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3)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5)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1.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的规划,通过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要求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形成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管理,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信息化保障。

具体建设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2)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3)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市(地)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的网上办理。

4)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5)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

6)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安全监管监察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7)建成覆盖国家、省(区、市)、市(地)、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明显加强。

2.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为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快速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

(1)网络基础建设

构建覆盖省、市、县的专网网络系统,建设与应用相配套的机房、网络管理、数据处理、系统存储和备份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完善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重点加强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满足安全监管执法、调度统计等业务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以无线网络、3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补充,实现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联接。

(2)卫星通信建设

为满足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要求,需要建设各种安全生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卫星通信平台,满足安全生产网络设备和线路的需要。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1)信息资源规划:根据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职能,梳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全面规划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存储力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2)数据库系统建设:扩充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数据库,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与执法、安全生产应急三大类数据库,为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建设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业务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建设安全生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如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数据库、危险化学品监管数据库、重点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预案数据库等。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分析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等业务流程,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广域网内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4)安全生产政务及办公系统建设

加强应用系统信息化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建设综合办公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www.xing528.com)

1)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政务办公、政府信息公开、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系统,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查询、安全生产舆情分析等系统,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公开以及媒体和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2)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关于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拓展和完善内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公文智能收发系统和基于GIS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加强涉密信息安全管理。

3)政府网站群建设:继续完善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为主站,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业务司局、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公共信息服务、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互动等系统建设。

(5)安全生产监管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系统”“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系统”和“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三大应用系统,共计13个子系统。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系统包括以下6个子系统:

①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系统: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业务系统;煤矿安全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煤矿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对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巡查;建立覆盖煤矿职业卫生申报、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

②非煤矿山监管系统: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发放;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管理。

③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完善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利用移动网络和3S等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掌握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扩充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的网上申报和审批、执法检查信息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实现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数据交换。

④烟花爆竹监管系统:完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花爆竹流向网上查询、跟踪、管理等全过程监管功能以及生产经营重点场所(部位)视频监控与报警功能,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⑤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⑥职业健康监管系统:建立并完善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中介机构管理、专家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职业危害场所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动态监管。

2)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系统,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扩充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统计功能,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及形势预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具体包括事故调度快报、事故统计、行政执法统计、职业危害统计、煤炭经济运行统计、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支持6个子系统。

3)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拟于今后扩展为国家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6)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级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生产作业环境的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作业环境实现超前感知,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推进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非煤矿山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区的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等系统建设。积极、稳妥地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

(7)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指导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进行接口建设和信息共享交换。具体有: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信息接入规范、安全生产资源目录规范、管理生产管理业务功能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标准使用指南等。

(8)GIS地理信息技术与门户系统建设

GIS地理信息技术是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应用的底层技术支撑,它向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供集成的地理数据与集成的业务技术,统一管理安全生产地理数据库的数据和信息,为各种信息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9)系统支撑平台及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安全保障系统分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层次,实现信息的保护、检测、响应、恢复和改善。通过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不受破坏,保障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