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信息化过程的历史回顾
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计算机工业开始了从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并以此带动了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信息技术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1993—1997年的启动阶段。以“金卡”“金桥”“金关”和“金税”等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启动为标志,正式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确立了“推动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形成了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浪潮。
第三阶段:1997—2000年的展开阶段。这一时期,国务院组建了信息产业部,研究、制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协助业主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组织、协调和推进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有关信息资源的发展政策与措施,指导、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推动信息化普及教育等。全国的信息化工作步入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正常轨道。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我国信息化现状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基础工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制定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和法规。2005年正式发布了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填补了我国交易立法方面的空白,随后,《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发布为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基础框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先后发布的了《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划》和《通信产业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
2)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率和家庭彩电拥有量,均急剧上升;电话用户、网络规模、“网民”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随着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的深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不断缩小。
3)安全保障。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为我国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试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等法规、文件陆续发布,风险评估的试点工作逐步展开。
4)资源开发。随着各类重大应用系统的逐步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全面推进了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得到了高度重视;重点基础信息库建设在稳步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库、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等国家级数据库的建设顺利;部分省市已经编制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另外,为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组织制定了《政务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系列标准。
5)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社会领域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教育领域,1994年启动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工程,建立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设施,使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了普遍开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得以建立。目前,日常管理类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辅助决策管理类高端系统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步深入。(www.xing528.com)
6)电子政务建设。随着“金税”“金审”“金盾”“金水”“金安”等“金”字工程的建设,电子政务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部分地方、部门政府信息化成效显著,《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的发布,政府信息公开走上立法轨道,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跨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应用取得进展。
3.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将产生更为深刻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
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均衡发展”的方式展开,信息化意义将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体制将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对将更加丰富。在稳步推进各类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将突出以下7个重点方面:
1)数字鸿沟将逐步缩小。尽管目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重,但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西部、农村、内地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将逐步缩小,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走上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道路。
2)“两化融合”更加深入。“两化融合”即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重点无疑在制造业,制造业的重点在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装备改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并跨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行列。“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能力,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得到充分落实。
3)电子政务需要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并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而健康、有序地推进,这体现在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例如,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将不断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措施、人才队伍将不断加强和提升;信息系统将不断融合;大型数据库将日益完善;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政府服务意识将继续提升;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
但在电子政务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重大的政府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以百计,电子政务建设远未完成;如何将已建与待建系统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治国理政的框架体系。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将日益重要和突出。一方面,要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减少老百姓和企业的“信息纳税”负担,提高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如何建立一种共享的机制,妥善地照顾各个利益攸关方,充分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也很重要。
4)农村信息化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各种数据均表明,未来10~20年,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空间在农村。这既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5)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在继续坚持信息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应将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药品食品是建设和谐社会急需的四大系统,仍然值得关注。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提供的各种手段,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不同角度,协助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在这些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十分重要。
6)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产业将进一步发展。目前,微电子技术和纳米电子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能力继续以指数曲线增长,以多核处理和超级计算为基础的高端计算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和复杂应用的有效工具。
7)信息资源库将不断完善和深入应用。这点表现在发布和实施与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法规,制订相应的规划;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统筹管理;规范信息服务市场行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向生产力的转化;将在支撑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的基础资源方面建设若干国家级数据交换服务中心和大型数据库;中文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信息资源共享将进一步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