插入方法和1种柱子替换方法:
“交点插柱”,捕捉轴线交点插入柱子,如未捕捉到轴线交点,则在点取位置插柱。“轴线插柱”,指定一根轴线,在选定的轴线与其他轴线的交点处插入柱子。
“区域插柱”,在指定的矩形区域内,在所有的轴线交点处插入柱子。
“柱子替换”,以当前参数的柱子替换图上已有的柱子,可以单个替换或者以窗选成批替换。
本例中的柱子用“轴线插柱”比较方便。
单击“轴线插柱”按钮,使其凹下,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一轴线<退出>:在绘图区单击,使鼠标箭头变为小方框拾取点,用方框框住A轴线处单击,则在A轴线与其他轴线的焦点处插入了所选柱子。
根据命令行的提示继续插入C轴线和E轴线的柱子。
用AutoCAD的“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的几个柱子。绘制好的柱子如图3.1.11所示。
图3.1.11 绘制好的柱子
读者可以看出,当前插入的柱子为空心矩形柱,如果要显示为实心柱子,可以单击绘图区下方的“填充”按钮来选择是否填充。
由于柱心填充后会影响图形的显示速度,所以在绘图过程中先不填充柱子,在出图时再进行填充处理。
5)插入门窗
(1)插入门、窗
天正命令:“门窗”/“门窗”(别名MC)。
执行命令后,系统会弹出如图3.1.12所示的门参数对话框。该对话框由门窗类型、插入方式、门窗参数、平面图块、立面图块5部分组成。
图3.1.12 绘制好的柱子
门窗类型区有7个选项,从左到右分别是插门、插窗、插门联窗、插子母门、插弧窗、插凸窗、插矩形洞。
插入方式区有10个选项,从左到右分别是自由插入、顺序插入、轴线等分插入、墙段等分插入、垛宽定距插入、轴线定距插入、按角度定位插入、满墙插入、插入上层门窗、替换插入。
(2)插入门
①插入类型。单击“插门”按钮,切换至插门状态。
②门参数设置。单击对话框左右的“平面图块”和“立面图块”图形按钮,可在弹出“天正图库管理系统”对话框中选择门的平面和立面图块样式。
③定距插入。插入方式选择“垛宽定距插入”,完成门M1024的插入,如图3.1.13所示。
图3.1.13 绘制好的柱子
按照上述步骤,根据实际门的尺寸,读者自行完成剩余门的插入。
(3)插入窗
①插入类型。单击“插窗”按钮,切换至插窗状态。
②窗参数设置。单击对话框左右的“平面图块”和“立面图块”图形按钮,可在弹出“天正图库管理系统”对话框中选择窗的平面和立面图块样式。
③定距插入。插入方式选择“垛宽定距插入”,完成窗C1523的插入,如图3.1.14所示。
按照上述步骤,根据实际窗的尺寸,读者自行完成剩余窗的插入。
6)绘制平面图中的室内外设施
前面介绍了绘制建筑平面图中的轴线、墙体、柱子、门窗等主要框架,建筑平面图还包括很多室内外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阳台、坡道、散水、卫生洁具等,使用TArch的相关命令可以很方便地插入这些设施。
TArch还提供了在平面图的基础上生成屋顶和老虎窗的命令,下面介绍这些命令的使用方法。
图3.1.14 绘制好的柱子
(1)绘制楼梯和电梯
绘制楼梯的命令在“TArch6.5”主菜单下的“楼梯其他”二级菜单中。
单击“楼梯其他”按钮,系统弹出“楼梯其他”二级菜单,如图3.1.15所示。
(2)绘制双跑楼梯
双跑楼梯是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楼梯形式,TArch6.5可以绘制由两个矩形直线梯段、一个休息平台和一个扶手组成的双跑楼梯。
【例】 绘制一个双跑楼梯的中间层,楼梯间净开间3 000 mm,梯井宽100 mm,休息平台宽1 650 mm,楼梯高4 000 mm,踏步高153.9 mm,踏步宽280 mm。
操作步骤为:
①单击“双跑楼梯”按钮,弹出“双跑梯段”对话框,设置中间层的各项参数,如图3.1.16所示。
②单击“确定”后,对话框消失,绘图区出现一个跟随光标移动的楼梯,同时命令行提示为:
点取位置或{转90度[A]/左右翻[S]/上下翻[D]/对齐[F]/改转角[R]/改基点[T]}<退出>:输入D将休息平台翻到下方
点取位置或{转90度[A]/左右翻[S]/上下翻[D]/对齐[F]/改转角[R]/改基点[T]}<退出>:用光标捕捉楼梯间的左下方角点
则图中插入了一个按照上述参数设定的中间层楼梯。
③单击菜单下方的“箭头引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www.xing528.com)
图3.1.15 “楼梯其他”二级菜单
图3.1.16 “矩形双跑梯段”对话框
箭头起点或{点取图中曲线[P]/点取参考点[R]}<退出>:点取一点作为箭头起点
直段下一点{弧段[A]/回退[U]}<结束>:打开正交开关点取下一点
直段下一点{弧段[A]/回退[U]}<结束>:回车结束后弹出“输入箭头文字”对话框。
“箭头引注”对话框如图3.1.17所示。
图3.1.17 “箭头引注”对话框
④在对话框的文本框中输入“上”字,单击“确定”后,则楼梯中绘出了一个楼梯箭头并标注了“上”字。
⑤用同样的方法再绘制一个标注“下”字的箭头,绘制好的中间层楼梯如图3.1.18所示。
(3)绘制电梯
此命令用于在电梯间井道内插入电梯门,并绘制电梯简图。
插入电梯前需要先画出封闭的电梯间。电梯间一般为矩形,但在弧形和圆形建筑中,电梯间可能为扇形。电梯间绘制内容包括轿厢、平衡块和门。
单击“电梯”按钮,弹出“电梯参数”对话框,如图3.1.19所示。
图3.1.18 中间层楼梯
图3.1.19 “电梯参数”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打开“电梯类别”的下拉列表,可以看到天正提供的电梯类型有客梯、住宅梯、医梯、货梯4种,选中一种电梯形式,然后设置电梯的其他设计参数,然后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使对话框处于非激活状态,这时命令行提示为:
请给出电梯间的一个角点或{参考点[R]}<退出>:捕捉电梯间的一个角点
再给出上一角点的对角点:再捕捉其对角点
请点取开电梯门的墙线<退出>:点取一墙线
请点取平衡块所在的一侧<退出>:点取一侧
回车结束后,即在指定位置绘制好电梯。
7)布置洁具
卫生洁具可以直接用天正图库自动绘制生成。
执行天正“房间屋顶”/“布置洁具”命令,弹出如图3.1.20所示的“天正洁具”对话框。
双击所选择的洁具,弹出“布置洁具”对话框,如图3.1.21所示。
根据命令行提示“请选择沿墙边线<退出>:选择卫生间相应的墙线”,形成如图3.1.22所示的效果。
8)TArch的尺寸、符号、文字和表格
与AutoCAD的尺寸标注命令相比,TArch的尺寸标注命令是针对建筑图而设置的,对已预先设置好的建筑尺寸样式,可以一次标注一组尺寸,自动化程度较高。
另外,TArch还设置了建筑图中的常用符号,可以很方便地插入图形中。本节还介绍TArch便捷的文字与表格功能。
图3.1.20 确定坐便器的数据
图3.1.21 “布置洁具”对话框
图3.1.22 布置洁具
(1)标注尺寸
TArch6.5的大多数尺寸标注命令在“TArch6.5”主菜单下的“尺寸标注”二级菜单中,单击“TArch6.5”一级菜单下的“尺寸标注”按钮,系统弹出“尺寸标注”二级菜单,如图3.1.23所示。
由于TArch绘制建筑平面图的功能最全面,而且平面图中的尺寸标注最多,所以“尺寸标注”命令也大多用于平面图的标注。对于轴网和立面标高,TArch另外提供了相应的命令,我们在前面章节已介绍过。
①门窗标注。此命令用来在平面图中标注门窗的宽度和门窗到定位轴线的距离。
【例】 标注图3.1.24中的门窗尺寸。
图3.1.23 “尺寸标注”二级菜单
单击“门窗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请用线(点取两点)选一二道尺寸线及墙体:
起点:在卫生间房间内单击
终点:鼠标垂直向上在总尺寸之外单击(使点取的起点和终点连线穿过一段横墙和第一、二道尺寸线)
图3.1.24 标注门窗尺寸
则在卫生间墙外标注了门窗的宽度尺寸以及到两端轴线的定位尺寸。系统自动定位了第三道尺寸线的位置。命令行继续提示:
请选择其他墙体:
这时还可以选取与所选取的墙体平行的其他相邻墙体,命令即可以沿同一条尺寸线继续对所选择的墙体进行标注。
标注好的门窗尺寸如图3.1.25所示。
图3.1.25 完成门窗标注
如果点取的起点和终点的连线没有穿过第一、二道尺寸线,则系统要求指定尺寸线的位置。
②墙厚标注。此命令用来在平面图中标注一组墙厚尺寸。
【例】 标注图3.1.26中的墙厚尺寸。
单击“墙厚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直线第一点<退出>:在1轴线墙体的左侧单击
直线第二点<退出>:鼠标向右,穿过2、3、4轴线墙体,在楼梯间内单击
则系统标注了这两点连线穿过的所有墙体的厚度尺寸,如图3.1.26所示。
图3.1.26 标注墙厚
③墙中标注。此命令可以对平面图中双线墙的中线进行尺寸标注,常用于公共卫生间的隔断标注。
本命令适用于标注隔墙的定位关系,而不关注其厚度的情况,不对墙厚进行标注。
【例】 标注图3.1.27所示卫生间的隔断间距。
图3.1.27 标注隔断间距
单击“墙中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起点<退出>:在隔板的下方一侧单击
终点<退出>:穿过所有隔板和墙体在另一侧单击
请选择不要标注的轴线和墙体:回车或选择不要标注的轴线
选择其他要标注的门窗和柱子:回车
则图中标注了隔板的墙中距离。
④内门标注。此命令用于标注平面图中内墙的门窗尺寸,以及门窗与最近的定位轴线或者墙边的关系。
图3.1.28 标注房间内门
【例】 标注图3.1.28所示的房间内门尺寸。
单击“内门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标注方式:轴线定位.请用线选门窗,并且将第二点作为尺寸线位置!
起点或{垛宽定位[A]}<退出>:在门的下方偏向右侧轴线处单击
终点<退出>:鼠标向上穿过内门在门上方单击一点,此点作为尺寸线的位置
则图中标注内门宽度以及内门与右侧轴线的定位尺寸。
起点位于门窗的哪一侧,就在门窗的那一侧标注定位尺寸。上例中如果起点在门下方偏左一些,就会以房间左侧轴线作为定位基准线标注定位尺寸。
如果在命令行的提示下选择“垛宽定位”,则定位尺寸的基准线改为与门相邻的墙线。
⑤两点标注。此命令通过指定两点标注被两点连线穿过的轴线、墙线、门窗、柱子等构件的尺寸。尺寸线与这两点的连线平行。
【例】 标注图3.1.29所示的房间内墙体、柱子和内门的尺寸与定位。
图3.1.29 标注内部各构件尺寸与定位
命令交互方式与“墙中标注”命令相似,单击“两点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起点<退出>:在左侧房间的外面单击
终点<退出>:在右面房间内单击
请选择不要标注的轴线和墙体:点取中间变虚的墙体线
选择其他要标注的门窗和柱子:点取左上方的柱子和内门M4
图中随即标注了柱子和门的宽度尺寸以及与轴线的定位距离。同时命令行继续提示为:
请输入其他标注点或{参考点[R]}<退出>:点取另一个内门M3
请输入其他标注点{参考点[R]/撤销上一标注点[U]}<退出>:点取右上方的柱子
请输入其他标注点{参考点[R]/撤销上一标注点[U]}<退出>:回车退出
图中的尺寸标注继续进行,而且TArch将前后多次选定的对象与标注点在同一条尺寸线上一起完成标注。
⑥逐点标注。此命令可以逐个点取标注点,沿给定的一个直线方向标注连续尺寸。
“逐点标注”命令与AutoCAD“连续标注”命令的使用方法相同,也可以标注用AutoCAD命令绘制的图形。
单击“逐点标注”按钮,命令行提示为:
起点或{参考点[R]}<退出>:捕捉标注的第一点
第二点<退出>:捕捉第二点
请点取尺寸线位置或{更正尺寸线方向[D]}<退出>:点取一点作为尺寸线的位置
请输入其他标注点或{撤销上一标注点[U]}<结束>:继续捕捉其他点
请输入其他标注点或{撤销上一标注点[U]}<结束>:回车结束
此命令用于在图中标注弧线或圆弧墙的直径。
命令调用方法同“半径标注”。
(2)平面符号标注
①标高标注。
单击“TArch6.5”一级菜单下的“符号标注”按钮,系统弹出“符号标注”二级菜单,如图3.1.30所示。
图3.1.30 “符号标注”二级菜单
图3.1.31 “插入图框”对话框
标高标注在建筑方案或施工图中应用比较频繁,主要用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甚至详图的标注。按照规范规定,总平面图使用实心三角形标注,单体建筑使用空心三角形标注。
执行命令后显示“编辑标高”对话框,单击“带基线”按钮,勾选“手工输入”复选框,输入4.0,8.0,12.0。
②文字及图名标注。
a.单行文字。执行天正“文字表格”/“单行文字”命令,弹出“单行文字”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有常用特殊符号,用户根据需要使用,这里不再赘述。
对话框中的“字高”项为“3.5”,插入图形中的字体的高度为该值(3.5)乘以当前比例(如100),得出字体实际高度为350。
在文本框区域内输入“楼梯”,设定完成后,移动鼠标到绘图区指定插入文字的位置。在“连续标注”复选框勾选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写出多个单行文字。如果要对已写出的文字进行修改,用左键双击写出的文字进行修改即可。
b.图名标注。执行天正菜单栏的“符号标注”/“图名标注”命令,弹出“图名标注”对话框。左侧的“文字样式”和“字高”控制图名文字;右侧的“文字样式”和“字高”控制比例值。一般情况下,比例值稍小于图名文字。勾选“不显示”复选框,则标出的图名不显示比例。
到此完成了“办公楼一层平面图”的绘制,下面再按步骤完成剩余平面图的绘制。
9)插入图框
执行天正“文件布图”/“插入图框”命令,弹出如图3.1.31所示的“图框选择”对话框,设置参数。根据命令行提示“请单击插入位置<返回>:完成插入图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