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汽车类课程改革实务:结果论

中职汽车类课程改革实务:结果论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动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活动、行动对象与行动结果。行动结果既是主体追求的目标,也是行为活动必然导致的产物。结果对于主体的价值使得行为活动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结果论,即用对结果的追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项目课程另一条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原理。这样就把知识、技能与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可以获得的结果割裂开来了。

中职汽车类课程改革实务:结果论

结果是人类有目的的行动的基本构成要素。行动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活动、行动对象与行动结果。行动结果既是主体追求的目标,也是行为活动必然导致的产物。结果对于主体的价值使得行为活动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活动。没有结果的行为活动只是机械的动作,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了的行动。对工作领域来说,行为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工作成果,如制造出来的零件、排除了的故障、所提供的服务等。

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主体有意义的教育,内在地激发主体对活动的参与,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生显性工作成果的活动。脱离任务学习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以及脱离产品(结果)学习任务,没有突显任务对主体的意义,都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很多教师描述过这样的现象,职校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实践同样不感兴趣,这是因为现有的学校实践主要是抽象的技能训练,即没有结果的实践。学生只是被要求反复地做,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工作成果。

要在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并让学生掌握整个工作过程,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必须把实践理解为在特定工作情境中进行的活动。只有特定目标引导下的职业活动才具备“联系”建立的功能。因此,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最终都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结果论,即用对结果的追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项目课程另一条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原理。(www.xing528.com)

现有的教学当然并非没有结果,然而这种结果只是学习的结果,比如获得一个分数,或是一张证书,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作为工作的结果的重要性。由于远离真实的工作过程,教师们难以理解工作的真正含义。通过体验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或者观察他人的教学活动,教师们往往获得了一种非常流行却错误的教育观念,即教育就是让学生积累日后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关注结果与关注知识、技能是企业员工思维与教师思维最显著的区别。教师们总是能阐述许多道理,却不能清晰地指出明确的工作成果。这样就把知识、技能与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可以获得的结果割裂开来了。这是一种异化了的教育。

以结果为驱动,从功能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任何学习都是需要用“结果”来强化的,而现实产品是很有力的强化物。从理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实践观”的重要转变。传统的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技能的反复训练,或是孤立的工作任务的学习,从而把过程和结果割裂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行动的结果无关,他们所能体验到的仅仅是动作的不断反复,却无法体验到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项目课程的实践观则把实践理解成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并认为实践只有指向产品才具有意义,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其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