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称为“哥特式”,它是中世纪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历史的车轮前行至12、13世纪,日益兴盛的城市势力成为支持国王反击封建割据的利器,并因此获得国王的保护,拥有一定自治权利。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汇集了各行各业的手工艺匠人。他们组织起“行会”使得分工进一步的细分,极大地促进了手工技术及文化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作为宗教建筑的教堂被赋予更多的世俗精神、社会意义及人文内涵,是国家和城市庆典及市民集会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的标志。哥特式建筑正是顺应这样的时代需求而诞生的,它于12世纪上半期由政治比较稳定的法兰西北部地区发源并随即席卷整个欧洲,其影响一直延续到17世纪。这种新型的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样式,而广泛地运用线条的尖拱、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营造出高大、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更给人一种向上升华至神秘天国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生活面貌。
1.巴黎圣母院
“哥特”(Gothic)一词出自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是他在给当时的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率先提出的,是对12、13世纪到他们时代之间的艺术蔑视性的统称。文艺复兴的学者们认为这一时期的艺术都是北方“蛮族”哥特人所作。事实上,这种艺术与哥特人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哥特建筑却无疑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
图5-3 巴黎圣母院,法国,1163-1345年,图片源自阿尔弗雷德-亚历山大·德拉努尼19世纪末所作版画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831年1月出版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之外更以诗意的笔调为无数读者描绘了一座精美绝伦的教堂——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是最有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图5-3)。
巴黎圣母院的兴建与11世纪初期以来城市的再次繁荣大有关联。它不仅作为当时巴黎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而且也以建筑艺术上的高超水平而饮誉欧洲。在平面的布局上巴黎圣母院强调的是长度轴心,中堂的若干布局虽然保留了罗马式教堂的特点,但大气窗上的窗户、室内的采光和所有形体瘦长的造型等等都创造了一种显著的哥特风格,巧妙的糅合了高耸尖塔、尖肋拱顶、飞扶壁、束柱、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等典型的哥特元素,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升感。整个建筑以恢宏的外观和空阔的内部空间,再结合镶嵌着绚丽彩色玻璃的长窗,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及灿烂的天国意境,让人们感到自身的渺小及神权的至高无上。
巴黎圣母院内部分为3层:下层以柱廊和尖拱构成,中层是带侧廊的隔层,上面为明亮的玻璃窗。三层之间以细长的石柱相连,最后集于肋穹中心,各层皆以尖拱相互呼应。巴黎圣母院外部最宏伟的部分是它的西立面。在西立面中部,庞大放射型的玫瑰花型圆窗深深凹嵌在墙体里面,使得石制的窗格纹饰在周围墙面映衬下显得更加引人注目,细密镶嵌的彩色玻璃将光线引入教堂,将室内空间渲染得五彩斑斓、眩神夺目。底层三个大门的上方原有许多雕像及雕刻装饰,遗憾的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后于19世纪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修复。这一立面格局的设计反映了被称为哥特艺术的开始的法国圣德尼教堂立面处理对巴黎圣母院的直接影响。但巴黎圣母院最重要的特征是,在设计中所有的局部都安排得平衡匀称,服从整体。对和谐、几何秩序以及比例的强调,在这里得到了比圣德尼教堂更为鲜明的体现。
2.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潮流一直到13世纪上半期才席卷到德国。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德国土地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式建筑(图5-4)。1248年在卡罗林王朝希尔德博尔德大堂的遗址上开始兴建,1560年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德国宗教改革后停建。1842年在德国建筑师弗里德里希·茨维尔纳主持下继续修建,直到1880年最后建成。当时设计科隆大教堂的图纸至今还保存着,成为研究12世纪宗教建筑的珍贵资料。大教堂占地达8000平方米,其中有效面积约6100平方米。教堂中殿长135米,宽86米(包括耳堂),高62米。内分5个礼拜堂,穹顶43米,堂内设有整齐的席位,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座位就有100多个。教堂内四壁上方安装了10000多平方米的窗子,全部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圣经》故事图案。在阳光照射下,图案绚丽多彩,故事引人入胜。教堂内有以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为题材的石刻浮雕,使厅堂分外肃穆。(www.xing528.com)
在科隆大教堂中,11世纪德国(日耳曼)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作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影响,木雕真实而感人,表现的不是一个庄严的神王,而是一个真正的受难者的形象:耶稣消瘦的面容表现出经过挣扎之后,他的生命濒于衰竭;胸肌和腹部下垂的沉重之感,更强调了悬钉在十字架上的难于忍受的痛苦。这一杰作也由于科隆大教堂的幸存而传世。
大教堂的双尖塔直插云天,有着上通于天的逼人气势。宽大的教堂里矗立着一行行的大石柱,高的148英尺,低的也有60英尺,可双臂合抱,走在其中,有如在石化的大森林里,与凡尘世界相隔绝,顿生渺茫之感。教堂四周林立着无数座的小尖塔,与双尖高塔相呼应。大教堂前现建有“教堂平台”,成为举行礼拜仪式和各种聚会的场所。每到夜晚,安装在四周各建筑物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一束束光柱,使得科隆大教堂显得雄伟壮观、神奇莫测。现在,大教堂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
图5-4 科隆大教堂,德国,1248-1880年
教堂建筑无疑是哥特式艺术最核心和主要的领域。而哥特式艺术的另外两种主要形式,雕刻和绘画,则是依附于建筑而产生和发展的。雕刻艺术,在当时的教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门楣、经台、僧座、壁龛、门廊、檐口、柱头以及排水沟等处都有浮雕或圆雕作为装饰,题材仍以基督教圣经内容为主。除此之外,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中还出现了一些世俗人物的雕像,表现手法非常生动,追求人物真实自然的状态,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造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图5-5)。绘画方面,除了描绘宗教题材的湿壁画、细密画和宣扬基督教义的大理石片镶嵌壁画之外,彩色玻璃窗画大为盛行。这种玻璃窗画用红、黄、蓝(或绿)等色玻璃镶拼构图,借着透进来的天光,增加了教堂内部的神秘感,经典作品有如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唱诗班的玻璃窗画《圣母子和天使》等(图5-6)。
回溯千余年的中世纪历史,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艺术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根深蒂固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最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艺术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艺术、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中世纪之后,艺术领域对建筑的强调逐渐过渡到了绘画。
图5-6 《圣母子与天使》,镶嵌玻璃彩窗,公元12世纪,法国沙特尔大教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