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学徒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古代学徒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学徒制中形态的刻苦学习精神,来源于其对职业生涯的明确意识,以及对所学内容实用价值的深刻感知。学徒制中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是完全同一的,在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中,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联系的紧密程度会有所变化,但有一点是不能变的,即职业教育既然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那么其课程就必须与工作体系紧密互动,否则无法让个体获得工作体系所需要的完整知识,更难以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学徒制中形态的刻苦学习精神,来源于其对职业生涯的明确意识,以及对所学内容实用价值的深刻感知。这意味着,普通教育课程或许是基于个体的多方面需要,如获得身份、满足学习兴趣、开发智慧等,但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有很强的经济意义上的实用价值,能增强个体的谋生能力,并能让个体深刻感知到这一价值。这一观点或许过于功利,却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所在。

其次,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与工作体系互动。学徒制中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是完全同一的,在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中,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联系的紧密程度会有所变化,但有一点是不能变的,即职业教育既然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那么其课程就必须与工作体系紧密互动,否则无法让个体获得工作体系所需要的完整知识,更难以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事实上,企业参与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各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只在企业参与程度的差异上。(www.xing528.com)

再次,学习的基本形式应当是模仿、实践与反思。古代学徒制中,师傅不会像今天的课堂教学那样,从概念到原理系统地给学徒讲解知识。当时,“知识讲解”完全属于学术教育的基本方式,学者们用语言形式或是系统地阐释自己的思想,或是解读先贤的思想,学生则用心记录和领会。而在学徒制中,师傅则完全采取让学徒边模仿、边实践的方式教学学习。学习主动的学徒,在实践之余还会对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寻找更佳的技艺形式,这种学徒有可能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学习形式和当时以经验、格言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知识的特征是完全吻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