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种,革命就有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大理人敢为人先,多数精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倾向革命中坚共产党。1919年12月,剑川青年张伯简从南方革命中心广州,远渡重洋到达巴黎,成为云南省“出国勤工俭学第一人”。这一时期,全国各地也不过1600多人赴法留学。1921年下半年,张伯简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德国考查学习。回巴黎后,于是年冬,加入共产党。同年,王复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祥云籍王德三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宾川籍赵醒吾在广州陆军军官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巍山籍徐克家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祥云籍王孝达在上海南方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大理市籍赵琴仙在广州政治训练班云南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并在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第一次党员会议上被选为支部书记。是年下半年,巍山籍徐克峻在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中共陕北特别支部成立,王德三任特支书记。
1927年1月,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2月,党中央派王复生、王德三等由广州回昆明,联合各方力量,发动“二·六”政变,推翻军阀唐继尧的统治;3月1日,王德三任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特别委员会首届书记。是年3月,洱源籍施滉在美国加入美国共产党;巍山籍徐克(女)在昆明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宾川籍赵镕在南昌军官教育团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鹤庆籍黄洛峰在昆明第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大理籍周保中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还有弥渡籍尹沛霖,宾川籍李耀斗、李藩,祥云籍王馨廷、赵适然、吴少默、陈有栋、李作杞,剑川籍张绍楚,大理籍赵济,巍山籍罗家俊、徐克镇、陈西美、范绍文、东雅赓、艾志诚、束嘉猷等一批志士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先行者、领路人、革命的火种。
1928年,“云南王”龙云跟随蒋介石发布清党密令,下令通缉共产党。此时,巍山和鹤庆成立了地下组织中共特别支部。抗日战争时期,大理地区先进青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奔延安参加抗战。他们中有后来成为自治州州长的张子斋、巍山人徐克娴和余卫民、鹤庆青年唐纬勤等。
1938年,共产党员李仲烈到大理省中任会计兼图书管理员,做了不少革命工作。1941年初,中共云南省工委派青委委员李之楠和党员李伯娣先后到了大理,和李仲烈一起开始建党;同年春夏,他们先后发展了24名党员;在大理城区、下关和喜洲建立了12个工作点,并初步开展了统战和对敌工作。年底,李仲烈、李之楠和李伯娣先后离开大理,留在大理的地下党员以“长期埋伏,坚持党在白区工作”的方针,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保存积蓄了革命力量。
1941年,白族共产党员张子斋、欧根、王以中等人先后回到剑川;1943年他们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组织了“金龙读书会”,秘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及进步书刊。1945年,共产党员许森到鹤庆师范任教,秘密开展活动。(www.xing528.com)
1948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成立,黄平为书记、欧根为副书记。同年秋天,在剑川、鹤庆、洱源建立了党的县工委,罗潓(包括乔后、上下江、漾濞、云龙山区结合部)、金江两个特区。同时在宾川、祥云、弥渡、巍山等县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从建党开始,党组织就强调放手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各种形式的斗争,提出了“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的口号,号召人民组织起来进行抗“三征”。并秘密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以及“农抗会”“民主妇联”“青年联谊会”“工抗会”“民主士兵同盟”“少年先锋队”等各种群众组织,而且发展很快。如1948年8月成立县工委时,剑川一镇四乡的党员只有22人,“民青”成员100多人,而各种群众组织的人数已达到15000多人。
1949年9月,滇西北地区党员已发展到3000多人。9日,中共滇西工委在剑川召开党政军代表大会(又称“九九”代表会),传达滇桂黔边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宣布撤销滇西工委,成立滇西北地委(辖今保山、丽江、迪庆、怒江、德宏及大理地区的大部,临沧的一部分)和滇西地委(辖今祥云、弥渡、巍山以东、一平浪以西地区)。黄平为滇西北地委书记,欧根为副书记。成立滇西北人民行政专员公署,欧根任专员。同时,在滇西北已解放的12个县(特区)成立县人民政府,委任县长、副县长。通过《滇西北施政纲领》及若干条例、条令。
1949年10月1日,中共滇西北地委在剑川县城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滇西北人民行政专员公署及各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七支队成立。会上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滇西北高原上空,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
据统计,从1947年12月至1950年3月止,中共滇西工委、祥云分委以及后来的滇西北、滇西两个地委,在现行大理州范围内,发展中共党员8472人(不含军队中的党员。1949年12月底统计是6352人);参加边纵七、八支队的指战员5700余人;民青、新青成员2596人(不含军队内已入党者);农会(农抗)会员12.9万余人;妇女会员8.1万余人;祥云父老会员924人,青年会员3190人;剑川、云龙等县青年联谊会员350余人;云龙、大理、邓川、漾濞等县返乡服务团成员50余人(不含其中的党员、民青成员);乔后等地的工抗会员450余人;大理、云龙等县的工会会员1200余人;剑川、洱源在国民党地方军队中发展“民主军人同盟”组织成员40多人;大理、邓川两县利用国民党招兵的机会,发动党员、民青成员、农抗会员组成一个新兵连(其中邓川有48人),打入国民党部队,伺机搞“枪换肩”;此外,剑川、鹤庆、祥云3县还广泛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这些人为滇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有287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