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通商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快速发展,各地区的景观发生着眼花缭乱的变化,“四围马路各争开,英法花旗杂处来。怅触当年丛冢地,一时都变作楼台”[33]。这是上海洋场竹枝词中的一段,形象地表达了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英租界靠近黄浦滩一带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开辟马路,兴筑楼台,从乡村到城市,几十年间,景观大异。
工部局作为英租界的行政机构,其早期的机构和所在街区的演变,与英租界的辟立与扩充直接相关。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上海列为通商口岸,准允英人在这里贸易居留。从1843年起,围绕租地边界、租地手续以及外侨应遵守事宜等问题,巴富尔与宫慕久屡次磋商,谈判也时断时续。与此同时,英国商人、传教士乃至领事官员一直在与黄浦滩上、吴淞江畔的业主直接接触,私下达成土地转让协议,并订立了一批租地议单。如宝顺洋行的颠地·兰士禄(Lancelot-Dent)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4月在二十五保三图必字圩向业主奚尚德等人租地13亩8分9厘4毫。随后,麦都思、怡和行、和记行、仁记行、义记行、融和行、英商梭、公平行、大英国官署、花旗国商人德记行、太平行、公易行、长利行、名利行等也陆续向中国业主租地。[34]当时所立的那些租地议单,实际上就是上海民间签订的租地契约。
图0-9,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浦江畔(外滩)“洋行分布图”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以上海道台的名义发布一项告示,这个告示就是他与巴富尔“依约商妥”的《上海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习称《第一次租地章程》。《上海土地章程》以告示形式公布,前有“晓喻”,后列23条。首先确定租地界址,就“上海地势民情”,议定洋泾浜(一作“杨泾浜”,即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厂(有作“李家庄”或“李家场”,即今北京东路)以南地基租给英商建房居住。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扩充英租界地界,北以吴淞江(即苏州河)为界,西以泥城浜(Defence Creek,今西藏路)为界。称为“英租界”(British Settlement)。
图0-10,清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城厢租界全图》
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称英美公共租界。从1895年开始,英美租界谋求扩充,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实现扩张计划,并正式改称国际公共租界。而管理公共租界的市政机构、办公地点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中。工部局的市政厅建于1896年,在今南京路、广西路西首,云南路东首。后来的工部局新大楼,位于江西中路、汉口路转角处一带。从市政厅到工部局新大楼,围绕这一带街区的成型,经历了一个过程。下面有一组地图,从各个视角反映了工部局机构(场所)及其街区的景观与空间变化。
图0—11,为清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城厢租界全图》的局部图,图中显示:福建路已开辟;苏州河以南,主要的马路厦门路、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北海路等也已陆续修筑,西藏路开辟出其中的一段,旁有河流,西即为跑马场。其时洋泾浜还没有填没。这一带街区的雏形已形成,街巷格局初具。
今江西中路,辟筑于1855年,初因西侧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英国圣公会所建圣三一堂,英文路名作Church Street,中文译为教堂街或教会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以中国省名命该路为江西路。英租界的工部局、巡捕房等设在这一带。清光绪六年(1880年)后陆续建有上海第一家发电厂上海电力公司、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等管理机构,还耸立起一座自来水水塔。
图0-11,《上海城厢租界全图》(局部图)
今汉口路,路址开埠前为通向黄浦滩的几条土路之一,开埠后,始修筑今中山东一路外滩至河南中路段,因东端外滩处有江北海关而得名海关路。1855年后西延至今湖北路,清同治元年(1862年)第二跑马场拆除后继续西延至今西藏中路。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以中国湖北省城市名将该路更作现名。汉口路因在“大马路”南京路、“二马路”九江路之南,又俗称“三马路”。路东段,陆续开设了一批洋行。在江西中路口建圣三一堂。(www.xing528.com)
今河南中路,修筑之初因位于英租界西界而称界路,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以中国省名命该路为河南路,1945年更作现名。
今福州路,路址开埠前为通向黄浦滩的几条土路之一,开埠后,始修辟今中山东一路外滩至今河南中路段,工部局以其附近有基督教伦敦会传教机构,英文路名作Mission Road,中文译布道路或教会路。清咸丰六年(1856年),该路西延至今湖北路。第二跑马场拆除后,清同治三年(1864年)该路延筑至今西藏中路。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以福建省城市名将该路更作现名,亦俗称“四马路”(以其为南京路南侧第四条并行道路而名)。
图0—12为《上海通商内外舆图》,刊印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图0—13,为该图的局部图,图上的“英工部局”、“英捕房”标注非常清晰,周边的大礼拜堂、申报馆等也一一注出。
图0-1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上海通商内外舆图》
图0-13,《上海通商内外舆图》(局部图),图中标注“英工部局”、“英捕房”
在图0—15中,清晰标注出“工部局及总巡捕房”,在以工部局与总巡捕房为中心的街区局部图中,四周:汉口路(三马路)有大礼拜堂;福州路(四马路)有茂盛洋行、中国图书公司印刷所、五洲药房;河南路一侧有中和里、北福里等住宅;江西路有老公茂洋行、福华里等。
1914年,工部局开始建造新大楼,但不久因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工程进展缓慢,这一时期的街区景象在这幅图中有较清晰的反映。
图0-14,1917、1918年间《上海英租界分图》
图0-15,《上海英租界分图》(局部图),图中有“工部局及总巡捕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