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山脉纵横,矿藏丰富,盛产大理石及其他各种石材。这为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前提条件。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也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民主政治的社会氛围使得古希腊神话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古文明神话传说的不同样貌,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古希腊人用人的面貌来想象神,赋予神祇们人的面貌和情感,这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此外,希腊温和宜人的地中海气候使希腊人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的场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古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
古希腊艺术发展最早的阶段被称为“荷马时期”。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半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公元前12世纪末到公元前11世纪,强悍的多利亚人南下入侵希腊,毁灭了曾经强盛富裕的迈锡尼文化。其后到公元前8世纪的近四百年时间里,希腊被拖回到了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全面停滞,没有文字记载的“黑暗时代”。这个时期遗存的艺术史料甚少,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汇集而成,并且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又史称“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为古希腊著名盲诗人荷马所作。这两部史诗是希腊初期文明的百科全书,记录了古希腊人对上古时代祖先历史的记忆,对宇宙起源的瑰丽想象,更反映了当时的民情风俗及道德观念。正如柏拉图所说,“荷马培养了整个希腊”。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多样、大小不一,多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小雕像也都呈现明显的几何化形态,多为祭祀或者陪葬用途,材质以赤陶和青铜为主,没有过多的细节刻画,造型稚朴却也不失生动。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青铜小雕像《赫拉克勒斯与萨提洛斯》即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因此,就艺术风格而言,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古希腊的“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彻底瓦解,希腊各地建立了上百个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奉行不同的共和政体,新兴的自由民阶层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一时期,各城邦国之间交往频繁,更借由商业贸易往来及移民与东方国家(埃及、亚述等)有了广泛而紧密的文化联系。在新的社会情境下,希腊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相应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希腊的艺术家从成熟辉煌的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并加以改造,并逐步发展确立了属于希腊人自己的艺术创作原则。
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人体雕刻艺术是古希腊雕刻艺术之冠。人们从保存下来的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窥见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古风时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体立像,希腊人称为“库罗斯”(意为“小伙子”),拘谨直立的姿态、笔直下垂放于双腿两侧的双手,及发饰都揭示出古埃及雕刻艺术的巨大影响。然而不同于古埃及雕像木然疏离的神情,这些古希腊的雕像在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现出一种笑容。许是当时的希腊艺术家的雕刻技巧及表现手法仍未够娴熟自如,不管何种身份和职业的人物都用这种“莫名”的微笑表现,成为当时统一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古风式微笑”。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
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不可一世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亲率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及战舰1000艘入侵希腊。面对大军压境的困境,全希腊各城邦抛却之前的纷争结盟起来,共同抗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这场血战延续了数十年,对古希腊具有深刻的影响。严酷的战斗培养了希腊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产生了伟大的悲剧艺术。在雕刻艺术中也相应地出现了表现战斗场景,歌颂英雄业绩的主题。无论是表现神话还是现实题材,这一时期的雕刻作品都呈现出对古风程式的超越,产生了代表时代精神的“严谨风格”,表现为两个重要的转变:从静态的姿势转向力求表现运动甚至激烈动作;从过去只表现人物的正面发展到表现人物的多种角度。雕刻的技巧更加熟练,逐渐形成一种比例匀称、结构准确、形体明晰的“团块”塑造体系。
图3-1 《鲁多维奇宝座浮雕》,创作者不详,大理石,公元前470-前460年,罗马国立美术馆
《鲁多维奇宝座浮雕》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作品,因原来被收藏于意大利人鲁多维奇的别墅而得名(图3-1)。《鲁多维奇宝座浮雕》是刻在当时贵族使用的一种石刻宝座上的三块浮雕,宝座背面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美与爱之神阿芙罗蒂德(Aphrodite)(即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情景。传说中爱与美神阿芙罗蒂德是从海洋的泡沫中诞生的,她拥有最完美的身姿与容貌,象征爱情与美貌。当她从海上诞生时,两个季节女神正分立两旁弯身伸臂迎接她的到来。年轻的女神正身侧面,体态秀美,动作舒展和谐,脸上洋溢着欢乐,海水沿着饱满的身体向下流淌,贴身的细密衣纹随动态而展开,把人体表现得满含青春,连海水的滋润感也隐约地显现出来。宝座左侧描绘的是一个正在烧香祈祷的着衣少女,宝座右侧则是一个裸体的吹笛少女。两块浮雕组成不同的意境,裸体少女呈现出单纯、明朗的美;着衣少女则由于衣纹的自然流畅,形成柔和优雅之感。毋庸置疑,这是一组极富生命气息的作品,人体结构严谨,解剖准确,线条优美,已然摆脱了古风时期呆板而冷峻的作风,代表着那个时代希腊浮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极高成就。
图3-2 《掷铁饼者》,米隆,罗马大理石复制品,高173cm,青铜原作约作于公元前450年,罗马国家博物馆
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希腊人向众神之首的宙斯和天后赫拉献上的礼赞,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即由此而来。古希腊人崇尚人体之美,古代奥运会中裸体的运动员更是力与美的最佳展示。竞赛中获胜的运动员被奉为全希腊的英雄,他们的雕像矗立在公共场所,供人敬仰。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样一件作品(图3-2)。米隆(Myron)是古典前期最优秀的雕刻家之一,其创作活跃于公元前470至455年左右,他与同时代的菲狄亚斯、波留克列特斯并列为该时代的三大代表性雕刻家,共同奠定了古希腊艺术的经典范式。《掷铁饼者》大约创作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雕像原作为青铜,早已不复存在,但从罗马时期的一些摹制品上我们仍能依稀感受到奥林匹克英雄当年的风采。现在认为最好的摹本为罗马兰舍洛蒂宫所藏。米隆在这尊全身雕塑中刻画了一名强健的竞技者在投掷铁饼的过程中最具有爆发力的瞬间:他弯腰旋转呈S型,双臂张开如同拉满弦的弓,铁饼被摆回到了最高点即将被投掷出去,显示了竞技者即将全力以赴的气势。米隆在创作中巧妙的选取了竞技运动中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的瞬间,充满了“引而不发”的强烈吸引力。凭着艺术家大胆的审美想象及高超的表现技巧,这尊静止的雕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观者感受了掷铁饼这一连续动作的全过程并为其中所饱含的生命爆发力而震撼。为了表现投掷者对胜利的满怀信心和高度镇定,米隆塑造了安详平静的脸部,平静的脸和紧张的肢体巧好形成一个对比。艺术家于紧张和从容这对矛盾中取得了巧妙的统一和谐,这也正符合这一时期希腊艺术典雅、崇高的艺术诉求。此外,米隆在这件作品中还出色地解决了在原来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一些姿态,以体现整个人体运动感的难题。如今,这件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的作品不仅被视为人类体育运动的象征,更标志着古希腊雕刻艺术已经摆脱了古风时期拘谨形式的束缚,完全成熟。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全盛时期由此拉开帷幕。
波留克列特斯(Polyclitos,生卒年不详)是古典早期与米隆齐名的另一位杰出雕刻艺术家。他是一位十分多产的艺术家,作品材料大多为青铜,以运动员、竞技士等现实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遗憾的是,这些青铜雕像都已经损毁,仅有一些大理石摹制品留存于世。波留克列特斯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持矛者》(图3-3),现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的一尊大理石复制品被认为较好的还原了原作的神髓。《持矛者》被后世称为人体的“法则”,艺术家在作品中将人物头与身体的比例塑造为1:7,这是一种强壮粗短的体型。他认为只有符合这种比例的人体才是最美的,这也符合那个尚武的时代的审美需求。
这位持矛的战士,体格健硕,左手持矛,右腿站立,左足后屈点地,右手自然下垂,支撑点落在左脚上,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波留克列特斯的这件作品也是对他艺术理论著作《法则》一书的具体诠释。在这本书中,波留克列特斯从数的关系上来研究雕塑的美。他对人体美的比例的见解,和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的“数的和谐是支配一切生活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一致。此外,他还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提出表现人体雕像的“法则”,即:雕像重心由一只脚承担,另一只脚则放松仅由脚趾触地,并由此形成肩、腰、臀等人体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产生和谐而富于变化的人体姿态。这一法式被无数后继者们模仿延续,成为古希腊人像雕刻的规范。
公元前4世纪,希波战争之后,希腊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以雅典为中心的德洛同盟和由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和专制制度的斯巴达由于经济上的不平衡和政治制度上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长达二十七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各城邦的力量在相互倾轧间都被削弱,陷入内战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最后被外族马其顿征服。
图3-3 《执矛者》,波留克列特斯,大理石,高约198cm,青铜原作约作于公元前450年-前44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
随着城邦联盟的土崩瓦解,古希腊“全民性”的英雄主义及民族主义情怀渐渐消散。反映在艺术领域,之前作为社会共有财产来塑造的崇高、庄重、典雅的理想化形象不再是创作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多样、极富个性和世俗趣味的形象。卸下了“沉重”的民族责任,希腊天才的艺术家们开始沉溺于让人愉悦的艺术创作当中,虽然愉悦的对象往往是少数的巨富。柔和细腻的女性裸体开始成为流行的艺术主题,以至于人们将这一时期的雕刻作品称为“优美的样式”。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艺术创作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真、善、美”三者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艺术创作要高于自然的创作方法论;苏格拉底主张“美与善”的统一,他认为艺术不但模仿自然的形态,还应该通过形式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在这样的美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家们不再热衷于将人物塑造得如同神一般具有不可企及的崇高气质,而是关注对人物情感及内心活动的刻画。即便作品的主题是神,其形象也会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充满人性的美。
这一时期雕刻艺术是以普拉克西特列斯、史珂帕斯、留西波斯三位巨匠的作品为代表的。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生卒年不详)的作品以“优美的样式闻名于世”,他的人物总处在恬静、愉快的气氛中,并具有一种深思冥想而又娴静的女性美。《赫尔墨斯与小酒神》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图3-4)。这件雕像在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中不是最突出的,但是是一件原作,也是现存唯一出自希腊雕刻大家之手的原作。它是一位德国考古学家于1877年于奥林匹亚赫拉神庙遗址发现的。
图3-4 《赫尔墨斯和小酒神》,普拉克西特列斯,大理石,高213cm,作于约公元前330 年左右,奥林匹亚考古博馆(www.xing528.com)
图3-5 《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特列斯,大理石,高207cm,作于约公元前350年,梵蒂冈博物馆
普拉克西特列斯把赫尔墨斯塑造成了一个温柔的美少年,左手抱着小酒神,右手在被发掘时就断了,有人猜测他是提着一串葡萄在逗弄这个尚在幼年的葡萄酒的发明者。整座雕塑洋溢着一种轻忪的气氛,赫尔墨斯身体修长,头、躯体、下肢形成三个自然的转折,使身体形成“S”形,呈现出一种女性美。
普拉克西特列斯不追求肌肉的力量而注重肌肉的细腻和光影的变化,在赫尔墨斯的脸上似乎有一种朦胧的恬静和深思,如同一首耐人寻味的优美诗歌。
另一件作品《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是受伯提尼亚国王尼康特思的委托而作,是希腊雕刻中第一件全裸女人体,表现了爱与美之女神阿芙罗蒂德(古罗马神话称其为维纳斯)正要下海沐浴时的情景(图3-5)。她一手把衣服搭在花瓶上,左脚稍稍抬起,重心落在右脚上,整个身体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据说,为了把美神制作得更合乎理想,雕刻家特意邀请他的情人、当时希腊最美的女性芙留娜充当模特。他在这件经典的作品中保留了模特青春、健美、温柔的生动特质,更将这种美凝练、升化到了一个更典型的境界。
与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史珂帕斯(Skopas,约公元前395—前350)的雕刻却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他的作品中人物的身体往往呈现强烈扭曲的动态,面部表情刻画饱满而生动,充满了激愤的力量。《尼奥贝群像》表现了尼奥贝正在拼命保护最后一个小女儿免遭阿波罗之箭的情节(图3-6)。据希腊神话传说,尼奥贝是底比斯的王后,因言语间触怒了宙斯的妻子赫拉,赫拉命令她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和女儿月亮女神阿尔德美斯用箭射杀王后的十四个儿女,以示惩罚。雕刻家以高度写实的技巧反映了故事中最令人心碎的情节:群像中尼奥贝眼看着13个子女被逐一射死,这位可怜的母亲将最后一个幼女搂入怀中,试图用衣裙遮蔽保护她,面部流露出绝望、哀求、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微张的嘴似乎在祈求呐喊:“请留下这最后一个女儿给我吧”;幼女则跪伏在母亲怀中,显得极端恐惧。尼奥贝的眼窝深陷,眉骨突出,身体因为惊恐悲痛而弓屈成S型,呈现强烈的光影交叠变化,从而将这一幕悲剧烘托到了顶点。
留西波斯(Lysippos,约公元前395/370—前 305/300)是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也是亚历山大王最尊重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动态变化丰富的男人体,并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在长期的观察和艺术实践中,留西波斯发现之前波留克列特斯《法则》中头与身高1∶7的结构比例并不完美,从而提出了头与身高为1∶8的人体结构比例标准,认为这才是最美的人体。这种标准后来大量体现于他的作品中,《刮汗污的运动员》就是他这一新标准的典范之作(图3-7)。现收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的大理石复制品,高205厘米,表现的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似乎刚刚进行完激烈的比赛,正在用刮板刮去手臂上的汗污。他身材修长,态度从容,造型优美而又具有鲜明的体积感,从任何角度去欣赏都让人觉得十分完美。尽管雕像是静止的,但雕刻家仍生动的刻画出运动员有些许疲惫的神情。
图3-6 《尼奥贝群像》,史珂帕斯,大理石,古典后期
图3-7 《刮汗污的运动员》,留西波斯,大理石,高205cm,作于约公元前330年,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在这尊雕像中,艺术家发挥了雕塑所特有的语言,使冷冰冰的雕像在性格上显得十分丰满,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据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最满意于留西波斯的雕塑,只允许他为自己塑像。艺术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个真正的圆雕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刮汗污的运动员》是后来一系列优秀圆雕作品的开端。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
公元前3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他以希腊本土为中心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希腊的文化也随亚历山大的军事扩张传播到各地,并和各国、各地艺术交流融汇,反过来其他地区的艺术又给希腊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故称“希腊化时期”。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希腊化初期具有代表性的杰作之一(图3-8)。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四分五裂。公元前305年,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在一次海战中大败埃及托勒密国王的舰队。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建造了这座美丽而富有气势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雕像。尼开,即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多利亚),曾帮助宙斯在提坦之战中战胜提坦巨神,传说她身生有双翼,携带橄榄枝,象征胜利与和平。整座雕像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高水平的杰作。
图3-8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创作者不详,大理石,高247cm,约公元前190年,巴黎卢浮宫
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他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这尊雕像是如此的引人注目,以至于收藏她的巴黎卢浮宫将它与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并称为卢浮宫的“三宝”。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是另一件出自希腊化时期早期的卓越作品。1820年,这尊传奇性的女神雕像在米洛斯小岛的一个山洞里被当地农民发现(图3-9)。在发现时女神的双臂就已经失去,曾经有人试图给雕像配上两臂,但不管什么设计方案,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她虽然断臂,但这丝毫无损她的美丽,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最美的古希腊裸体女雕像。这尊阿芙罗蒂德大理石雕像高大约2米。阿芙罗蒂德呈立势,但直立中体现出许多微妙的曲线变化。她的腿部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仅露脚趾。由于下半身厚重稳定,袒露的上半身显得更加秀美。她像一座纪念碑,给人以崇高感,然而其亭亭立姿,却又优美动人。其躯体呈螺旋状上升的趋向,略微倾斜,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美神的内心显得十分宁静,她没有半点娇艳或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其庄重的妩媚为历代艺术家所赞叹。因为以前发掘的一些古希腊裸体女雕像,大都着重于表现感官上的美,而这尊美神的形象充满着无限的诗意,她那含蓄的、耐人寻味的美代表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几乎使一切人体艺术都相形见绌。当年法国获得此像时,全国沸腾,人们视其如国宝,有人在欣赏时竟激动得流下了热泪。珍藏它的卢浮宫还把这尊雕像奉为镇馆之宝,并专辟一室,以贮女神之美。
图3-9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创作者不详,大理石,高202cm,约作于公元前130年—公元前100年,巴黎卢浮宫
1506年,意大利人弗兰蒂斯在古罗马皇宫的废墟上种植葡萄时,发现了高约2米的群像《拉奥孔》(图3-10)。这是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的又一典范之作,人们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博物志》里的相关记载确认这一群像创作于公元1世纪早期,作者是罗德斯岛著名雕刻家阿基桑德斯和他的两个儿子坡里多罗斯和阿典洛多罗斯。罗德斯岛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处于希腊与小亚细亚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希腊化时期是罗德斯岛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更是当时重要的美术中心。
图3-10 《拉奥孔》,阿基桑德斯等人作,大理石,高240cm,约公元前1世纪,梵蒂冈博物馆
《拉奥孔》群像即是罗德斯岛雕刻学派后期代表作品,取材自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特洛伊之战。拉奥孔是特洛伊城的大祭司。为了争夺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联合远征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希腊人迟迟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由足智多谋的奥德赛想出了一个木马攻城的妙计:希腊人做了一匹巨大的空心木马,奥德赛率领众英雄藏入马肚里,放置于特洛伊城外。然后,全体希腊将士们佯装扬帆离去,实则隐避到附近的海湾。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回希腊本土了,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看见城门外留下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用来献给女神雅典娜的,就想把它作为战利品拖进城来。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拉奥孔见状严厉的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接受希腊人的木马,以免中计。拉奥孔的举动触怒了雅典娜。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缠死。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拉奥孔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了惩罚。《拉奥孔》群像采用了经典的金字塔式构图,稳定而富有变化,人物随蛇的缠绕扭动,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雕像中,拉奥孔和两个儿子被两条巨蛇缠噬,正在极力挣扎,痛苦不堪。艺术家逼真地表现出人物垂死挣扎的痛苦状态和紧张、激动的气氛,体现出高超的写实技巧。尤其是对因为剧烈的痛苦而痉挛的肌肉的刻画是十分震撼人心的。但是,艺术家对外在气氛、戏剧效果的追求,胜过了对人物心灵活动的揭示。对于人物肢体的力度及造型美感的追求使得作品呈现某种刻意修饰的痕迹,从而缺少了一种由于极端的痛苦与灵魂的挣扎而迸发出来的质朴的,内在的激情。虽然在心理刻画上不如盛期作品那样深刻,但《拉奥孔》仍然不失为一件卓越的典范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