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痴情深恋之圆舞曲

珠江新语:痴情深恋之圆舞曲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暖珠江》从广东沿海渔村知青大逃港写起,至梁淑贞、林必成这对知青恋人故地重逢作结。情暖珠江,核心在“情”。何欢与麦坚的悲欢离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珠江三角洲这一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化的富庶地区的新的人际关系和观念变化。归根结底,珠江大地上演的这场威武雄壮的人间正剧,离不开察民情、顺人心的执政党的精心导演。

珠江新语:痴情深恋之圆舞曲

自北方《新星》问世,南方遥向呼应,相继出现了《公关小姐》、《商界》、《特区人》、《外来人》等一批反映改革开放题材佳作。近日开播的广东36集电视剧《情暖珠江》,既不限于表现农村改革经历的激烈政治斗争,也不限于某一具体行业、某一类型城市的改革巨变扫描,它以一种更为雄浑的气势,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深刻的镜语,从知青情结、珠江文化意识、观念更新、党群关系等四个方面入手,绘制了一幅南国改革开放为历史长袖,为其大潮起伏,涛声浪影留下了艺术写真。

(一)城乡提携与知青情结。《情暖珠江》从广东沿海渔村知青大逃港写起,至梁淑贞、林必成这对知青恋人故地重逢作结。委婉细腻地表现了林必成与梁淑贞、张越美、谭蓉这3 位女知青战友的感情纠葛、心灵历程和不同归宿,塑造出他们风格各异的独特个性。

梁淑贞,是位外表柔弱秀美,内心刚强豁达的理想女性。她从被父出卖,不幸失身的绝望中,从婚姻的连遭不幸、事业的多番受挫中挺身而立,闪耀出东方女性与时俱进的魅力光彩。

张越美,是位看似新潮实则传统的港商千金。事业上的精明与成功没有磨灭她女人的天性,对心目中白马王子的痴恋是其拼搏的动力和幻灭的原因。

谭蓉,是为恪守“人生交易原则”的教授遗孤。她的钻营、攫取、瞒哄是那样的不择手段而又振振有词,以为有所付出就必有应得,是她青云直上而终于锒铛入狱的人生哲学

在这样3 位女性的环绕追求中付出了爱与恨、血与泪、情与怨的林必成,是一位有胆有识,并非绝情寡义的柔情硬汉。他自强而又自负,自信而又自卑,既想充当驾驭女性的生活强者,又时时离不开女人的慰藉与扶持。

从这4 位当年的已遂或未遂的逃港知识青年、今日的香港老板、广州经理、乡镇企业家的人生经历和命运变化中,人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南国改革开放大潮的不可遏止的奔突伟力,一种人民所要求的过上更文明更富足更美满生活的原始冲动。从强硬的由城下乡的知青插队的偏激政策,到纠偏的由乡返程的知青回城的安置政策,再到互惠的城乡提携的知青返乡办厂举措,一代青年的悲喜剧命运浓缩了共和国40 年来的艰难足迹。知识青年,这苦难的被时代愚弄和嘲谑的一代,这迷惘的、反思的一代,这开拓、奋起的一代,有什么能比他们的戏剧性命运变化,更能说明今日改革开放大潮的社会基础,历史必然和来之不易呢?!

(二)粤港合作与家族亲情。情暖珠江,核心在“情”。它已不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所狭隘理解的“阶级情”,而是今天“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所需要的爱国豪情、思乡热情、爱侣恋情、家族亲情、城乡友情、知青真情,以及所有健康温馨的人际交情。

从珠江文化意识的历史高度和审美角度出发,《情暖珠江》的编导者始终将“东方之珠”香港,作为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珠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看待,并以家族亲缘关系来艺术诠释粤港关系,把广州、香港、珠江三角洲这三大块不同文化色彩的地理空间,统一于情牵意连的家族关系中。这既符合于粤港文化渊源的历史实际,又符合“在家庭成员中发生的矛盾最具震撼力”的戏剧美学原则,达到了同类题材影视片难得一见的艺术高度。

在这张编导精心炽就的家族关系网中,居于枢纽地位的自然非必成莫属。处于广州一极的,有他的父母妹子和妻子一家;处于香港一极的,有他的后妻一家;处于珠江三角洲一极的,有他的挚交麦坚一家。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兄兄妹妹、亲亲友友,敷演出多少动情催泪的戏剧场面!淑贞为得到真爱在婚前所默默承受的巨大痛苦;越美回城无望与心上人厮守终老的幻梦相继破灭后的破罐烂摔;谭蓉卖身回城夺人名额遭到围攻时的悲泣发泄;必成求成心切误踏陷阱百口莫辩时的心如死灰,洗清冤屈后与淑贞黯然相对时的目光交流,无不将情意的暖流流注于人物生命及交往之中,实现了通俗剧的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和以家庭亲情伦理关系抓牢电视观众的审美功能。

(三)人际关系与观念嬗变。《情暖珠江》,情深意长,却并不是一部浅白直露的煽情之作,它以人物的情感移换和迸发作为观众与人物心灵沟通的桥梁,表现了在南国改革大潮中的观念嬗变及人际关系的重构。(www.xing528.com)

如果说,林必成对失贞的梁淑贞的宽宥和接纳,只是一种目前早已逐渐被世人认可的观念更新的话;那么,梁淑贞在下乡还是赴港、弥补夫妻裂痕还是分道扬镳时所作的人生抉择,就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超前意识了。诚然,对于她这位甘愿与必成幸福结合真诚相爱的少妇来说,让出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宁受世人冷嘲诽议也要让情侣有选择自由,已属非易。更何况现在面临的是鸳梦重温、全家团圆的美景和乡下办厂、家庭破裂、前途难卜的命运选择呢!如果武断臆测说这位贤淑少妇在此时便有未卜先知的恐惧,断定丈夫必成赴港后会在激烈的商场竞斗中丧失自我的良善本性,投入情敌张越美的怀抱,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但肯定她有更相信自己眼力和实力、更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丈夫移情别恋的自由、宁可在承受牺牲的磨难中经受时间老人的考验,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崭新观念,还是大致符实的。这亦使她成为一个代表了新时代新生产力的艺术形象。

何欢与麦坚的悲欢离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珠江三角洲这一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化的富庶地区的新的人际关系和观念变化。当这位纯情少女被经济的绳索捆绑到麦坚的婚床上时,她是怀着拼死的信念向命运抗争的。而后来,当她如愿以偿在麦坚的帮助下与同村恋人结合,却发现他在世俗的泥塘里借胎传种形同猪狗时,又毅然再度冲决了婚姻的束缚,在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事业追求中赢得了新生,重获了爱情

无论是林必成——梁淑贞——张越美——谭蓉这些主要人物间关系的组合——破裂——再组合——再破裂——直至更新的组合的人际复杂纠葛中,还是在阿娇、阿昌、阿蒙这样的次要人物的混世、自强生活中,都隐隐约约透露出大量鲜活信息:一场由沿袭已久的传统计划经济型社会,向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新型市场经济社会转换的历史巨变,正在珠江流域的广阔空间进行。它不仅在宏观和表层刷新了尘世风貌,更在微观和深层重铸了世人心灵,造就了由南及北的观念更迭。

(四)党群关系与真诚理解。归根结底,珠江大地上演的这场威武雄壮的人间正剧,离不开察民情、顺人心的执政党的精心导演。要如实地深刻地反映这场南国改革开放巨潮的磅礴气势,必然不可回避党群关系这一棘手的敏感问题。

《情暖珠江》的高明,在于它既不文过饰非,为过去的决策错误开拓,也不失职卸责,让今天的成功辉煌障眼,剧中也出现了像罗副书记那样嘴唱高调、心怀不轨的丑类、但只是忝居末位,权当陪衬。而站在时代前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情同手足、唇齿相依、肝胆相照的,是全哥这样深得人心的共产党的基层领导。《情》剧没有赋予他一贯正确,只会训人的超凡魔力,而只是刻意描写了他通情达理、真诚豁朗、善察人意、扶困救危的一面。不论是替必成开脱,将“叛国投敌”的罪行淡化为“非法探亲”的盲动,还是顶住压力,让淑贞长期回城撑持贫困之家;也不论是设身处地,化解因必成蛮干造成的一触即发的劳资纠纷,还是因势利导,鼓励淑贞在婚变和落选的打击下振作精神,充当生活的强者,都显示了全哥他作为党的优秀干部的人格魅力和极高威信。

就是在他亲自出山,到香港请富商李汉平回乡省亲的这一看似全剧的“闲笔”里,也显出他识见超群,胸有成竹的丰采。袒肚纳凉,谈笑风生,释母仇旧怨,撩思乡浓情,展现了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民众福祉为念的宽广胸怀。

上述四点,仅为《情暖珠江》一剧超越前期同题材作品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粗略把握,但已能初见它独具只眼的艺术卓识和集思广益的艺术实绩:它不是平淡乏味的小市民悲欢录,也不是慷慨激昂的政论篇,分明是一部高品位世俗化的闪耀改革时代精神的南国风情通俗剧。当然,它也有着自己的局宥缺陷,也许是现实的躁动的沸腾生活的热力所致,使她的“荣贵里”镜画乐曲中奏出了过多刺耳浮躁音符。这未必很能体现珠江文化中那不尚空谈争辩、更愿实干的和谐温馨的气韵。从女主角梁淑贞那不善唇枪舌战,却能认准真理、坚持企业科学管理,招才进宝,提携共荣,默默实干,勇于奉献,终成正果的境遇里,不正蕴含着新珠江文化那豁朗大度、高远明达的神韵吗?

多元文化的冲撞搏击,形成了珠江地区百年难遇的“文化浪尖”现象,永葆作品的民族神韵和珠江文化意识,在“三性”优化组合和艺术消费中实现其审美价值,是岭南文艺家所要高奏的——

【注释】

[1]余慕云.香港电影掌故[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