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揭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珠江文化

珠江新语:揭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珠江文化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中国早已有近三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最早的始发港在广东,具有恢复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在世界海洋文化史中应有地位的重大意义。二是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编选推出的《海上丝路文化新里程一珠江文化工程》。

珠江新语:揭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珠江文化

珠江文化又史称“岭海文化”,这十分形象地点明了岭南地区那山海相连,山川性与海洋性兼备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文明生态环境。据《汉书》所记,汉武帝在公元前111 年平定岭南时,即派黄门驿长在交趾部首府广信启程,然后从雷州半岛的徐闻乘船起航,经北部湾的合浦到日南(今越南)。这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经雷州籍名作家洪三泰提议,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学者到湛江、雷州、徐闻、北海、合浦、泉州等地考察,终于认定《汉书》中所指的徐闻即今徐闻县五里乡一带的港口。这个结论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来自京、沪、桂、琼、闽、港澳等地百余名专家的确认。

这一结论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大大推前。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 年到中国考察海上丝绸之路古迹,确定南宋时才开始海上交通贸易的福建泉州是中国最早始发港,提早1300 多年,为珠江文化和中华文化具有海洋性找到了历史依据,对19 世纪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说:“中国没有享受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中国的文化”的代表性的西方观点,对电视片《河殇》说中国不是海洋文化的观点,都是有力的反驳。事实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中国早已有近三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最早的始发港在广东,具有恢复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在世界海洋文化史中应有地位的重大意义。

其创新意义所在,一是将历史性的、学术性的课题研究与现实的地方的经济文化研究开发相结合,即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定位研究与当今地方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二是将学术研究著述与文艺创作相结合,编撰出一套多学科的《珠江文化丛书》,其中洪三泰、谭元亨、戴胜德等的《开海一海上丝绸之路2000 年》、《千年国门一广州3000 年不衰的古港》,是首部反映海上丝绸之路题材的文学作品;谭元亨的《广府海韵一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是首部论述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理论著作;黄鹤等编的《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和《外国学者谈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是汇前人研究成果精华之鸿篇;陈永正编注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是以悠长岁月的连篇古诗,佐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源远流长,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和珠江文化的海洋性的精选诗集。这套“海上丝绸之路专辑”的出版,与著名作家朱崇山的多卷长篇小说《深港澳三部曲》中,首部以描绘改革开放初期创办深圳特区的窗口的《南方的风》,缩影香港百年沦桑的《风中灯》和澳门数百年苦难史的《十字门》等相得益彰,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了珠江文化在香港、澳门与西方海洋文化对撞交汇的历程。全面地论证了海洋性是珠江文化历史特长、份量特重、优势特显的重要素质

更难得的是,通过对沿海城市广州,饶平、潮州澄海、汕头、汕尾、惠州、深圳、珠海、阳江、湛江、雷州和广西的合浦、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的考察,黄伟宗率领的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组,还进一步佐证了《新珠江文化论》所提出珠江文化独具的“口岸海关多”、“航运水系多”的特征,即珠江流域的古港口岸是数量最多、历史最久、年代最齐全、沿海岸线最长的。它的入海口有磨刀门、虎跳门、鸡啼门、蕉门、横门、崖门、虎门、洪奇门等8 个门,鲜明地体现了珠江与南海的江海一体的形势,即江河性与海洋性的水乳交融。特别是珠海,历史上从葡萄牙在明代占领澳门开始,就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要道,如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从此进入国内传教并传入现代西方科技文化的。早在清代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标志开创现代文明的“第一”人物,也都出自珠海,如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和第一间培训留学生出国的甄贤学校的创办人容闳,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所大学一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苏兆征,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林伟民等等。故珠海实为中国近现代文明第一港。(www.xing528.com)

2003 年在阳江海底发现的一艘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水上考古发现中时间最早、文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沉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现,具有不亚于陆上丝绸之路文物集中地甘肃敦煌的研究开发价值,文物数量也远比敦煌多,被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定位为“海上敦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同。此外,该会在粤桂交界的怀集封开贺州梧州等县市,也发现许多可证实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的文物和遗址,具有极其深广的研究空间和开发价值,可促进区域、省际和国际合作。这可视为其会的第二大贡献,有力地推进了珠江海洋文化研究开发工程的进展

从前述五部理论专著看,这方面最有价值的,一是该会黄启臣主编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作为首部论证数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史的专著,它以丰富的中外史料,阐述了自西汉由徐闻、合浦港出海,魏晋南北朝时从广州港起航,历隋、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2000 年经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记述了同时广东对外贸易的国际航线、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地域、管理体制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外移民、中外文化交流和广东经济的变迁状况,有力地论证了珠江文化的海洋性、重商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质形成的内在依据。

二是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编选推出的《海上丝路文化新里程一珠江文化工程》。作为首部对包括研究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内的珠江文化工程进行全面总结和全方位论证的学术论著,它一方面以选编有代表性文章的方式,将历时十多年学术进程中的重大学术活动和成果缩影出来,另方面又将在《岭南文史》、香港《中国评论》、美国《世界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或报道选编,藉此将这工程取得成果的质量和社会反响展现出来,起到全方位论证的学术作用和实证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