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与就业
在制定就业规划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然后再制定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就业规划。对于需求理论,国外不少学者都做出了经典解释,其中最突出的应属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论和沙因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理论是研究对人的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阶段式的层次,其中包括以下四点基本假定。
(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求取而代之。
(2)大多数人的需求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动力驱动行为。
(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大类,这五类需求排成的等级层次如图7-1所示。
图7-1 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
生理需要——主要指衣、食、住、行、性这些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指人们对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需要。
社交需要——指人们与人交往的需要,归属一个团体的需要,对友谊、爱的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尊重需要——指人们自尊的需要,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包括上级的赏识、表扬、荣誉、地位、晋升等。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人们充分地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取得成就、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一般而言,生理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的需求,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是中层次的需求,而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们常常是五种需要同时存在,只是各自的需要程度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结构。人的需求遵循递进规律,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的强度就会增加。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理论是我们制定就业规划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个体要通过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把个人的未来融入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中。
(二)动机与就业
1.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
动机是在需要的条件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的源泉和实质,那么人的各种动机就是这种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产生动机的另一个因素是刺激。只有当刺激和个体需要相联系时,刺激才能引起活动。需要和刺激是产生动机的两个必要条件。
2.动机的功能
一般来说,动机具有以下功能。
(1)引发功能。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有动机才能唤起行动,动机对活动起着启动作用。
(2)指引功能。动机使行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它像指南针和方向盘一样,指引着行动的方向,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
(3)激励功能。动机对行动起着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强化活动达到目的。
由此可见,人的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向,既给人的活动以动力,又对活动的方向进行控制。
(三)兴趣与就业
兴趣是使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人们对有兴趣的事物往往给予优先关注,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兴趣在就业岗位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会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
1.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对职业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可以影响人们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2)兴趣还可以开发人的能力,激发人们的探索和创造;(www.xing528.com)
(3)兴趣可以增强人的职业适应力。
2.兴趣的类型及相应的职业
不同的职业也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技能操作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要他转移兴趣到书本的理论知识,他就会感觉到无用武之地。因此,兴趣是职业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3.兴趣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影响
兴趣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兴趣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自己所喜欢的职业的知识,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一个人对某种职业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地去感知和关注该职业领域的知识、发展动态,并且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等。反之,“强按牛头不喝水”,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当然也就很难在该职业领域发挥个人的优势,做出巨大贡献了。正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一样,具有一定兴趣类型的人更倾向于寻找与此有关的职业,特别是在外界环境限制较小时,个体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2)兴趣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个体的才能
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工作产生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兴趣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它可以调动人的全部精力,使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投入工作之中,促进个体能力的超水平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更会大大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曾有人进行过研究: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
(3)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某一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是个人智力开发的“孵化器”。对于一个人来说,对工作感兴趣,就愿意钻研,就容易出成果,这正是兴趣的作用所在。一般来说,兴趣是个人职业生涯稳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面,它可以用于预测个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是职业生涯稳定的一大标志,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但能让个体自己感到满意,而且能够让周围的领导和同事感到满意,从而实现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就业规划时,个体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自己对哪类工作感兴趣。
1.理想
理想是个人对将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是人积极追求和向往的对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并且是指向未来的。
2.信念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坚信感是信念确立的基石。坚信感来自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又不停留在认识阶段,它必须通过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或深思熟虑,确认某种观点、理论或某个事项的真实性,对它抱有积极的确信无疑的态度。
3.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是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世界观包括四个因素:认识因素、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理想因素。认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而世界观又反过来影响认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的形成。世界观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影响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思想、信念和世界观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进一步形成个人的就业观。
4.传统的就业观
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成和稳定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分,这些评论就是人们的就业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传统的就业观认为,满意的职业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薪水高,福利好。
第二,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
第三,人际关系良好。
第四,工作稳定有保障。
第五,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
第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七,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
第八,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
第九,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