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应用

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应用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东道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量身定制合适的轨道、机车,设计出与东道国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品,在安全性能、人文设计方面为中国高铁产业加分,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但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国高铁“走出去”虽然已在多层面展开,在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面临被搁置、被拖延、被压价、被限制等方面的艰巨考验。中国高铁“走出去”至少要翻越地缘政治、产业竞争、经济困境、文化障碍等五座“火焰山”。

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应用

近年来,中国高铁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崛起,打破了2008年以前日欧称雄世界的局面。在21世纪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形成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高铁和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高铁竞争的局面。

(1)市场定位。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走出去”的市场布局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西亚、中东欧、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为主,积极主动开拓欧美等高端市场。中国高铁国际化如图5.3所示。

图5.3 中国高铁国际化

(2)完善中国铁路标准体系,推进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标准是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道门槛。中国高铁需要梳理好现行铁路标准体系,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及兼容性标准的修订工作,并开展中外标准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及时跟踪国际铁路标准发展动态;鼓励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同时,还要完善营运管理服务标准。

(3)跟踪世界铁路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持续深化铁路新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推进动车组系列化,开展列车智能管理、牵引变流器轻量化等新技术研究,提高列车乘坐舒适性,开展减振降噪技术研究等;加大基础理论攻关力度,提升设计源头质量;学习借鉴国外可靠性评价的先进经验,加快可靠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持续开展无砟轨道线路变化规律研究;开展道岔部件伤损监测技术研究,优化道岔钢轨的合理打磨廓形,发展道岔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开展立交辙叉等新型结构道岔及部件研究工作;开展桥梁隧道设计方法、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展特殊地质路基变形控制技术和防排水及支挡、防护结构系统技术研究;开展自主化列控系统技术、高铁自动驾驶技术、安全电子安全设备技术、列控联锁一体化技术研究,适度加快应用步伐,提高设备集成度,减少系统接口,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开展下一代列控系统技术和LTE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步伐,并同步开展5G技术的研究,重点解决基于IP的无线通信系统铁路调度业务、列控业务的技术问题;加大开展轨旁设备的无线连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实现统一调度、集中指挥、管控一体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4)完善设施设备养护维修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维修理念,跟踪先进维修方式、修程修制、维修技术,从中国实际出发,健全完善中国铁路养护维修体系。运用6A、CMD、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工程等手段,构建动车组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提升动车组监控技术水平,开发研制列车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状态的准确把握,压缩检修停时,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推动供电专业检测技术由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式向非接触式检测方式转变,进而向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推进工务8M体系建设,开展关键检测设备的研制;发展数据检修及智能检修技术;加强检测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积极推行高铁综合维修一体化管理,加强专业协调配合和资源综合利用,向综合化要效率;积极推进工区分散维修向车间集中维修转变,充分发挥各专业调度指挥中心的作用,优化现场人力资源配置,向集约化要效率。(www.xing528.com)

(5)为东道国量身定制高铁建设方案。根据东道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量身定制合适的轨道、机车,设计出与东道国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品,在安全性能、人文设计方面为中国高铁产业加分,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

(6)构造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针对培养技术型人才,制定完善的培养机制,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针对管理人员,培养其管理、服务型人才,增强服务意识。

(7)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助力中国高铁产业海外投资,为解决部分国家巨额资金难以筹集的难题提供重要保障。

从“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角度出发,全球铁路合作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铁路支撑,铁路也可有效拉动城镇化与就业率。不仅如此,第三次技术革命给铁路行业注入新活力,高铁成为振兴铁路市场的新动力,高铁的环保低碳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但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国高铁“走出去”虽然已在多层面展开,在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面临被搁置、被拖延、被压价、被限制等方面的艰巨考验。中国高铁“走出去”至少要翻越地缘政治、产业竞争、经济困境、文化障碍等五座“火焰山”。中国高铁面临着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做各种调整,这无疑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大考题。

【小知识】 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是目前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安全的两大保障。主动安全系统一旦失效,被动安全系统就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该系统包括防爬装置、车钩压缩管,主吸能装置及车间吸能装置。被动安全是指当列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列车的吸能系统马上开始工作,耗散撞击能量,降低碰撞带来的结构破坏,从而保护乘车人员安全。这个受力过程属于“强非线性复杂系统”,数值计算难以精确模拟,必须通过真实的碰撞试验来获取。2021年3月,按照欧洲耐撞标准和中国铁路标准规定的场景,中车长客公司首次模拟真实场景下进行的被动安全碰撞试验,两列8辆编组高速动车组碰撞试验最大限度地模拟了真实场景。试验列车采用高速动车组标准编组模式,每列编组8辆,重462 t。两列列车对撞方式,其中一列列车静止,另一列列车以36 km的时速撞击静止列车。试验数据显示,列车吸能结构以可控的方式压溃,各吸能装置的试验数据符合设定值,车辆未发生爬车、脱轨现象,车体结构保持完整,符合并超过欧洲及中国行业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