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理论及安全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安全生产领域逐步应用计算机作为安全生产辅助管理和事故信息处理的手段。
经过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安全生产信息化已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逐步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信息化基础性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基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一批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及其数据库(简称“三网”),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保障。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应急避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一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不同程度地提升了企业防范事故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主要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了“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了支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的资源专网及其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多种网络资源建成了覆盖全国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和全部省级安全监管机构和大部分市(地)、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互联互通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间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初步建成了面向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调度与统计和矿山应急救援等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事故和执法统计等基础业务数据库,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非涉密业务办公、网络舆情分析和电子公文传输等系统,为日常行政办公、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应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息化对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保障能力。
2)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截至“十一五”末,全国省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80%的市(地)级和50%的县级机构建成了基于互联网络的政府网站门户系统,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政务、政策法规、事故调查处理、为民服务等信息,开展了安全生产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安全生产建言献策等公共服务。(www.xing528.com)
3)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得到立项并实施,各地区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有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市(地)及部分县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不少城市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充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4)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设的系统有:国有重点煤矿全部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应急避险系统正在全面建设;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等;化工园区建设了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非煤矿山企业建设了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
5)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了运行维护保障制度,通过“金安”工程一期项目的实施,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以及供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使用的综合运行维护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维护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