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复制古代学徒制的可能性与实践

现代职业教育复制古代学徒制的可能性与实践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学徒制结合了古代学徒制与现代教育中的合理要素,对于解决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所面临的一些棘手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但现代学徒制毕竟是现代的,它在努力继承古代学徒制中许多重要课程基因的同时,却因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难以完全复原古代学徒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学生,仅仅把其即将从事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已,甚至是暂时的、低层次的谋生手段。这是制度化教育时代职业教育必然要遭遇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复制古代学徒制的可能性与实践

尽管古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已经崩溃,但其学习形式是一直为人们所认可的,因此在学习形式上复兴学徒制的努力一直在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盛,主要有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则可看作为一种有着更久历史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结合了古代学徒制与现代教育中的合理要素,对于解决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所面临的一些棘手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但现代学徒制毕竟是现代的,它在努力继承古代学徒制中许多重要课程基因的同时,却因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难以完全复原古代学徒制。

1.学徒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难以复原

与古代学徒制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手工业。这是一种个体经济,尽管师傅也会招收几个学徒帮助其劳动,但师傅自己是需要劳动的,并且要承担劳动的主要责任。这种经济形态虽然比较落后,工匠劳动却有着独立性。工匠独立地劳动,并独立地享受劳动成果,把其职业看作为“自己的事业”而终身追求。尽管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工匠的社会地位总体上并不高,却能从“独立”中获得成就感。学徒在跟随师傅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能从师傅身上清晰地感受到其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因而能把师傅的今天作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追求,学习往往非常投入。

从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大工业,工匠的独立地位遭到了彻底瓦解,工人仅成为有组织的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甚至仅仅是马克思所描述的机器的附属品。工人们再难以体验到师傅的职业成就感,他们仅仅把职业看作为“谋生手段”,更多体验到的是劳动与收入的交换感。现代科层制的劳动组织,把工人置于组织的最低层,进一步削弱了工人的职业成就动机。工人就业存在组织空间和资格空间两种就业模式,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国家,工人就业的资格空间的扩大大大提高了就业流动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而增强的是其职业交换感。

职业生涯发展空间的根本变化,给职业教育课程带来最大影响是,难以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学徒所具有的学习动力。学徒通常把其职业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来追求,能刻苦练习和钻研技艺。现代人凭借科学理性在技术的整体水平上远远超越了古代,而古代工匠们凭借技艺的直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解的技术之谜。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学生,仅仅把其即将从事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已,甚至是暂时的、低层次的谋生手段。对职业的这种认知,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且这种缺陷是仅仅从学习形式上恢复的学徒制难以弥补的。(www.xing528.com)

2.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同一性难以复原

古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是完全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一方面给学徒提供了清晰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空间的机会,以及提高亲密师徒关系全面、深入学习师傅的品格与默会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这种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中,学徒在特定工作压力下进行学习,不仅能增强学习动力,而且能更为真实地获得知识的职业意义。

对于职业知识学习而言,学徒制是最佳模式。然而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却使得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完全同一已是不可能:①技术越来越发达,职业知识越来越复杂,其中需要集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人们已不可能完全通过自然主义的学徒制获得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古代学徒崩溃早已说明了这一点。这使得经过精心设计的独立学习过程成为必需。②工作过程的高度组织化,学习目标与生产目标之间的冲突,也使得经济单位几乎不太可能接受没有任何职业准备的学徒。即使是著名的日本企业内培训、德国的双元制,其实也只是把学徒训练场所放在企业而已,初期的培训过程与工作过程还是相互割裂的,并没有达到古代学徒制的完全同一状态。所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并非是把学习场所放在学校情境还是工作情境的问题,而是哪个情境多一些,哪个情境少一些的问题。

这是制度化教育时代职业教育必然要遭遇的问题。制度化职业教育在瓦解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一性的同时,也瓦解了学徒与师傅的亲密关系;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远离工作情境的学校情境中难以建构知识完整的职业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