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揭示了粤剧改革的矛盾与出路

珠江新语揭示了粤剧改革的矛盾与出路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粤剧改革的前一矛盾是难以调合的矛盾,而后一种矛盾则是相对的可以调合的矛盾。粤剧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妥善解决这两大矛盾。而只有创作出以现代审美意识熔铸古代题材的传统粤剧,和以新的审美形式表现现实题材的现代粤剧,才可能解决粤剧改革的两大根本矛盾。承认并允许“现代粤剧”的存在和试验,是近年来粤剧改革讨论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最可喜收获。

珠江新语揭示了粤剧改革的矛盾与出路

近年来对粤剧改革的议论时见报刊,各位作者的立论的起点、视野的广度、叙评的层次、观点的取舍虽有不同,但对目前粤剧的谈风都有痛切的感受,对粤剧的改革与振兴都有殷切的希望,对强化粤剧的现代审美意识,创作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且为观众热烈欢迎的佳作,都有着共同的意愿;这正是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影响下,粤剧理论从循规守矩、四平八稳走向求变革新、自我突破的前兆。它给粤剧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必将在粤剧改革的有为之士的百倍努力过程中逐渐显示出来。下面,我仅就有关的专栏讨论中涉及到的粤剧改革的根本矛盾、根本出路这两大问题谈些抛砖引玉的看法,就教于热心关注粤剧改革的有识之士。

(一)粤剧改革的根本矛盾。粤剧改革的根本矛盾有两个:即古老的戏剧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地反映现代生活的矛盾和过时的传统题材与生动的表现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戏剧主题的矛盾。

粤剧改革的前一矛盾是难以调合的矛盾,而后一种矛盾则是相对的可以调合的矛盾。我们不可能奢望,粤剧数百年间才形成的那一套现成的表演程式,能真实地、细腻地、审美地表现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众所周知,粤剧现存的各种表演程式,都是传统粤剧在数百年艺术实践中积累而成的传家宝,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和留存的审美价值,盲目地全盘否定它们,只能走向艺术传统的虚无主义,何况,我们还可以从中提炼出许多为表现现代人生活所需要的审美因素呢。当然,既然是“提炼”,就不等于是囫囵吞枣式的照搬,一成不变地用古代的服饰、习俗、等级制影响下所产生的一整套舞台程式来表现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硬要如此,只会贻笑大方。

粤剧改革的第二矛盾,与第一矛盾一样,亦表现为“旧”与“新”的矛盾,但它不是旧形式与新内容的矛盾,而是同一戏剧审美内容之中的题材与主题的矛盾,因此不具有新内容必然要求新形式那样的尖锐冲突。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矛盾也往往易于被人们所忽视,让那些所谓原汤原汁、原色原味的传统粤剧,继续在社会主义的舞台上年复一年的为封建主义幽灵扬幡招魂,这是很可悲的。

(二)粤剧改革的根本出路。粤剧改革两大矛盾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粤剧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妥善解决这两大矛盾。而只有创作出以现代审美意识熔铸古代题材的传统粤剧,和以新的审美形式表现现实题材的现代粤剧,才可能解决粤剧改革的两大根本矛盾。

以现代审美意识去熔铸古代题材,从而整理、改编、移植、创作出一大批为人民(包括海外粤籍华人)、尤其是珠江大三角洲以至珠江流域粤语地区广大农民所喜爱的传统粤剧,是历史的必然。保留和发展“传统粤剧”,决不是把旧箱底里的发霉货色晾出来就行了的简单事情,而是一个以现代审美标准去弃旧扬新、脱胎换骨的伟大艺术创造的艰苦过程。只有经过这一过程,民族的地方的传统艺术精华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更好地为时代和人民服务。

“现代粤剧”的含义与传统粤剧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以往的传统题材粤剧在现代舞台上的复活,而是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直接取材,并运用吸取了传统粤剧的合理审美因素和现代艺术的精华而创立的崭新表演形式而搬演于舞台的新潮粤剧。在创立现代粤剧的实践中,任何大胆的艺术想象,任何出格的艺术创造,任何审美的唱腔设计、表演手法、舞美造型都是允许的和受到鼓励的——只要它确实受到亚太粤语地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承认并允许“现代粤剧”的存在和试验,是近年来粤剧改革讨论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最可喜收获。

戏剧理论界的睿智、宽容和扶持,是现代粤剧的艺术萌芽得以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之一。具备了这一前提,才可冀望收获。倘若放弃发展以现代审美形式来表现现代人生活的现代粤剧的尝试,永远让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的古代题材一统粤剧舞台天地,那么,粤剧就只能永远是“臣民戏剧”而不可能是“公民戏剧”,就永远不能引发早已从封建皇权统治下解放出来近八十年了的、具有民主意识的新中国主人公们的审美兴趣而长葆艺术青春。(www.xing528.com)

在呼唤现代粤剧的宁馨儿及早诞生的时候,有两种错误的理论倾向应予警惕的,一种是:津津乐道于传统粤剧的优美表演程式,寄希望于农村观众对旧戏的偏好,满足于以技艺性的表演取悦观众;另一种是:以高扬戏曲精神,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为旗帜,却轻视粤剧以往的所有技艺性改革。前一种倾向的错误在于忽略了粤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忽略了它的内容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只注意解脱眼前经济困境,而忽略了现代粤剧建设的根本大计。后一种倾向的错误在于抹煞了过去粤剧艺术家在选择传统创作题材或现实题材时,在“旧壳”内部所作的各种艺术革新尝试的积极意义,否认了艺术实践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会使真心实意的粤剧改革家茫然失措,一腔心血付诸东流,变理想中的“现代粤剧”为空中楼阁。

早在近一个半世纪之前,恩格斯就针对当时的话剧不景气现象开出了医治的良方。他指出:“尽管人们多么抱怨歌剧的优势使得话剧无人问津,尽管上演席勒歌德的剧本时,剧院里空空荡荡,而大家都争着去听唐尼采蒂和梅尔卡丹特的乐曲;但是,一旦话剧能通过自己的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取得同样的胜利,到那时我们的舞台昏睡病是可以治好的。”[2]今索诸粤海岭南,能治好眼下粤剧舞台昏睡病的,不正是那些能以自己的创作胜利,把广大观众吸引回剧院的伟大艺术家吗?

以话剧为艺术先锋的珠江戏剧,踏着《特区人》式的雄健步伐,迈进中南海,吹开改革开放之分,奏响三部曲,竭力将珠江文化大汇流的主潮推上时代舞台,展现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 卷):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 卷):1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