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性思想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性思想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德国艺术家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创作出大批反映时代革新精神,内涵深刻而严肃的艺术作品,他们中更涌现出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巨匠达·芬奇相媲美的艺术家丢勒。汉斯·荷尔拜因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肖像画家和版画家。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性思想和外国美术发展漫话

不同于历史积淀深厚的意大利,德国并没有突出的古典文化可供借鉴,因而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对于德国而言,“文艺复兴”一词主要是因借自意大利,指称发端于15世纪,极盛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新艺术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古代都市,至中世纪更是沿莱茵河多瑙河一带涌现出一批经济颇为发达的大型城市,如科隆纽伦堡乌尔姆等。但是,强势王权的缺乏使得德意志地区一直处于严重的封建割据状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性大,文化艺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尼德兰和法国。一直到14世纪时,德国艺术还笼罩在浓郁的宗教精神当中,普遍流行着哥特式风格。15世纪末,德国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个别工业部门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对外的商业往来也相当繁荣。但是,政治上长期的分裂与经济的分散性却使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封建势力与教会势力勾结,借由各种宗教名目残酷剥削和奴役着广大的底层人民。人民反对封建势力,要求宗教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517年,在德国著名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的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不久,又爆发了平民宗教改革家托马斯·闵采尔(Thomas Münzer,1489—1525)领导的伟大农民战争(1524—1525),虽然最终惨遭镇压,但影响却遍及欧洲。这场德国历史上最激烈的阶级斗争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刺激并促进了德国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文艺复兴美术的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国文艺复兴实现了高度的繁荣,当时的艺术家们几乎都投身其中,服务这场伟大的反封建、反宗教专制的运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德国艺术家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创作出大批反映时代革新精神,内涵深刻而严肃的艺术作品,他们中更涌现出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巨匠达·芬奇相媲美的艺术家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于1471年出生于德国中部的纽伦堡。这座被马丁·路德称为“日耳曼之眼和耳”的城市经济富庶,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中心地,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重镇威尼斯有着紧密的联系。丢勒是匈牙利人的后裔,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金饰手艺匠人。他幼年即随父学习金匠手艺和绘画,少年时代就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天赋。13岁时,丢勒以传统的银尖笔技法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技法精湛老练(图6-29)。画中的他稚气未脱但却优雅从容,袖中露出纤细的右手,显然这是一只天才的手。后来,他在这幅画作上题字:“画于484年,此时我还是个孩子。阿尔布雷特·丢勒。”

虽然父亲希望丢勒能够子承父业,但丢勒最终还是选择了他最喜爱的艺术,于15岁时进入了当地著名画家米哈阿尔·奥尔格姆特(Michael Wolgemut,1434—1519)的大工房学习。学习的四年间,在工房近乎残酷的修业要求下,丢勒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其艺术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期满后,他遵照当时的习俗也为了扩大眼界,开始四处游学,拜访各地名家。他游历了德国各地和尼德兰,并曾两次造访意大利,广泛的接触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艺术,并得以结识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们,如乔瓦尼·贝利尼,拉斐尔和达·芬奇等人。他不知疲倦地学习和旅行,把先进的意大利美术和德国艺术传统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一生孜孜不倦地探求知识,博学多才,精通宗教、哲学数学、几何学、古典文学占星术等,更是将意大利在透视学、比例学所取得的成就引入北方文艺复兴的关键性人物。他通晓各种美术技法和题材,尤以木刻和版画最负盛名。他的版画作品刻工精细,情节细腻,呈现出非凡的想象力。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版画家,他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国,对16世纪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图6-30)。

图6-29 《自画像》,丢勒,银制画,1484年,维也纳阿尔贝蒂博物馆

图6-30 《忧郁》,丢勒,铜版画,24×19cm,1514年,柏林版画陈列收藏

《四使徒》是画家赠送给德国纽伦堡市政厅的巨幅双联油画(单幅 215 cm x 76 cm),创作于1526年,也是丢勒晚年的成功之作(图6-31)。1627年,巴伐利亚马克希米安一世向纽伦堡市政官员们施压,获得了这幅巨作,放置于慕尼黑。此后,尽管纽伦堡市多番努力,《四使徒》也未能如愿归还。该画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但在作品中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命运深深的忧虑和关切。这幅画作的创作时间正值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席卷整个德国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燃烧在斗争的火焰当中。作为人文主义理念及宗教改革的坚定推崇者,丢勒创作了这幅作品,以表达他的立场。画中四使徒圣约翰(打开的书)、圣彼得(钥匙)、圣保罗(纸卷)、圣马可(剑和闭合的书本)的身份通过其各自所持的象征物得到辨识。画的左翼是身穿红袍的福音书作者约翰,画中年轻的约翰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福音书》,显得沉着、冷静。站在约翰左边的彼得,似在俯首阅读约翰手中的《福音书》,又好像处在闭目沉思的状态中,他那富有智慧的前额高挺而饱满,整体表情显得虔诚而肃穆。画面的右边,保罗一手捧着圣经,一手紧握利剑,怒目而视,显示出刚毅、果敢,疾恶如仇的神情。身旁的马可,手握一卷经书,怒目圆睁,机警地看着周围,好似即将行动。画家以超大的画布尺幅赋予四使徒以巨人般的身姿,他们以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保卫者的形象出现,也象征着仁爱与正义,画下题着由路德译成德语的新教徒的箴言,反对那些虚伪的布道者和假先知们并告诫市政府不要把人类的过失和欺骗误认为是上帝的意志。

(www.xing528.com)

图6-31 《四使徒》,丢勒,木板油彩,各215×76cm,1526年,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油画馆古画陈列所

16世纪唯一可以在艺术成就上与丢勒相提并论的德国画家是小荷尔拜因,他也是德国文艺复兴第二代画家的核心人物。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约1497—1543)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肖像画家和版画家。除了最为人熟知的人物肖像画,汉斯·荷尔拜因的创作领域也涉及宗教绘画及针砭时弊的主题绘画,甚至在书籍设计的历史上他也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为了区别于他那同为知名画家的父亲,人们惯常称他为小荷尔拜因。

汉斯·荷尔拜因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帝国自由城市”(帝国自由城市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种特别的城市,直辖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拥有较多的自由和特权)奥格斯堡。16世纪的奥格斯堡是南德最大工业城市,经济繁荣,社会环境也较为宽松自由。小荷尔拜因跟哥哥阿姆勃罗修斯·荷尔拜因(Ambrosius Holbein,1494—1519)自小就跟随父亲老荷尔拜因接受艺术训练,广泛的接触到人文主义的世俗文艺和古典艺术,在思想意识上较少受到宗教意识的羁绊。1515年,时年18岁的小荷尔拜因与哥哥迁居当时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巴塞尔,他早期主要的艺术活动也都围绕着这座印刷业极为发达的城市而展开。在这里,荷尔拜因开始了他的独立艺术创作工作。1517年冬,荷尔拜因踏上了梦想已久的意大利之旅。虽然,这段旅程只涉足北意的米兰等地却让年轻的艺术家受益匪浅,他仔细的研习达·芬奇的画作,这潜移默化的促成了其个人风格的成熟。在巴塞尔,荷尔拜因是一位十分丰产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书籍插画、祭坛画、纪念性壁画及玻璃镶嵌画,但是真正使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却是他这期间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肖像画创作。

与意大利及尼德兰艺术不同,德国的艺术传统十分重视情感的抒发,强调自我的情感和感受,歌德认为德国的性格就是“情感就是一切”,在他们看来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所以,德国的画家们对人物的个性具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他们观察男人和女人,追求内心的东西,着意于精神气质的描绘。在肖像画方面,德国人是大师,而荷尔拜因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他的肖像画以人物外形的酷似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而著称,而他最成功的作品无疑是他为伊拉斯谟画的3幅肖像画。

《伊拉斯谟像》中的主人公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约1466—1536)是侨居巴塞尔的一位著名的尼德兰人文主义学者,也是画家的好友,对他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图6-32)。伊拉斯谟1509年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愚人颂》被誉为文学史上最为精彩的讽刺体篇章,他以辛辣而微妙的笔调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经验哲学家和僧侣们愚昧无知的空谈,抨击了经院哲学和宗教偏见。在1515年初到巴塞尔的时候,荷尔拜因就曾获邀为《愚人颂》绘制精彩的插画。画家十分仰慕这位伟大而睿智的哲人,曾多次为其画过肖像。图6-32是画家于1523年所作,画中的伊拉斯谟身穿黑袍,头戴黑帽,他高挺的鼻梁,浓密的眉毛,紧闭的嘴唇透露出一种哲人的睿智,甚至还有些许嘲讽和揶揄的味道。那伏案疾书的双手,正握着一支长笔,洁白的纸上已经书写下了几行文字。从肖像画中可以看出画家对人所具有的智慧和自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件作品不仅体现了卓越的写实技巧和完美的造型技巧,并且生动刻画了这位学者沉着、自信和沉思的神态,更复活了他的内在精神。在当时的欧洲,没有一个画家能达到他的深度。正如罗丹评价的那样:“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斯画派的艳媚,但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在任何别的画家那里都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1526年,经由伊拉斯谟的引荐,艺术家来到英国伦敦,开始了他在英国的创作。当时的英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有着更适合艺术创作的土壤。2年后,画家短暂地回到巴塞尔,在处理了一些遗留事务之后,于1529年回到英国并定居于此,同年,他成为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师。此后的十余年间,荷尔拜因为英国皇室的王公贵族们绘制了众多肖像画。这些作品虽难免沾染一些贵族的情趣,从中却仍然能够感受到荷尔拜因写实主义的坚定立场。他没有一味的矫饰或者美化这些对象,而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与敏锐的艺术直觉着意描绘人物的内在特质。《商人基斯泽》及《两个外交官》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作品。1543年,这位终身勤奋的艺术家因为突发的瘟疫而染病身亡,时年46岁。

荷尔拜因的去世几乎宣告了德国艺术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束。在他之后,德国画坛的人文主义思潮由于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封建势力的反扑和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沉重打击开始进入了低潮阶段。哥特式风格重新占据了德国艺术的主流地位,直至17世纪被新兴的巴洛克艺术所取代。

欧洲历史上延绵几个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从千余年黑暗的神性世界中觉醒,重新审视、探索人性之美,肯定人的价值。它也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掀起的一场革新的风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神学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的发生更见证了大批闪耀整个人类历史的杰出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横空出世,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的时代”。

图6-32 《伊拉斯谟像》,荷尔拜因,152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