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京沪高铁未能开工,1999 年开始建设的秦沈客运专线(秦皇岛—沈阳)便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开路先锋。秦沈客运专线起自秦皇岛,东出山海关,终至沈阳北站,全长 404.65 km。其与沈山线(沈阳—山海关)共同构成进出关客货运输大通道,与提速改造后的京秦线(北京—秦皇岛)构成京秦沈快速客运通道,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北京到沈阳的运行时间。秦沈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按 250 km/h、线上工程按 200 km/h 设计,并设置了长 66 km、速度为 300 km/h 的综合试验段。
作为当时中国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秦沈客运专线选择了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能与既有铁路兼容成网、国际通用的轮轨技术,工程特点鲜明地体现“三高三新”:运行速度高,规程规范新;技术含量高,技术标准新;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新。为此,铁道部汇集了路内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管理的多年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更新理念,在路基、桥梁、轨道、“四电”工程和机车车辆研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技术创新,创造了中国铁路的众多“率先”和“第一”:
(1)路基率先按全新概念设计和施工,对填料压实、沉降变形的规定比普通铁路严格;同时开发了新型钢轨、大号码道岔,铺设了超长无缝线路。
(2)桥梁设计施工实现创新,率先在中国铁路建设中大范围采用双线混凝土箱型梁、混凝土结构连梁;研制了具有国际水平的 6001 架桥机,其运架能力和效率创造了当时国内新纪录。
(3)接触网首次在国内采用铜镁合金导线,受流性能明显改善;牵引变电所具有远动控制和自诊断功能。
(4)信号系统取得突破,以车载速度显示作为信号,是中国第一条取消地面通过信号机的铁路。(www.xing528.com)
为探索和积累高速铁路的修建技术,铁道部在山海关至绥中北区间设置了 68 km 的综合试验段,采用时速 300 km 高速铁路标准,进行了三次综合试验。
2001 年 12 月,国产“神舟号”内燃动车组驶上线路,进行了第一次综合试验,最高时速为210 km。
2002年9月进行第二次综合试验,国产“先锋号”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达 292 km。
2002年11月进行第三次综合试验,国产“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达 321.5 km,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随后又以 200~250 km的时速进行了山海关至沈阳北的全程贯通试验,比原沈山线通过的特快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近一半。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自主研究、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初步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 200 km 以上铁路设计、建造以及成套装备制造和综合系统集成的能力,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技术储备和坚实的基础。无可否认,这些国产动车组集中了当时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在转向架设计、铝合金车体、空气动力学试验、牵引与制动及列车网络系统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