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组织课程开发,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应当由谁来进行课程开发。人们往往对课程专家充满期待,希望课程专家能解决课程开发中的所有问题,而教师只需执行就行。甚至,人们会要求课程专家设计课程开发软件,教师们只需输入参数便可获得结果。这种理念虽然动人,却是对课程开发工作极为肤浅的理解。课程开发是个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而不是一个机械的线性演绎过程,它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智力。因此课程专家的作用只能是阐明课程理念和具有普遍性的课程开发方法,为具体的课程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并鉴定开发的课程产品是否符合课程理念。实际的课程开发则需要由教师来完成。
学科课程采取的开发机制是由学科专家决定课程的所有要素,这是任务课程对学科课程最重要的批评之一。这种批评是合理的,因为学科专家往往并不熟悉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完全由他们开发课程,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并且他们往往对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造成学生难以听懂并厌学的情况发生。在这一批评基础上,任务课程转而强调应当由企业决定课程,它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由主要的用人单位来控制,而不是由职业院校来控制。
已经厌倦了学科课程的人们被这种新颖的观点所深深吸引,并广为接受。近年来诸如“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应当贴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等话语的流行,便充分反映了这一观点对我国的影响。于是,在课程开发中,人们有时候对岗位专家的作用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把任何课程开发中的问题都寄希望于由岗位专家来解决,有时甚至对岗位专家的观点不敢做任何修正,当课程受到质疑时,只需回答“这是岗位专家的观点”,便没人再敢质疑了。一些企业内的普通员工,当被邀请到学校参与课程开发时,甚至为他们的观点能够受到如此尊重而受宠若惊。
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人们逐渐发现岗位专家不仅不愿意承担起课程开发的所有职责,他们似乎也不具备解决所有课程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岗位专家虽然比较熟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但对课程开发技术、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人才的培养规律并不熟悉,而后者在课程开发中恰恰是同样重要的。其实,如果没有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的有力引导,岗位专家在梳理任务与能力时也困难重重。因此要岗位专家完全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更是不现实的。(www.xing528.com)
这里,我们要反思的是课程开发机制。任务课程虽然看到了学科课程在课程开发机制上存在的缺陷,但它也犯了和学科课程同样的错误,即所采取的仍然是单向的课程开发机制。二者的差别只在于起点不同,学科课程的起点是学科专家,即强调由学校决定人才的培养,而企业只是使用学校培养好的人才;任务课程的起点是岗位专家,即强调由岗位专家决定课程,而学校只是使用课程。
显然,无论是学科专家还是岗位专家均不具备完整的课程开发能力,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合理的课程开发机制,应当是形成学科专家与岗位专家之间的紧密互动,认真分析他们各自在课程开发中所具有的优势,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充分发货他们的优势。这是一种双向的课程开发机制。称之为机制,不仅强调要形成二者之间进行互动的各自模式,而且这种互动应当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只有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才可能发展出高质量的项目课程。
问题是,在课程开发机制选择中,我们为什么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首先,这反映了课程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现实缺乏足够的透视。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不同,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职业院校,它们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也有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尽管其功能是为企业培养人才,但这并不能抹杀职业院校是独立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事实,这就决定了不能完全排斥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其次,对课程开发中课程设计环节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课程开发是个非常科学的过程,不仅需要把握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而且在把这些要求转换为课程时,需要综合考虑学习特点、教学特点等多种因素,然而有些课程研究者往往简单地以为任务能决定课程的所有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