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大理杜李起义:杜文秀英勇就义,李文学困境不堪

清末大理杜李起义:杜文秀英勇就义,李文学困境不堪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后期,大理同时发生了震撼云南乃至全国、对清政府造成重创的杜李起义,尤其是前者。22岁的杜文秀以代表身份赴京上控,未获公正处理。同治十一年,清军围攻大理,11月大理被攻陷,为免遭屠城,杜文秀服毒后被解送清营,英勇就义。同治十一年,清军调集重兵围攻大理,李文学率部将李学东、李明学等带领3600余人救援大理杜文秀政权,不料南涧失守,被清军围困,李学东战死,李明学叛变,出卖了李文学。

清末大理杜李起义:杜文秀英勇就义,李文学困境不堪

清代后期,大理同时发生了震撼云南乃至全国、对清政府造成重创的杜李起义,尤其是前者。杜是回族杜文秀,李是彝族李文学。

杜文秀,号百香、字云焕,回族。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保山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屠杀回民,制造了“保山惨案”。22岁的杜文秀以代表身份赴京上控,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1856),官府支持临安(今建水)汉绅霸占回族人民银矿,屠杀回族人民。云南巡抚亦密令各地“聚团杀回”,于是,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起兵,旋即攻下大理府城。各地回、汉、彝、哈尼、白、傣、纳西等各族人民纷纷响应,烽烟遍及云南。同年10月,杜文秀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起大理革命政权。提出“联回汉为一体,竖立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污,出民水火”“救民除暴”“革命满清”等响亮口号,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反抗清王朝的革命斗争。

杜文秀的义军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公平交易,农工商各安其业,人心悦服。积极响应太平天国的号召,实行轻赋税、重生产的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在起义军内部,注意民族团结,大量启用各民族人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期,占领云南53县,多次粉碎清军的大规模镇压。同治六年(1867)十月,杜文秀起义军组织20万大军进攻昆明,攻占楚雄等数十城。后因太平天国失败,清军调集优势兵力并采取政治分化等手段,致使东征失利。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攻大理,11月大理被攻陷,为免遭屠城,杜文秀服毒后被解送清营,英勇就义。以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坚持斗争16年而告终。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这样评价:“文秀的反清实践,可以说,体现了一项英明的行动纲领,这就是以回汉联合为基础的各族人民的联合反清……这一纲领在中国农民运动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上,都是空前的壮举。”

杜文秀帅府

杜文秀元帅府遗址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内。四周城墙高3米,宽2.l米,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城中之城,至今保存完好。议事厅殿上挂有杜文秀手书对联:(www.xing528.com)

天生英雄夺回汉朝世界

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

李文学又名李正学,弥渡县哀牢山区彝族贫苦农民,出生时因家贫被弃于路旁,庄主将他养大并用为奴仆。咸丰五年(1855),蒙化直隶厅南部哀牢山区旱灾,颗粒无收,庄主却照样逼租,官府催粮,李文学的妹妹饿死,父亲野兽咬伤,太平天国革命军战士王泰阶、李学东(四川彝族)鼓动李文学反清起义。清咸丰六年四月六日(1856年5月10日),李文学聚集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生营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革命口号,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与杜文秀起义军遥相呼应,互为支援,共同抗清。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调集重兵围攻大理,李文学率部将李学东、李明学等带领3600余人救援大理杜文秀政权,不料南涧失守,被清军围困,李学东战死,李明学叛变,出卖了李文学。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坚持斗争20年的李文学反清起义随之失败。李文学精神壮烈的起义檄文至今诵读依然感人肺腑:“我哀牢之夷民,历受汉庄主之欺凌,僻之山野,贫苦为生,几十世矣。自满贼入主,汉庄主与之狼狈为奸,苛虐我夷汉庶民,食不就口,衣不蔽体,白发爹娘,呻吟于床,幼弱子女,扶门饥啼。方今刃及颈项,岂容奢冀免死?矛逼胸膛,何望乞怜求生?本帅目睹惨状,义愤填膺,膺举义旗,驱逐满贼,除汉庄主。望我彝汉庶民,共襄义举;则天下幸甚!我哀牢庶民幸甚!”

两次起义失败后不到30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满清王朝吹起了丧钟,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