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太平天国人物搬上舞台、荧屏,不自陈仕元、于得水编导的历史电视连续剧《洪秀全》始,著名剧作家陈白尘、阳翰笙早就分别创作过称誉一时的《金田村》、《石达开的末路》、《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等剧。这自然是《洪秀全》最好的艺术借鉴。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农民领袖集团成员为主角,如此全面地在荧屏上展示太平天国悲壮惨烈的革命史,不能不说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第一次。它的演播,与大型电影《孙中山》和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康梁变法》一起,标志着广东影视界完成了在珠江文化上,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3 大伟人的艺术扫描,为弘扬岭南英杰的爱国精神作出了贡献。
从艺术地再现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需要出发,从全景式审美观照太平军将士的战斗、生活、心态的需要着想,《洪》剧编导者从浩繁的史料中抽取素材,以摄像镜头的流动,精心编织了3 条色调各异的形象彩绘,炽就了一幅题旨深远气势雄伟色彩明丽的太平天国的长卷。
红色,是革命之色,是贯穿全剧的一条“红线”。《洪》剧展示出同仇敌忾的太平军将士与勾结洋兵、凶焰万丈的清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其核心是善与恶、忠与奸的冲突。它始于洪秀全为信徒“洗礼”,图谋造访之时,跨越了金田起义,永安封土,智夺全州,会师道州,攻克武昌,建都金陵,扫平敌军南北大营等辉煌阶段,结束了天京陷落,历时14 年。它的发展,如火如荼;它的结局,辉煌壮烈。
黄色,历史上是帝王之色,象征着权力与尊贵。它与红线平行,反映了天国诸王的内讧,其冲突的核心是权与理。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恃理夺权,逼封“万岁”;天王洪秀全以权压理,密诏诛杨;北王韦昌辉无理篡权,滥杀无辜,心中都在渴求着黄袍加身。高人一着的是,《洪》剧编导并没有俗套化地在所有争夺皇权者的鼻上都涂上白粉,弄成千人一面的小丑,而是努力还原历史人物的真面目。杨秀清,这个烧炭工出身的天国帅才、开国元勋,被某些史论简单化地泼上了“千古罪人”的污水,《洪》剧却形象地展示出:无论是从他借天父之言以责人、责己、除奸的动机看,还是从他破敌营、救刑场、拦战船、慰军民的行为看,均有益于天国。即以其杖责天王,逼其退位的“逆臣”之举看,也不无挺身而出、反对天王迷恋声色、昏庸误国的合理成份。编导者将他的“皇帝梦”与韦昌辉借“清君侧”以排除异己的虎狼心相比,更是意味深远;而黑白颠倒、任人唯亲、嫉贤妒能的天王与宽厚谦让、顾全大局、明理让权的南王,和掌权执理、大义灭亲、献身沙场的西王,以及智勇双全、拒权争理、有儒将风范的翼王的对比,也剥笋壳般地表现了他们的品德高下,表现了他们在权利诱惑面前的矛盾纠葛,把缺少先进阶级思想指导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思想历史局限刻划得淋漓尽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围绕天国领导权而展开的“黄线”的矛盾,是一条诸王性格心态和军心向背的展示线,又是一条决定天国盛衰存亡的生命线。
红花黄卉绿叶扶。为《洪》剧点缀了鲜亮的生命之绿的,是一群被天国从封建枷锁下半解放的女将、女官、王娘、后妃。她们中有择婿而嫁、刚烈爽直、嫉恶如仇的西王娘洪宣娇;有忠于天王、反对篡权、感情丰富的东王娘肖三娘;有冲营拔寨、战功不凡、却因唱歌被问斩的刘四姐……在红线的发展上,她们是一支饶勇善战,不让须眉的生力军;在黄线纠葛中,她们是穿针引线,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贤妻良伴。她们的生动表现,形成了一条与剧情密不可分的焕发青春光彩和时代精神的生命“绿线”,而这条线的冲突核心,就是情与义。肖三娘新婚分居,是为义舍情;洪宣娇怒掴东王,是迷情忘义;杨水娇同谋篡位,是重情轻义;刘四姐歌谏天王,是有情有义;方妃邀宠杀士,是薄情寡义;林七姐的弃暗投明,是大义断情……正是通过这群有血有肉的天国女性的描写,《洪》剧才由历史而演进为生活。这群敢于造反的农村妇女的可赞可悲的意欲,是既未超越历史而又充满了人类美好的天性的。(www.xing528.com)
如何发挥电视艺术的优势,将3 条彩线合而为一又各显风流,这是摆在编导者面前的难题。只突出红线,一味追求战争场面的雄伟壮阔,可能导演出一部史实确凿然而乏味的历史教科书;专注黄线,只写内讧流血,则难以揭示农民革命的正义性质和伟大意义;只写绿线,又难免儿女情长,混同于猎艳寻趣的野史传奇,透视不到历史真谛。面对这些问题,《洪》剧编导者采取了扬长避短、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忠实于红线所包含的历史真实,又深刻剖析了黄线所揭示的严酷纷争,同时还以情真义重的绿线丰富了审美内涵。三线缠绕,张弛有致,于苍凉悲壮、摧肝裂肺的剧情演进中铺开了天国兴亡的历史长卷。
《洪》剧为我们提供的启示是丰富而深刻的:曾经并肩奋战的革命战友,何以会自相残杀?一个雄韬伟略,统帅有方的起义首领,何以会任人唯亲,枉杀忠良,拒听逆耳谏言?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革命,何以会被野心家、官倒家(洪仁发)利用,浸染了封建毒汁而功败垂成?一项救国为民的壮丽事业,何以会成为一姓私产,以偏执昏庸的人治取代了铁面无情的法治,以离心离德腐化侵蚀了同心同德的廉政?深究其中的历史底蕴,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很明显,现代意识的穿透力,历史思考的深广度,构筑起《洪》剧成功的理性框架。但它也存在文戏强武戏弱、演员演技反差明显、制作略显粗疏,以及洪秀全刚豪之气不足等缺陷,还可以在岭南味、农村味、古朴味、人情味等美学追求上多下功夫。而这也正是整个南方电视剧审美品位存在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