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美同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和而不同的绘画艺术史

与美同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和而不同的绘画艺术史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而,现代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主张来理解与阐释绘画的历史。马蒂斯是一个谦和的人,他儒雅、绅士,对于名利没有野心,但绘画却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名誉。在马蒂斯看来,绘画可以在不损害造型的条件下表现色彩。

与美同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和而不同的绘画艺术史

现代绘画流派纷呈,各种对于绘画的自我主张以积极的姿态呈现在当时的画坛上。当人们还没来得及理解某一绘画形式的时候,另一种富于冒险、或者说是富于创新的绘画形式又闪亮登场。

现代绘画的发生与演变有着其自身的逻辑体系。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管是什么主义、什么流派,它们对于绘画的理解总是带有本体的意味。这种本体的意味,源于其自身对于绘画的自设自述。艺术家们的这种自设自述来自于20世纪各种问题(哲学的、社会的、工业的、消费的、经济的、法律的……)的纵横交错。反过来看,身处不同问题交集中的艺术家以自身的艺术理解与艺术实践丰富了20世纪的现代绘画历史。在现代绘画中,不同于他人的艺术主张与艺术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现代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主张来理解与阐释绘画的历史。

1.狂热粗放——野兽主义

现代绘画总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激情豪放的野兽主义绘画用纯粹的色彩表达个体对于艺术的理解与认知的时候,人们的观念中对于绘画的概念就已经被完全地颠覆了。

野兽主义是欧洲最早、最前卫的第一个现代美术派别。1905年的法国,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在巴黎秋季沙龙艺术展览中首次展出。这批作品色彩强烈、具有爆炸性的视觉震撼力。就此,批评家路易斯(Louis Vauxcelles,1870—1943)以贬损、讽刺的语调写下“一群野兽中的多纳太罗”的著名评论,来形容同室展出的一尊文艺复兴风格雕塑与这批年轻画家“放纵轻狂”的作品之间的差别。“野兽派”由此得名,成为了日后对于这群艺术家的绘画风格的概括。

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野兽派绘画代表了自己对于绘画工具的试验,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对于色彩表现的尝试。野兽派画家们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吸收了东方绘画与非洲绘画的某些元素,并将鲜明的色彩及粗犷的线条大胆地涂抹在油画布上,具有强调自我内心情绪的表现意义和十分强烈的装饰面貌。野兽派的成员组成十分松散,并没有形成一个社团,他们集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3年的时间。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野兽派的领袖人物,与毕加索、杜尚并称为现代派美术的三大宗师,他们的出现共同定义了造型艺术在20世纪初的革新性发展。马蒂斯1869年生于法国北部皮卡第地区勒卡托一个粮商家庭,家境优裕,早年学习法律,做过法律事务所书记员。1889年,在一次阑尾炎病发之后的休养期间,他的母亲给他带去了一些绘画的工具。马蒂斯与绘画艺术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始,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发现了“一片天堂”。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与失望,于1891年奔赴巴黎学画,先后师从学院写实主义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和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莫罗主张,绘画中美的色调绝非来自对客观自然的描摹,而必须依靠艺术家个人的思索和想象才能获得。莫罗对绘画色彩的主观性论述,对马蒂斯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蒂斯是一个谦和的人,他儒雅、绅士,对于名利没有野心,但绘画却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名誉。马蒂斯的绘画强调重视个人情感在画面的表现,不拘泥于所描绘的对象。他的绘画受到过印象派大师毕沙罗的影响。在马蒂斯看来,绘画可以在不损害造型的条件下表现色彩。同时,他在梵高的启发下,认为画面应追求情感的因素,可以用强烈的、自由的、奔放的色彩来描绘真实的感受。在马蒂斯这里,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图8-1 《舞蹈》,马蒂斯,布面油彩,260×91cm,191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图8-2 《音乐》,马蒂斯,布面油彩,260×391cm,191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舞蹈》是马蒂斯最为钟爱的题材,一生中创作了多幅同名作品。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画家完成于1910年的大型装饰性画作《舞蹈》,被认为是其个人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画作,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8-17)。该画是马蒂斯为其忠实的赞助人俄国商人及艺术藏家史楚金(Sergei Shchukin)定制的一组作品中的一幅(另一幅是《音乐》,图8-2)。画面表现的是五个牵着手围绕成一个圈,跳着舞蹈的舞女。这个舞蹈的原型是马蒂斯在海滩边看过的一种叫“沙达那”的民间舞蹈,他为舞蹈热烈奔放的动感和韵律所深深感染而将其重现于自己的画作当中。马蒂斯省略了所有的写实性细节描绘,只以简略的手法,浓烈的色彩,大胆地描绘这一跳舞的场景。整幅画只用到了简单的三种颜色,分别为构成背景的纯绿、深蓝两色和主体人物浓郁的砖红色。画家用平涂的手法,冷暖对撞的配色,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其对于舞女的动态弧度的连贯性的描绘,更是十足生动,于律动中表达了一种极其畅快的情感解放和享乐主义的意味。此画在讲究动态美的同时,亦十分注重画面平衡,真正达到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舞蹈》也反映出马蒂斯对于原始艺术所萌发的兴趣。

虽然,“野兽派”作为一个流派只存在了非常短暂的时间就因为团体内部成员各自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但在美术史上,野兽派是享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野兽派的意义在于深化了画家观察与描绘世界的积极因素,通过绘画语言的形式,画家个人的自我主体性及情感体验得到了充足的体现。

2.解构重组——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也称立方主义,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一场前卫艺术运动,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它革新了欧洲的绘画及雕塑艺术,并在音乐、文学、和建筑领域也有所反映。立体主义开始于1907—1911年间,由法国艺术家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和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所共同创立。对于立体派诞生的具体时间,艺术史学界尚存在一定的分歧,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毕加索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件呈现出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图8-3)。1908年,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路易斯·活塞列斯(Louis Vauxcelles,1870—1943)在为展览所作的评论中将布拉克称为敢于蔑视形态的人,并称他在画中“将每件事物,地点、人物和房屋都还原成为几何的图式,成为立方体。”立体主义/立方主义由此得名。

立体主义在绘画主张上强调将所描绘的形体进行拆分、解析,并按照不同的艺术方式组合起来。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将对象物多角度、多层面的形态并置于同一画面之中,并以此来呈现对象物最为全面完整的形态。画面中,物体多角度的交错层叠有效的消解了传统焦点透视法则所营造出来的三维空间的错觉,取而代之的是极富装饰意味的二维视觉体验。显而易见,立体主义已经将绘画当作了主观性很强的一种艺术创作,旗帜鲜明的开始反对传统绘画对于形体的过分依赖。在立体主义这里,他们对于绘画美的追求主要放在对于几何形式构成的美感方面。不过立体主义绘画尽管已将物体的形体打破,但其还是注意到了绘画中光线与空间的某种感觉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最代表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涉足绘画、雕塑、版画陶艺、舞台设计、诗歌、剧作等多样的艺术领域,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他出生于西班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优秀的传统学院派画家。毕加索少小时便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7岁起就在父亲严苛的指导下接受正式的绘画训练,拥有非常坚实的绘画基础。他14岁时就进入美术学校学习,16岁时考入西班牙最高美术学院,但很快就因为厌倦学院模式化的教学而不去参加课程。1900年,19岁的年轻画家第一次前往当时欧洲艺术的中心——巴黎,在这里他见到了高更、梵高等人的作品,并深受启发。在20世纪的前20年,毕加索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尝试着不同的理论、技法和理念,不断地改变着个人的风格。尽管关于他后期的风格演变有着不同的解读与争议,但人们普遍达成共识的几个风格阶段为:“蓝色时期”(1901—1904);“玫瑰时期”(1905—1906);“非洲影响时期”(也称“原型立体主义时期”,1907—1909);“立体主义时期”(1909—1912);“水晶时期”(1912—1919)。1906年,毕加索认识了野兽派领军人物马蒂斯,在马蒂斯的引导下,毕加索发现并迷恋上了非洲黑人雕刻,并将木雕的因素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他同时从塞尚那里得到了启发,对所要描绘的事物进行了比塞尚更为深入的几何分析,乃至分解、拆卸、组合。《亚威农少女》(1907年)正是毕加索这一思想的绘画文本体现。

图8-3 《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布面油彩,244×233cm,190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图8-4 《格尔尼卡》,毕加索,布面油彩,305.5×782.3cm,1937年,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亚威农少女》,原名《亚威农的妓院》,画面描绘了巴塞罗那妓院林立的“亚威农大街”上的五个裸体的妓女形象。《亚威农少女》是诗人萨尔蒙(André Salmon,1881—1969)为了避免公众对于此画的恶意抵触而重新命名的,而毕加索本人则并不接受这个更为温和的名字。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以棱角分明、破碎的体块所组成,呈现出让人不安的挑衅姿态,不仅毫无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气息反而有些狰狞。左侧的三个人物呈现出伊比利亚(古西班牙)传统艺术中的面貌特征,而右侧两个人物的刻画则具有明显非洲面具的特征。画家创造性地将人物不同角度的部位在同一平面中进行了大胆重组与并置,呈现出奇妙的“同时性视象”。毕加索之前,没有人有过如此的胆量,对所要画的事物进行如此大的分解、变形、夸张,《亚威农少女》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带来了一次人类视觉审美的革命。在毕加索这里,绘画被赋予了更为灵活的意义,他比以往的画家走得更远,甚至在《亚威农少女》中看不到任何对女性身体真实的描绘的地方,仅以平涂的、几何的形式来概括。画中,具象的形态与空间得到消解,画面的层次亦被消解。观者所能感觉到的是那如非洲原始木刻艺术般朴拙概括的线条所传递出的一种原始的、力量的美感。正如毕加索所言,正是借助源自非洲原始部落的粗犷艺术,他得以解放出一种全新的充满野性气息的艺术风格。

毕加索以其漫长而又多姿多彩的人生为人类奉献出丰沛的艺术成果。他共同树立了立体主义流派,首创了拼贴艺术的创作手法,更帮助发展和发掘了众多现代派艺术风格。他一生完成的作品数量令人咋舌,据统计多达六万到八万件,涵盖绘画、素描、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多元领域的艺术创作。毋庸置疑,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3.内心呼喊——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端于德国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最初反映于绘画和诗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尤其柏林极为盛行,在建筑、绘画、文学、戏剧、舞蹈、电影、音乐等领域均得到重要的发展。

图8-5 《人生》,毕加索,布面油彩,129×197cm。1903年,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

关于“表现主义”一词的起源,学界尚存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该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01年,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Julien–Auguste Hervé)在巴黎的一个展览中,将自己的一组作品命名为“表现主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表现主义”是捷克艺术史学家安东尼于1910年创造出来的词汇,用以区别于印象派。

表现主义主张从主观的视角表现世界,往往通过对客观事物剧烈扭曲来营造一种情绪宣泄的视觉效果。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其作品具有典型的现代意义。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画家、版画家,出生于挪威雷登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军医。蒙克的童年一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他母亲与他最喜爱的姐姐相继因为肺结核去世,而蒙克自己也一直体弱多病,时常休学在家,绘画成为他消磨时间的最佳方式。蒙克的父亲笃信基督教,有着近于病态的虔诚,并时常将自己神经质的宗教观念灌输给几个孩子们。据蒙克后来回忆称父亲疯狂的举动深深影响了他,自他出生后恐惧、悲伤、和死亡就时常萦绕着他。

受到家庭阴影的影响,抑郁悲伤的感情直接反映到了他的绘画作品中。蒙克早年学习工程,精于物理、化学和数学,后因为对艺术的喜爱而转而学习绘画,决意成为一位艺术家。蒙克先在挪威奥斯陆的克里斯蒂娜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美术,后来又去了比利时、法国、德国,受到过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此间他的艺术理念逐渐形成。

在蒙克的作品中,死亡、恐惧、压抑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不遗余力地表现着生命的神秘、孤独、苦闷、乃至绝望。他是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专注于心理的、精神的描绘。在表现主义这里,人的精神的真实比事物的真实更加的重要,画家们往往致力于“事物背后”真实的生存真相。

图8-6 《呐喊》,蒙克,粉蜡纸本画,91×73.5cm,1893年,挪威奥斯法国家画廊

创作于1893年的《呐喊》是蒙克极具代表性的一幅表现主义作品(图8-6)。一个傍晚,画家和朋友散步,发现天空是红色的,血一般地横撒在上空。蒙克的内心颤栗了起来,似乎听到了自然的尖叫。于是,蒙克以这一场景为灵感,创作了《呐喊》。作品以率意的用笔,迸发的情感,表现出极端恐惧的生命际遇。血红的天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海岸线上蓝色的色调又形成一种极其忧郁的不安的情绪,与天空在色彩关系上形成了强烈的呼应。在《呐喊》中,人物被挤压至扭曲。这种极其不自然的人物外貌造型反映出了来自外力所给予人的内心的情绪,其主体人物近似于窟窿,同时,桥后面的两个人又以模糊的状态呈现,更加加剧了画面的恐惧因素,强化了不安的情绪与死亡的忧郁。

蒙克自己说“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这或许是他压抑已久的心情排山倒海式的突然迸发的自我描述吧。蒙克的《呐喊》具有强烈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直刺人心的情绪宣泄,是具有深刻内涵的经典作品。而美国知名评论家亚瑟·鲁博(Arthur Lubow)更是赋予此画以时代的意义,称之为“现代派艺术的象征图符,我们这个时代的蒙娜丽莎。”

4.领域拓展——维也纳分离派

对于维也纳分离派画家而言,对于艺术的新见解、新主张是他们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重要标志。

1897年,一群奥地利艺术家因为不满当时的画坛被传统学院派保守势力所垄断而愤然退出了奥地利艺术家协会,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用以对抗学院势力。同年4月,以克里姆特为首的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念不同而退出该协会,另行成立“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成员包括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这些艺术家以“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为口号,发行自己的刊物;举行讲学活动;还建立了自己的美术馆——分离派美术馆(建于1897年),定期举办展览等活动。在分离派成立的第二年,即1898年,他们举办了第一次展览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分离派并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但整体而言,分离派画家的技法较前人有所突破,甚至融合了工业设计、雕刻等艺术样式,有效的调和了不同审美人群之间的矛盾,其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作为这场艺术运动的第一任主席,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是分离派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出生于临近维也纳的小镇鲍姆加滕,父亲是一个金雕工匠。在父亲的影响下,克里姆特自小就显露出在绘画及工艺美术领域的天赋,14岁就进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具有深厚的传统素描功底,写实能力强,深受拉斐尔前派风格的影响。在其早期的艺术生涯中,克里姆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建筑装饰画家,以传统风格见长。然而,随着其鲜明的个人风格的逐渐形成,克里姆特的作品却因为其中蓄含的情色意味而备受公众的苛责与争议。克里姆特从此不再承接公众项目的委托,但是却以其在绘画领域开拓出的“黄金时期”而获得了新的成功。为了营造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工匠家庭出身的克里姆特甚至大胆地将孔雀的羽毛、蜗牛壳、金银箔片等材料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绘画手法,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

《吻》(也称《情人》)是克里姆特创作于1907至1908年间的作品,也是其艺术生涯中备受推崇的“黄金时期”的巅峰之作(图8-7)。作品的画幅呈现为一个完美的正方形,画中的主人公是一对正拥抱亲吻的情侣,缠绕他们身体的华贵衣袍呈现出浓郁的装饰意味,从中可以看出新艺术运动流线型的形式主张,工艺美术运动的有机型态风格,和日本浮世绘的明显影响。整幅作品以油彩绘成,并被施以金箔,从而赋予画面以出挑的华美感与现代感,更烘托出人物间浓烈沉迷的情绪。《吻》创作的年代正值新艺术运动浪潮席卷整个欧洲,故而这幅作品也被视为维也纳新艺术运动的典型象征,也是现代派艺术早期的典范之作。

图8-7 《吻》,克里姆特,布面油画,银,金箔,180×180cm,1907-1908年,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5.浪漫风情——巴黎画派

巴黎画派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时期,一群活跃于巴黎的画家组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巴黎画派。他们基本都来自异国他乡,并幸运地保有着自我鲜明的艺术创作思想和艺术风貌。巴黎画派的画家们在绘画风格上没有一致的主张,对于这个画派的概括也仅仅是以他们的聚集地巴黎为依据的。

对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来说,巴黎就是他们的乐土。作为巴黎画派的领军人物,时年22岁的莫迪利阿尼怀揣着年轻的梦想于1906年离开故乡意大利来到了西方艺术的中心巴黎,4年后,也就是1910年,画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夏加尔也从俄国来到了这里。

莫迪利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出生于意大利南部海港城市利沃诺,出身犹太家庭,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个英文教师。根据母亲的日记,莫迪利阿尼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画画,并且在接受正规艺术训练之前已经笃定的认为自己是个画家了。莫迪利阿尼自幼体弱多病,14岁时,他遭受严重风寒热的侵袭,昏迷中胡言乱语的他表示最大的梦想是去佛罗伦萨亲眼欣赏那些珍贵的艺术作品。母亲应允小莫迪利阿尼等他恢复一定帮他如愿。母亲不仅没有食言,更将他送入利沃诺最好的画家米契(Guglielmo Micheli,1866—1926)处学习绘画。17岁时,在母亲的带领下,莫迪利阿尼进行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之旅,经由那不勒斯、卡碧岛、阿玛菲、罗马北上到佛罗伦萨、威尼斯,期间他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受益颇多。1902年,18岁的莫迪利阿尼考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次年转入威尼斯国立美术学院。虽然这两所都是世界著名的美术院校,但莫迪利阿尼和很多同时代的其他著名画家一样,认为学院美术过于墨守成规,是腐朽的。

在巴黎期间,莫迪利阿尼曾与毕加索,著名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57)等人交往甚密,虽然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但他的绘画有着独特出众的个人气质。莫迪利阿尼的眼睛总是敏锐的,他善于提炼、发现美丽,运用优美的线条描绘对象的轮廓,并运用平涂的手法将画面填充完整,画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相应的夸张表现。莫迪利阿尼的绘画既受到了东方绘画的影响,又受到了塞尚绘画的影响。这似乎是印象派之后一些重要画家的基本相似点。

莫迪利阿尼是一个潇洒帅气的人,他一生放荡不羁,纵情于烈酒、毒品、情爱,在他的身上忧郁与魅力同在。他的绘画多以女性为题材,而他与几任情人的情爱更是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裸女》系列是其代表作(图8-8、8-9)。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都具有椭圆的脸庞、纤长的鼻子、和细薄的嘴唇,充满夸张变形的几何意味,从中能够看出艺术家对当时流行于巴黎现代派艺术圈的非洲原始部落面具艺术的钟爱。他的创作速度较快,能快速抓住人物内心的世界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并以最单纯的色彩及即兴的笔触将之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虽然,莫迪利阿尼的绘画凸显出强烈的现代派特质,其中却也蓄含了丰富的传统意涵,如其著名的裸女系列中人物的姿态往往来自于提香、哥雅、委拉斯开兹等前辈巨匠的经典作品,是对传统的致敬。姿态相似,但莫迪利阿尼笔下的裸女却传递出别样隽永的意味。

图8-8 《裸女》,莫迪利阿尼,布面油彩,100×65cm,1917年,私人收藏

图8-9 《倚在白色椅垫上的裸妇》,莫迪利阿尼,布面油画,1917年,德国斯图加特国家画廊

因为他放浪的生活方式,他的作品往往被视为具有强烈的情色意识。许是因为个人生活上狼藉的名声及孤僻的个性,莫迪利阿尼生前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生活窘困,而对酒精和毒品的依赖也过早的摧毁了他的健康。1920年,35岁的画家因为结核病菌的感染而病逝于巴黎。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生于俄国小城维捷布斯克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在一个鲱鱼仓库工作,母亲开小商店贩卖一些小商品,家境十分贫寒。维捷布斯克是一座犹太人聚居的城市,这里犹太人的数量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洋溢着浓郁的犹太文化气息,更是犹太教哈西德教派文化的中心。夏加尔虽出身贫寒,但却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并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重要印记。1906年,19岁的夏加尔进入了写实主义画家彭恩(Yehuda Pen,1854—1937)的工作室学习绘画。但入学仅仅数月的夏加尔却意识到学院派的绘画并不能满足他的创作欲望。同年,夏加尔来到了俄国当时的首都和艺术文化的中心圣彼得堡,在此习画三年。在圣彼得堡,夏加尔受到了老师俄国著名画家和极具革新意识的舞台设计师巴克斯特(Léon Bakst,1866—1924)的影响,不过巴克斯特所教授的课程仍然是学院式的。1910年,夏加尔去了巴黎,在那里,他受到了印象派、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的影响,对绘画的方法以及色彩有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样的氛围里,夏加尔有着充分的条件来经营自己的艺术天地。

夏加尔的绘画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他总在色彩中寻求着十分离奇而又真实的内心世界。在他看来,他的绘画里所呈现出来的怪诞、不合常理的情节与细节并不是他的幻想,而是在他的内心里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他“以空间第四维导入他的心理空间产生的真实”,这种真实比世界的真实还要确信。故而,夏加尔的画中有着自己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关照。他的绘画具有颠倒、离奇、跳跃、奇幻的审美特质,这种种特征成就了他画面所独有的意境,人们总能在他的画面中欣赏到生命的灵动与想象的喜悦。夏加尔的内心是敏感的,也是活跃的,更是细腻的。

《生日》是夏加尔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描绘的是画家与他心爱的妻子贝拉之间甜蜜的日常生活(图8-10)。《生日》创作于1915年夏加尔与贝拉结婚的前几天,画面描绘了婚前夏加尔的生日时,贝拉手持鲜花步态轻盈地走进他们充满俄罗斯装饰细节的房间,夏加尔一跃而起,于半空中回过头来亲吻贝拉的情节。该画梦幻一般的感觉集中体现了当时夏加尔内心的真实想法,人物躯干呈现夸张式的拉长,画面透视效果也被打破,物体故意画得不准确,却获得了生动的效果。正是这种微妙的变形使得画面不再拘泥于现实世界,而是转入了某种对于人物内心真实的关注。

作为一位艺术家,夏加尔无疑是杰出的。他的成就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作为现代派艺术的先驱人物之一,夏加尔亲身经历了20世纪初发生于巴黎的现代派艺术的黄金时代。他兼容并蓄,综合吸纳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新兴流派的特点,创造出“超现实主义”的全新风格。其二,尽管夏加尔的艺术风格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但他始终强调他的犹太人的文化身份,被誉为最杰出的犹太人艺术家。他的作品,正如同在故乡维捷布斯克所度过的贫寒但却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梦幻再现,充满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犹太人传统文化的沉迷。正如毕加索在20世纪50年代所说:“当马蒂斯去世,夏加尔将是最后一个懂得色彩的真实样貌的画家”。

图8-10 《生日》,夏加尔,布面油彩,80.6×99.7cm,191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6.惊世骇俗——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在瑞士,是一场涉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设计等宽泛领域的文艺思潮,其持续的时间虽不长但却在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影响深远。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直接产物。战争的破坏性,以及伴随工业文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艺术家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对于战争有着一种厌倦的感觉,对于当下的系列价值也存在某种怀疑与否定。在他们看来,社会的前途与个人的前途都是没有方向的。

达达主义产生于一战期间局势相对平和安静的瑞士苏黎世。1916年,达达主义由一群避难于此的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所发起,他们对于战争失去了兴趣,以否定既有的价值为其艺术主张,希望以反艺术的形式来拯救这个时代的疯狂,并且将这种反艺术视为真正的艺术。他们从法德字典中找到一个带有随意性、嗜好性的词语Dada作为他们的社团名字。“达达”一词具有广泛的意义,很似婴孩出生时咿呀学语的最初发音,在罗马语中具有“是的”的意思,在法语中则为儿童玩耍的木马,在德语中则似是小孩子叫爸爸的声音。达达主义者正是在这一系列不确定的意义中寻求到了某种对自身最恰如其分的定义。达达主义者们以初生儿童般轻松的姿态,戏谑而又不确定的游戏态度,以及肯定自我非艺术为艺术的“是的”,构成了对原始“达达”一词的综合挖掘。在现实上找不到出路的他们,在艺术上也否定一切,否定即已存在的理性与传统。同时,在艺术创作方面,主张一切都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他们倡导没有目的、没有理想的艺术形式,将艺术当作纯粹的、当下的一种游戏。他们甚至否定艺术本身,认为艺术就是那么回事,没有什么大不了。所以,也有评论指出“真正的达达主义者即是反达达”。

达达派在建立之后,其影响力迅速蔓延到柏林、科隆、纽约、巴黎等中心城市。客观理性地来看,达达主义的产生,有着坚实的社会背景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人们对于艺术问题的看法的多面性因素。尤其作为一个诞生于20世纪的艺术流派,达达主义的魅力与其他艺术流派一样,即提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新的主张与看法,并将这种艺术主张付诸于实践。在达达主义的艺术实践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人物就是杜尚。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生于法国,后加入美国国籍。作为现代派艺术三大师之一,杜尚的艺术生涯与立体主义、观念艺术有着紧密的关联,更被奉为达达主义的灵魂人物,虽然他并没有与达达社团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杜尚的引领之下,达达主义“反艺术”和“虚无主义”的艺术理想得到了极致的发挥。1917年,杜尚完成了他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作品。他将一个从杂货铺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命名为《泉》送往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所举办的年度展览参展,并在小便池上写着“R-Mutt,1917”的字样(图8-11)。根据杜尚的解释,“R”代表Richard,是法国俚语“钱包”的意思,“Mutt”一词则是根据美国动画片中的一对主角Mutt和Jeff的名字生造而成。不出意料,杜尚的这件作品遭到了组委会的断然拒绝,杜尚本人也随即宣布收回他的展品,退出展览。这个事件在纽约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与争议。人们嘲笑并抨击杜尚,也心生疑惑小便器如何能被视为艺术品。

1919年,离经叛道的杜尚又出惊人之举,他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印刷复制品)用铅画上了两撇山羊胡子,并在下方写下“L·H·O·O·Q”(戏谑语,是法语elle a c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意思是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这幅名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的作品同样激起了狂烈的抨击,被视为对文艺复兴大师的羞辱与嘲讽。很显然,杜尚出格的作品并不能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然而,大概半个世纪后,人们在各式各样的现代艺术中眼花缭乱地逛了一圈后,才渐渐真实地认识到了杜尚的价值。西方现代绘画的运动态势在于不断去物象化、对象化,存主体化、精神化。杜尚则是最先走出这第一步的艺术家。此艺术就只留存了艺术精神与艺术家主体本人。他的众多作品如《泉》和《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正是他无视约束、藐视传统,一生追寻绝对心灵自由的艺术精神的符号。

图8-11 《泉》,杜尚,装置,1917年(www.xing528.com)

图8-12 《L.H.O.O.Q.》,杜尚,铅笔、钢笔,版画,23.8×17.8cm,1920年,私人收藏

因为其所信奉的极端“虚无主义”和“破坏”的原则,创立于1916年的达达主义并没能走很远。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在巴黎举行了最后一次集合,这也成为宣告该流派结束的标志性事件。随即,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纷纷转向其他现代艺术流派,如新兴的超现实主义等。

7.意识发觉——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1922年左右产生于达达派内部的一种艺术思潮,起源于法国,涵盖文学艺术等领域,表现在绘画领域则为一种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形式注重的是不受外界控制的纯粹的艺术精神的表达,以表现内心的梦幻、潜意识、梦境等心理因素为主。超现实主义是战后满目疮痍的社会境况所导致的消极、厌世、逃避现实的普遍心理的直接产物。此外,该画派的产生也离不开哲学、心理学的支撑。超现实主义明显地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所要表现的也正是内心蕴意深刻的某种精神活动与幻想。

超现实主义强调艺术家本人原始的冲动与自由想象的抒发。同时,将很多不同的意向,通过梦幻般的手法结合在一个画面,从而象征出不同的意蕴。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超现实主义不拘泥于现实本身的真实,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甚至夸张。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改变,并将之与梦境组合,达到一种对于潜意识的认识。他们的作品总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充分显示了梦幻般的色彩。

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积极借鉴了科学思潮,他们关注物质与时间的扭曲,以及空间的变形和挤压。从物理学角度看,以往我们的时空观念都是错误的,时间也是有问题的,相对的;空间不是三维的,光也不是直线的,而是曲线的,同时物体的质量也是可以变化的。这种观念在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中得到了最直接的反映(图8-13)。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城市菲格拉斯,被认为是继毕加索等人之后西班牙最杰出的世界性艺术巨匠。他是西班牙国王亲封的侯爵,然而他的显赫声名却总是伴随着争议。他惊人的口才,荒诞的外表,怪异的行为,甚至惊世骇俗的恋情都能够轻易的吸引人们的关注与议论,而让人低看甚至忽视其惊人的绘画天赋与成就。他的绘画常常将物体放置于不同的陌生环境中,使之呈现出超乎常规的意义,从而在视觉上营造一种新鲜与奇特的效果。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画家以高超精妙的写实主义技法描绘了一个梦境般的怪诞世界。画中他将代表时间的钟表扭曲地描绘出来,画面中心三个指向不同时间的圆钟均以柔软近乎熔化的形态呈现。这个前所未有的意象体现了画家对于“柔软”与“坚硬”两个概念的个人哲学理念,是他当时艺术思辨的中心议题。有评论家指出画中柔软的手表是空间和时间潜意识的象征物,反映了达利对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冲击下崩塌的传统宇宙观念的思考。然而,达利本人则否认这种阐释,在他看来柔软的手表仅仅是一块软质卡门贝尔奶酪在炙热的阳光下逐渐融化的场景的超现实主义再现。画面的中央依稀可辨一张怪诞的侧脸,这是达利的自画像,曾多次出现于他的创作中。蚂蚁爬满了画面左下角橙色的钟表。画家经常在画中运用到蚂蚁的图像,用以表达“腐朽”的意涵。远处陡峭的山崖来自加泰罗尼亚东北方著名的十字架海角,也是达利一生最钟爱的风景。画面以温和的黄色色调与优雅的蓝色色调作为背景,各种变异的物体组合成为某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情景。据说,《记忆的永恒》反映了达利童年时代的某些幻觉。不可否认的是,《记忆的永恒》所描绘的事物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语言所能描绘的意图,因为潜在的意识总是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发现,而内心的活动也是瞬息万变,难以准确琢磨的。所以说是人本思潮的非理性意识与科学思潮的理性构成了达利绘画的思想基础。

超现实主义是在达达主义低迷的时候出现的,也可以说超现实主义脱胎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在30年代之后,走势渐衰,不过其影响并未减弱。

图8-13 《记忆的永恒》,达利,布面油彩,24×33cm,193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8.精神形式——抽象绘画

抽象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抽象是相对于具象而言的。一般认为,抽象主义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以纯粹的几何看待绘画,并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则是从具体的物象出发,并对之进行抽象的概括,形成一定的形象。抽象主义的奠基人康定斯基,于1910年提出这一概念。

抽象主义的提出,标志着艺术已经脱离了具体的现实物象,开始走向了内心的独白。抽象主义诞生于一个社会工业文明日益增强,战争冲突日益严重,科技图像化日益活跃的时代。抽象主义不再将绘画停留在对于具体物象的描绘,而是希望将绘画也看做一种可以直接指向内心慰藉的艺术形式。对于脱离具体物象的抽象主义而言,要在艺术的语言上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可以言说的空间,是需要一定理论支撑的。抽象主义理论的创建来源于人本身对于绘画的理解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自塞尚开始,其实就已经隐隐地存在,并被一直发扬了下来。从塞尚将绘画当作几何理解开始,人们对于绘画所依赖的物象其实就已经开始动摇了,只不过到了抽象主义这里,对于物象的依赖更加的小了而已。同时,抽象主义借助于点、线、面的节奏表达人们的情趣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新。

俄国画家与艺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iy Kandinskiy,1866—1944)被誉为抽象绘画之父,他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境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好绘画并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天赋,曾于莫斯科大学学习经济与法律,不过对于艺术的爱好在康定斯基身上却是始终存在的。

康定斯基的绘画注重抽象的形式,在他看来,绘画也可像音乐一样表现内心的情感。尽管其早期绘画受到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但后来,康定斯基却大胆地走出了以往的路数。他全然打破了客观具体物像的束缚,通过线条与色彩的抽象形式,极力表现内心的情感,从而进入了一个纯粹的艺术空间。他极力地探索绘画的可能性与法则,著有《论艺术中的精神》(1911)、《关于形式的问题》(1912)、《点、线到面》(1923)等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于艺术的思考,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1922年,康定斯基受邀加入魏玛新成立的包豪斯学院任教直至1933年学院被纳粹勒令关闭(这所前卫的院校后来被誉为设计艺术的摇篮)。期间,他的绘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同时,包豪斯学院也为康定斯基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他的绘画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系统而准确的表达。

晚年康定斯基定居巴黎,他的画中趋于幻想的情绪增多了。各种内心微妙奇特的感觉得到了进一步的描绘。这一时期的画,在构图上更为讲究,一种细腻轻巧如音乐般的感觉占据了主导,画面平静而优雅,干净而温柔。

荷兰画家彼埃·蒙得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是与康定斯基齐名的另一位抽象艺术的重要先驱。他出生于荷兰阿默斯福特,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喜好绘画,叔叔也是荷兰海牙画派的画家。蒙得里安很早就开始接触绘画,经常跟随父亲与叔叔沿着盖因河写生。西方现代画家几乎都是先传统后现代,蒙德里安也不例外。

图8-14 《几个圆圈》,康定斯基,布面油彩,140×140cm,1926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早期的蒙德里安是一个地道的学院派写实画家。他曾画着十分认真的速写,描绘着空阔安静的牧场,并认为这不失为一件浪漫的事情。不过,后来,他广泛接受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派等风格所蓄含的多元绘画因素,同时考虑自己的个性因素,最终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不同于康定斯基注重主观情感抒发与氛围渲染的热抽象风格,蒙得里安的抽象绘画不受主观感情和任何表象的制约,从形式结构出发,以几何图形的结构取得艺术形式纯粹美的价值,传达出单纯、几何化、规律化、和安静的视觉感受。故而,被称为冷抽象。

蒙德里安冷抽象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精神及哲学信仰紧密相关。1908年,蒙得里安对19世纪末由海伦·彼得罗夫娜·勃拉瓦茨基(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1831—1891)所创立的神秘主义宗教哲学——神智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1909年加入神智学会的荷兰分支。勃拉瓦茨基夫人的著作学说对蒙得里安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俄罗斯神学者主张世界万物皆出于心或灵,认为人的灵魂深处存在一种灵性实在,人可以通过直觉、冥想、聆听启示或进入超乎人的正常知觉状态而与这个实在直接相通,当人把握到这种实在时,人就可以超越惯常的经验主义手段,洞观到更为深层复杂的自然及内心的奥秘。蒙得里安众多的作品即是他探寻这种灵性实在的结果。他以“新造型主义”来命名自己的风格。在他的笔下,繁杂的世界被简化和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种原色(红、黄、蓝)、三种非色(黑、白、灰)以及由水平线和垂直线所形成的网格结构,以表现那存在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和谐、平衡的宇宙之力。

创作于1930年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得里安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画幅中交错纵横的水平与垂直的线条,极其平衡与规整,形成了近乎完美的绘画程式(图8-15)。大小不同、色彩不一的矩形块在粗重的黑色线条的穿插与控制之下,丝毫没有失衡的杂乱感,反而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极好的呈现了画家所探寻的宇宙和谐的完美范例。

图8-15 《红、黄、蓝的构成》,蒙德里安,布面油彩,46×46cm,1942-1930年,私人收藏

图8-16 《胜利的 Boogie Woogie》,蒙德里安,布面油彩,127×127cm,1942-194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40年,年近70的蒙得里安来到纽约,在这里这位年迈的艺术家再次发展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的艺术语言,“形”取代“线”而成为画面中最主导性的元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感与丰富感(图8-16)。然而,画家孜孜不倦的艺术创新精神却很快被死神所攫取。1944年,这位伟大的抽象主义大师于纽约溘然而去,直至逝世前他都没有放下他心爱的画笔。

9.行动至上——抽象表现主义

1946年,评论家罗伯特·科茨(Robert Coates)用“抽象表现主义”一词来评论当时美国年轻艺术家德库宁、波洛克及其追随者们的艺术作品。随即,这一名称不胫而走,成为20世纪40年代以纽约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绘画运动的代名词。这也是第一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艺术运动,经由这场运动,纽约取代巴黎成为西方世界的艺术中心。

抽象表现主义与其说是一种风格,不如称之为一种新的绘画思潮,因为这一时期的艺术家除了反对目标一致外,绘画风格各异,他们很少有共同点。抽象表现主义的本质是一场艺术运动,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个人的主张。

美国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先驱,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新绘画的象征。

早期,在1940年代,波洛克虽然受到毕加索、恩斯特、米罗等人的影响,但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一些人物,既粗糙又厚实,同时充满了他本身所拥有的一种神经质的、粗野的活力。在1947年间的一些素描当中,波洛克已经开始了一种被称之为“总体绘画”(overall painting)的实验。他把大张画布直接铺在地上,拿着油桶,通过身体随机运动,激情式的把颜料直接泼洒在画布上,使得直觉和偶然因素在绘画过程中发挥了最大作用(图8-17、8-18)。这种大尺寸作品看上去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铺满整个画面,甚至向外延展。毫无疑问,他独特的绘画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波洛克和其他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完全不同,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改变了现代绘画的进程,扩展了对绘画的认识,引申出一个新的绘画概念,从而和文艺复兴的写实绘画观念做了最后的分道扬镳。波洛克的作品也有别于同时代的架上绘画,这种极其个人的绘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重要语汇,给世人以强烈的冲击,甚至影响到后来实验性绘画发展的进程。不幸的是,1956年他以一种悲剧的方式死亡,结束了一生的艺术探索。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具有行为艺术的某种特质,绘画不再仅仅是绘画了,还综合了绘画以外一些因素,为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8-17 波洛克作画神情,汉斯-那姆斯拍摄,1951 年

图8-18 《第31号》,波洛克,布面油彩,269.5×530.8cm,195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另一位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是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出生荷兰的美国画家。德库宁曾于荷兰鹿特丹学习工艺美术。二战之前,美国的艺术是欧洲艺术的直接体现。战后,由于美国的安定环境以及其对于艺术的支持,大量的欧洲先锋艺术家流往美国,西方艺术中心从巴黎逐渐转向纽约。1926年间,德库宁到了美国,为美国总统杰弗逊的图书馆画过壁画。他的绘画偏爱女性题材,崇尚毕加索、蒙德里安、贾科梅蒂等人的现代主义绘画。

德库宁真正转向抽象,受益于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影响。立体主义艺术家认为:绘画是对世界的几何形的立体分析,只有摆脱真正形象的束缚,才有可能走向表现的空间。德库宁也受到过毕业于罗得岛设计学院的戈尔基(Arshile Gorky,1904—1948)的影响,其绘画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某种特质,善于表现潜意识的成份。通过对绘画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德库宁的作品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到1950年,德库宁发展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以女性为题材,用各种各样手法表现恐怖、色欲,其画面结构有别于传统绘画,与毕加索,戈尔基,康定斯基也有所不同。德库宁的作品色彩斑斓,明亮雅致,以厚重的颜料展现出他饱满的热情,形色流动,笔触多变且以一种非常有韵律的方式互相交织,有着强大的动势(图8-19)。即使到了晚年,德库宁画的一大批抽象作品,背景中仍然蕴涵着对人体的暗示。

德库宁是行动绘画的杰出代表。他与波洛克的艺术创作代表了那一时期美国作为艺术大都会的先锋形象。

10.玩世不恭——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国的艺术现象。事实上,它是1950年代中期诞生在英国,1960年代兴起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波普艺术是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一个艺术运动,它试图推翻当时盛行的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术语源于英国评论家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同时也是大众、流行、通俗等等的代名词。波普艺术是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被认为是具有现代特征的艺术,它善于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物品组合起来,形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被认为是反传统美学的一种艺术形式。英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有理查森·哈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1922—2011)等。

图8-19 《玛丽莲·梦露》,德库宁,布面油彩,127×76.2cm,1954年,私人收藏

抽象表现主义在1940年代后期和1950年代控制了整个美国的绘画,美国波普艺术就是以对抗抽象表现主义的姿态出现的。波普艺术家们认为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本身就存在许多可供表现的东西。所以他们直接面对机械文明与消费文明,将这一文明形态下的产品以艺术的形式显现出来。他们将大量的单一化、机械化、工业化的成品当作艺术加以展现,甚至影像符号、街头的废品等现成品都可以成为他们发现艺术价值的宝藏。波普艺术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工业社会、机械文化的另一种积极的看法,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极其可贵的。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是美国波普艺术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家,同时他也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玛丽莲·梦露》是沃霍尔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他有意将这位性感电影女明星的头像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列,并赋予其不同的颜色(图8-20)。沃霍尔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以此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的因素。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他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通过对日常形象的机械复制与罗列,他刻意地消除画中的个性和感情的色彩。沃霍尔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为一台机器”,这恰与杰克逊·波洛克所宣称的他“想成为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在沃霍尔的作品里,人也具备消费性质,甚至玛丽莲·梦露所代表的美也成了通俗的、廉价的美,生活的全部兴致都被商品社会所代表的复制意义所抽空。这种对于个性、审美、群体、商业、消费的反思在沃霍尔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展现,传达出一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

11.大即是美——大地艺术

图8-20 《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丝网版画,1962年

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大地艺术以克里斯托夫妇为代表。克里斯托(J·Christo)193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曾在维也纳艺术学院求学,后辗转法国,这位执着的艺术家背后有一个一直与他并肩作战的妻子让娜·克劳德。颇具传奇色彩的是夫妻俩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身世显贵的娜·克劳德为了当时贫困潦倒的克里斯托结束与他人21天的新婚关系,并与之结成伴侣,共同缔造了一段艺术传奇。1964年俩人共同赴美并定居纽约。他们的艺术以包裹为主,以帆布、塑料布、绳索为材料,包裹自行车、桌子、椅子、自己的绘画作品、人体甚至摩天大楼,这些作品的美感,不仅在包裹本身,也来自纤维织物拉扯伸牵之间产生的强大张力。他们以非常独特的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审美方式,为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把被包裹的对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物体。在1970年代,克里斯托夫妇把这一艺术概念扩大到异常的尺度。1969年,他们完成作品《包裹海岸》,以巨大的尼龙布将澳大利亚悉尼附近的海岸线包裹起来(图8-21)。这件作品面积达到了九万多平方米,耗费56公里长的绳索,遮挡了1609米的海岸线。克里斯托夫妇通过包裹,让熟悉的大地改变了自然地理面貌,呈现出一种陌生而又奇特的景观,把陡峭的山石蜕化成一片柔软的神秘之美,矗立在大地与自然之间。

《包裹德国国会大厦》被认为是克里斯托夫妇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为此这对艺术伉俪的世界声誉也达到了巅峰(图8-22)。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始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1933年,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手策划了举世震惊的“国会纵火案”,二战后,德国政府耗费巨资修复了这座大厦,并将其作为国家议会的所在地。

图8-21 《包裹海岸》,克里斯托夫妇,1969年,澳大利亚悉尼

克里斯托夫妇花费了24年时间,计划对这座高46米、长183米,宽122米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包裹。他们不厌其烦地修改作品方案,锲而不舍地向德国国会议员游说,同时向银行、基金会、艺术机构、民间团体进行广泛协调。经过大量认证、评估和争论,最终,德国国会在1995年批准了这一举世瞩目的项目。为完成这件巨大体量的作品,一系列的复杂问题——时间、资金、技术、方案、实施等等都需要协调解决。1995年,克里斯托夫妇向德国银行贷借2700万马克,聘请大量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方案设计,动用数以千计的工人、几百个登山运动员以及庞大的警力、飞机和通讯设备参与施工,以保证作品能够顺利完成。6月,正值二战结束50周年,这座意义非凡的建筑被10万平方米银白色布料和1万5千米的深蓝色绳索包裹起来,所有的琐碎装饰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最本质、最抽象的比例和形态,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芒,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朦胧壮阔之美,成为一座轰动世界的大地雕塑。展览总共只持续了十四天,吸引了全球500余万名游客参观。

对于《包裹德国国会大厦》,克里斯托夫妇拒绝被定义为任何流派,他们认为他们的艺术仅仅是“关乎欢乐与美感”的,如果一定要给他们的艺术以一个词概括,他们乐意称之为“环境艺术”。大地艺术的出现再一次延伸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定义。与此同时,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自由度与想象的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图8-22 《包裹国会大厦》,克里斯托夫妇,1995年

12.轻松放任——涂鸦艺术

涂鸦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街头带有反叛精神的黑人青年一种地域性的反文化行为。他们通过这种创作方式表达不满、发泄情绪、反抗体制、控诉社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原先的反文化行为已经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真正的艺术流派。如今,涂鸦文化方兴未艾,已经散布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纽约、柏林、伦敦、北京、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涂鸦艺术和美国的嘻哈音乐一样都起源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那段时间整个街区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并混杂着“厕所文化”的猥亵图案。后来,一批具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意识到,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实用的画布,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这部分年轻人大都是来自底层的穷人家庭,有时甚至喷漆罐和颜料都是从商店里偷来的。他们有想法、有才华并极富表达欲望。他们常年出没在纽约的黑夜里,只是想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展示给行人。从此纽约的墙上出现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警世格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也由此诞生了。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 Michel Basquiat 1960—1988)是这一种新兴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布鲁克林区。巴斯奎特的作品无论是涂鸦、音乐、架上绘画还是雕塑,都包含有诗意的象征,哲学化的内涵和讽刺性的寓意(图8-23)。他本人一直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是一个活着的涂鸦作品。可惜的是,1988年巴斯奎特死于吸毒过量。后人经常把他同摇滚界的元老,吉米·亨德理克斯(Jimi Hendrix,1942—1970)相提并论。

哈斯·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是1980年代涂鸦艺术最主要的领导人物。他反感1980年代流行的观念艺术与极限主义运动,而对于街头随处可见的涂鸦和波普艺术家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美国波普艺术家汤姆·奥登斯(Tom Otterness,1952—)具有欢乐趣味的卡通角色对他影响很大。哈林的作品充满了非常欢乐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描绘的手法简单、明确、流畅,娱乐感与游戏感很强。可谓是涂鸦艺术的一代宗师(图8-24、图8-25)。

图8-23 《无题》,巴斯奎特,丝网及布面粉彩,223×195.6cm,1984年,馆藏不详

图8-24 1982年哈林纽约TSG画廊首展

图8-25 《无题》,哈林,纸本水墨,182.9×1705.6cm,198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涂鸦艺术的诞生与波普主义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涂鸦艺术的产生,标志着艺术开始以一种十分活泼与轻松的姿态呈现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涂鸦艺术有其本身特有的魅力,即使是随意的涂抹,也能十分自然地反映出创作者的某种天真、自由的创作心态。对于涂鸦艺术者,在街头、地铁处画画是一件十分有趣又充满刺激的事情。他们技法天真,甚至有些笨拙、粗糙,但是其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极富原始意味的质朴和单纯却是学院背景艺术者们所或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