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亚洲就占了三个,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到太平洋的东海岸及其岛屿,都有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足迹。同样,亚洲美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美术方面,就多样性而言,没有一个地方能与亚洲相比。
尽管亚洲文化差异大,但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流整合,逐渐形成了以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东亚为中心的四个文化圈。每一个文化圈,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相互间的贸易往来,自然形成了某种超越国家民族的文明一体化倾向。甚至,在整个亚洲文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某种相似性。
1.精谨工致——亚洲绘画
(1)波斯细密画
历史久远的波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所以它的艺术兼有多元文化的影响和痕迹,是名副其实的各种艺术的大熔炉。波斯最为独特的艺术是波斯细密画。它是手抄经典、民间传说等书籍中与文字相配合的一种小型图画,最早始于《古兰经》上的边饰图案,尺寸偏小,描绘细致精美而又复杂,起源非常古老。14世纪时,古波斯人将画与饰相结合,从而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画种。古波斯细密画整合了多种美术资源,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羊皮纸画,欧洲中世纪的圣经抄本画,中国的工笔画等等,呈现融汇百家、兼容并蓄的多元艺术面貌。这种独特的古波斯艺术于16世纪间发展至顶峰,到17世纪开始趋于衰微,至18世纪之后已然基本解体了。然而,作为艺术灵魂之延续,波斯细密画的风格对周边国家如土耳其及印度的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被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1858)继承下来,而发展为又一个细密画的盛世。
现藏于美国弗瑞尔美术馆,完成于16世纪中期的手绘插画《霍斯罗夫看见希琳沐浴》是代表着波斯细密画极高艺术成就的杰出作品(图2-1)。画作以著名伊朗诗人内扎米(Nizami Ganjavi,1141—1209)的五卷爱情诗《霍斯罗夫与希琳》为蓝本,展现了古波斯地区萨珊王国的国王霍斯罗夫和阿拉穆国(古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公主希琳之间曲折而又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画面中,蜿蜒而下的河流和河畔岩石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前景是出逃的公主希琳赤身裸体在河中沐浴的场面,树林后边是为了寻找他未曾谋面的爱人希琳而私自离开王宫的霍斯罗夫,他骑马经过,无意中看到公主裸身洗澡的情景。画面中两人眼神对应产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女性人体的着意描绘,产生了极具感官刺激的视觉效果。这幅绘画呈现出古波斯浓烈的装饰风格,然而艳丽而优雅的设色,精谨工致的细节渲染,及细腻的勾线无不呈现出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画中两位家喻户晓的主人公的形象刻画竟全然没有深目高鼻、脸型瘦长的古波斯人的样貌特征,反而呈现圆脸、弯眉、长眼、细唇的典型东方人种形貌,具有强烈的中国味道,正是自元朝(1271年—1368年)以来古波斯与中国密切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
图2-1 《霍斯罗夫与西琳》,纸本重彩,31.1×19.7cm,16世纪中期,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2)日本浮士绘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据史籍记载,日本自汉朝已经与隔海相望的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传统文化尤其美术领域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借由中国画师授予他们的技法,日本画家们融合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发展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公元17世纪以江户为代表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享乐生活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表现歌舞伎演员、艺妓、歌女和市民阶层生活、名胜风景等的人物画、风俗画、风景画也随之发展起来。因为这些艺术创作的内容着重描绘社会风俗,反映市井生活,代表市民阶层的趣味,所以被称为浮士绘,即指现世的各种社会相。日本美术的浮世绘时代,从17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明治维新前后。早期的浮士绘类似风俗画,手绘而成,称为肉笔画;之后由于中国明清木版插画的影响及日本本国木版画技术的发展,浮世绘多由木版套色印刷而成。
市民画家菱川师宣(1618—1694)被学界公认为是浮士绘第一人,他吸取明清版画的影响,是第一个用木刻开创日本近世风俗画的人,更打破了画面对文字的依赖,让绘画插图从文学作品中彻底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其画风延续了大和绘的传统,以柔美而富有弹性的线条表现美人,为浮世绘美人画定下了基调。
图2-2 《高名三美图》,喜多川哥麿锦绘,规格不详,1793年
铃木春信(1725—1770)是继菱川师宣之后最重要的浮世绘早期代表人物,他进一步革新了浮世绘的版画技法,用十种以上的色彩多次套印。以这种新技术印制的版画色彩丰富,中间色过渡微妙,故名“锦绘”。此后,浮世绘更关注现实生活,迎来了浮世绘美人画的黄金时代,喜多川歌麿(1753年—1806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妇女生活及心理有着极深的认识,又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大首绘”的形式,即画面只描绘女性的脸盘和上半身,侧重于构图和线的表现。如他的代表作《高名三美图》,体态的描绘与技法的运用合乎社会时尚情趣;人物精致的五官,佩上日本传统的发式和色彩艳丽的和服,极其符合大和民族的审美理想(图2-2)。
图2-3 《富士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浮世绘,25.7×37.9cm,约1830-1833年
图2-4 《江户名胜百景·大桥骤雨》,安藤广重,浮世绘,44×61.5cm,1857年,日本浮世会博物馆
浮世绘晚期,曾经繁盛的美人画及风俗画题材逐渐衰微,风景画异军突起,代表人物有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和安藤广重(1797—1858)。北斋受到西方铜版画的影响,吸收西画手法,融合日本情趣,以大胆的构图,艳丽的色彩表现自然。他的作品多以江户及其海域风光为题材,特别是他画的富士山风光更是备受推崇,其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尤其是印象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富士三十六景》(图2-3)。安藤广重是继葛饰北斋之后涌现出来的另一位浮世绘风景画大师。广重常刻画世俗风景,描写自然变幻并融入庶民日常感受,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画风平易和谐,具有抒情的诗意之美,代表作有《江户名胜百景》(图2-4)。除了风景画之外,广重还创作了大量花鸟体裁的作品,雪景、花卉和月色构成了他绘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几乎同时期的葛饰北斋一样,广重同样在其绘画创作中大胆的采用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其兼容并蓄的绘画风格为西方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画家所认同和推崇,成为世界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艳情凝化——印度雕塑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度河两岸,后文明中心逐渐东移至恒河流域,孕育出一个糅合多民族、多宗教的灿烂古文明。
印度是世界宗教的重要发祥地。宗教渗透到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更影响甚至决定着绝大部分民众的生活。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了婆罗门教,根据教义,社会被分为4个种姓: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与军人),吠舍(耕民与商人),首陀罗(奴隶)。公元前6世纪,喜马拉雅山下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释迦牟尼在一次出游时偶然间见到了人类老、病、死的三种状态,于是顿悟,毅然决然的独自离开了皇宫,开始了出家苦修的生活。佛教由此而创立,并于公元前4世纪被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阿育王定为国教,成为影响印度文明进程的另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佛教的发展和古印度耆那教的复兴,婆罗门教开始逐渐衰微。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逐渐演化成为印度教并成为印度的第一大教。可以说,正是多种宗教的相互消融与交织谱就了古印度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古印度美术从根本上讲是宗教美术,无论是婆罗门教、印度教或是佛教,都非常重视美术辅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相较而言,佛教美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它对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次大陆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而印度教拥有教徒的数量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其美术体系则是印度艺术视觉最集中的代表。
印度教崇拜宇宙生命,印度教诸神都是自然界各种威力的化身。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大主神。因此,这三大主神在印度教造型艺术中也是塑造得最多的形象。梵天是创造之神,其造像一般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宝座上或乘骑天鹅;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性格温和,其造像通常是衣着华丽,佩戴宝石、花环,四臂持轮宝、仙仗、莲花和宝剑;拥有三眼四手的湿婆是毁灭之神,主宰世界的创造和毁灭,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并擅长舞蹈,是世上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也被称为“舞王”。湿婆往往被描绘成瑜伽苦行者的形象。然而,印度教圣像中最著名的湿婆像是创作于朱罗时代的《舞蹈之王》或《舞蹈的湿婆青铜像》(图2-5)。这尊出自无名艺术家之手的湿婆像是按照印度教造像的严格规定来塑造的。湿婆被表现为一个三眼四臂的裸体男性舞蹈者,后右臂手持一沙漏小鼓,象征创造;后左臂手持一团火焰,象征毁灭;前右臂手作无畏印,抚慰教徒;前左臂手作象手势,为教徒赐福。他左脚腾空而起,右脚力踩代表无知的侏儒,头发随着肢体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
图2-5 《舞蹈的湿婆青铜像》,印度,朱罗王朝时期
3.神灵栖居——东方建筑(www.xing528.com)
(1)泰姬陵
1526年,中亚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开始了强大的莫卧尔王朝对印度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统治。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作为外族在印度建立的政权,莫卧儿帝国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印度本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艺术相交融的明显特征,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是其典型代表。
泰姬陵始建于1631年,1653年竣工,历时22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汉(Shah Jehan,1592—1666)为纪念其美丽的妻子泰姬·玛哈尔而修建的陵墓,主要采用红砂石和白色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华美典雅。其设计灵感源于莫卧尔时代文学艺术中的乐园意象(图2-6)。最外面的围墙长576米,宽293米。陵墓托在96米见方,5.5米高的白大理石台基上,台基四角耸立着40.6米高的圆塔,正中是伊斯兰式的半球形寝宫,高约57米。正门前方的平地上是一个十字形水渠。整个陵园占地17万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大理石上以各类宝石及半宝镶嵌的阿拉伯文字以及花鸟透雕装饰,绚丽夺目,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艺术于一体。
图2-6 泰姬陵,印度,建于1631-1653年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温柔的蓝色。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默默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一个千年的爱情传奇。
泰戈尔曾赞美道:“泰姬陵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必然联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阿姬曼·芭奴,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入宫19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汉的荣辱征战。沙·贾汉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幸的是红颜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死去。为了纪念死去的妻子,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皇族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痴情的沙·贾汉本想在河对岸用黑色大理石为自己造一座陵墓,中间用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连接,穿越阴阳两界,与爱人相对而眠,可惜梦想在皇室的纷争中戛然而止。泰姬陵建成五年后,他的第三个儿子弑兄杀弟篡位,沙·贾汉也被软禁在阿格拉堡。此后整整八年里,阿格拉堡宫殿的每个月夜,透过一块水晶石的折射,都有一个伤心的丈夫不眠不休,痴痴地凝望着数公里外月光如洗中爱人的陵墓。直到1666年去世,他的灵柩被放置在妻子的旁边。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为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代代不息。凡是见过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洁白晶莹、玲珑剔透的身影所倾倒,为它那穿越时空、生死相随的爱情所感动。
(2)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
亚洲东南部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受佛教及印度文明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以佛教建筑和王宫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古城。
图2-7 婆罗浮屠塔,印度尼西亚,约建于公元800年
公元7至8世纪,爪哇(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古代文献中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泛称)盛行佛教和婆罗门教,上层社会信仰佛教而下层社会信仰印度教。婆罗浮屠塔是印度尼西亚最独特的佛教建筑群(图2-7)。它造在一座火山脚下的岩石小冈上,婆罗浮屠就是“山丘上的佛塔”的意思,也称“千佛坛”。它凭借土丘,用石块修筑成9层,由下而上逐层缩小,整个外形呈阶梯状的锥体。坛为实心,由30万块石头紧紧砌合而成,最大的竟重达1吨多。塔基是一个边长为111米的正方形的台,台基之上是5层方塔身,再上面3层又是圆形的台基,台基正中是一个较大的高约9米的塔,里面坐着一尊佛像。塔连台基总高本是42米左右,现残存35米。底部四周有石级直通其上,上面三层圆台基上还设有许多小塔(其中第七层32座,第八层24座,第九层16座)共72座环绕大塔。这些小塔上都刻有一个个透光的孔洞,形似竹篓,所以又有人叫这个婆罗浮屠为“爪哇佛篓”。里面都坐着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的佛像,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做“指地”、“禅定”、“施予”、“无畏”和“转法轮”五种手势。5层方塔身的侧壁上筑着佛龛,一共432个。每个龛里有佛像一尊,坐在莲花座上,动作各不相同,神态各异。方形塔身和栏杆上还有2500幅浮雕,其中1400幅是佛本生故事,其余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山川风光、动植物等。众多的浮雕面及佛龛的佛像布局使整个建筑物构成了一个立体曼荼罗的说法图。内容有《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故事,一幅接一幅,好像一本绵延不绝叫人不忍释卷的连环画,不仅情节引人,就连形象也是那么逼真,更不用提它的雕刻技法有多么细腻动人了。全塔两千多面浮雕,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关于婆罗浮屠塔的象征意义有多种推测:说它或是一种庙宇的模式;或是“天圆地方”的形象图解;或是按照佛教“三界”说建造的,下面方形的台基代表“欲界”,5层方塔代表“色界”,上面的圆形部分代表“无欲界”。由下而上,象征由尘世走向极乐世界大悟得道的过程。今天,婆罗浮屠塔仍是南半球最著名的古迹,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合称为东方的四大古迹。
(3)吴哥窟
图2-8 吴哥窟,柬埔寨,约建于公元12世纪
柬埔寨位于中国到印度的海上航线的要冲。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的文化就开始传入这一地区。公元9世纪初,真腊王国建立了吴哥王朝(9—15世纪),在柬埔寨西北境新建国都吴哥,统一了全境,国势强盛。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和加耶跋摩七世时期,柬埔寨大兴土木,前者花了30余年时间兴建吴哥窟,后者重建了被占婆人毁了的吴哥城。印度教有“众神轮回”之说,认为神在轮回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到凡间为人。为巩固王权,每位国王都以神在轮回过程中的“神王”自居,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他们生前造自己的神殿(庙宇),死后便以神殿为陵墓,享受后人的祭祀。因此,国都吴哥城内外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在几百年间建造了大小神殿和大型雕像600余座之多。在神王合一的观念作用下,根据佛教和印度教共有的信仰,吴哥王朝的都城和规模较大的神殿,都按照古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的模式布局。在3层或5层台基上建造5座塔,中央一座大的是须弥山,四角各一座小的,是四大部洲,它们形成“庙山”。庙山外围挖壕成水面,象征传说中环绕须弥山四周的咸海。
庙宇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吴哥窟,即吴哥寺(图2-8)。它中央金刚宝座塔的台基75米见方,正中的主塔高25米,四角的略低一点,相距也较远,所以构图疏朗而匀称,塔的轮廓像印度教庙宇,也作柔和的曲线,饱满而有生气。有廊子和过厅把五座塔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田字形”的布局,纵横两条轴线锁定了中央大塔的位置。建造吴哥窟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与印度教的保护神毗湿奴“神王合一”的像供奉在中央大塔里,这里便是国王的陵墓。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彩,艺术水平很高,主要刻在回廊内壁,也布满廊柱、窗楣、栏杆、基座等处。第一层回廊内壁上有800米长,2米高的浮雕带,题材多取自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东墙刻毗湿奴化身神龟取长生不老甘露的情节,北墙刻毗湿奴与妖魔鬼怪作战的情节,西墙刻有神猴助战的场面。浮雕中也有苏利耶跋摩二世亲自上阵,率领军民前赴后继打败侵略者的战争场面。吴哥窟不但是杰出的纪念性建筑,也是雕刻艺术的宝库。
(4)法隆寺
图2-9 法隆寺,日本,始建于607年
佛教在6世纪中叶传到日本,当时正值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为了巩固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日本大量吸收中国的封建典章制度和文化。公元592年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574—622)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后即大力弘扬佛教,宣布佛教为国教,并着手按照朝鲜半岛上百济国的模式建造佛寺。百济自建国起即与中国有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因此中国佛教建筑也借由百济传入日本。建于奈良的法隆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相传经由娴熟的百济国工匠按照中国佛教建筑样式及形制修建而成,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图2-9)。寺庙占地面积约19公顷,分东西两院:西院主要建筑有南大门、中门、回堂、金堂、五重塔、经藏、钟楼、大讲堂等木结构建筑;东院以梦殿和传法堂为主。梦殿是八角形的,供奉救世观音像。金堂内供奉铜铸三世佛,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像。五重塔共5层,塔总高32.45米,各层面阔不大,层高小,而出檐很大,建筑外檐多采用云拱,所以这座塔仿佛就是几层屋檐的重叠,非常轻快俊逸,是日本飞鸟样式的代表。
中国的建筑艺术随着佛寺建筑而在日本广泛流传,从此对日本的建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日本建筑史上打下了鲜明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